黑龙江省八五四农场医院158403
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一组)。然后根据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存在着流出道梗阻将剩下的患者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5例(二组)以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5例(三组)。将三组患者的心脏超声以及临床特點进行对比。结果一组患者的左心室尖部厚度为(21.2±3.5)mm,没有患者发生梗阻现象,室壁运动出现异常。结论心间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上的特点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于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之间的差异不大,心脏超声检查阳性及心电图胸导联上典型的GNT可以确诊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关键词: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典型肥厚型心肌病;临床特点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of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ndty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Methodstheclinicaldataof120patientswith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treated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0toJanuary2016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ywerepidedintothreegroupsforcomparison.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waspresentin40patients(group1).Thenaccordingtothetypicalpatientswith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isthereoutflowobstructiontotherestofthepatientswerepidedinto35casesofpatientswith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twocases)andnonobstructive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in45cases(GroupThree).Thecardiacultrasoundandclinicalfeaturesofthethree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theleftventricularapexthicknessinonegroupwas(21.2+3.5)mm,noobstructionoccurred,andabnormalwallmotionoccurred.Conclusioninclinicalcharacteristicsbetweencardiac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andty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isacertaindifference,butthedifferencebetweennonobstructive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cardiacultrasoundandpositiveelectrocardiogramchestleadoftypicalGNTcanbediagnosedwith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
[Keywords]a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typical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clinicalfeatures
肥厚型心肌病在当前被认为是一种可能会导致心源性猝死的遗传性心肌疾病。而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则是肥厚型心肌病当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形式,其发病率也比较低。本次研究中为了探讨心间肥厚型心肌病与典型肥厚型心肌病之间的临床特点,将我院收治的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详细报告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三组进行比较。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一组)。然后根据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是否存在着流出道梗阻将剩下的患者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5例(二组)以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5例(三组)。将三组患者的心脏超声以及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入选全部符合中华医学学会心肌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2007中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当中主要包含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性别、家族史、高血压病史、治疗方法、12导联心电图和核磁共振等检查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患者资料进行临床特点的对比。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般资料: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5例,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45例。在心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未发现有家族猝死病史,在典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发现有家族成员猝死病案5例。心间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多数会发生胸闷、气短的症状同时在心电图上会出现一定的异常现象,从而导致就诊。此外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分别误诊为冠心病5例,在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误诊为冠心病患者1例。
三组患者在心肌酶学水平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脏超声波的检查中,三组患者室间隔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超声波测量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心尖部位厚度全部在(21.1±3.5)mm,均无流出梗阻出现,无SAM征。室壁运动未见异常。三组患者均采取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在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发现心尖部室壁肥厚患者15例,间隔的厚度要远远超过正常范围之外。在梗阻性肥厚心肌病患者中和非梗阻性肥厚心肌病组共有患者80例,仅有5例未发现室间隔及左心室壁增厚,这些患者需要通过医生的再次诊疗进行确定。
3讨论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当中的一种较为突出的形式,其肥厚的部位与左心室乳头肌以远的心尖部位为主。这项疾病的研究和发现是最初由日本的学者进行报道的,并且发现这项疾病约占整体肥厚型心肌病人数的20%左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1]。这种疾病的发病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类型,该病的发病比较晚,主要受到社会和遗传等方面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脏超声先动图检查的过程中,心尖部位的厚度应当在(9.4±3.1)mm。但当患者已经患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以后,那么这个时候的患者就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心尖厚度增加[2]。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一般来说患有心间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都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没有家族遗传病史和猝死病史,很少会发生晕厥现象。患者在发病以后其症状与冠心病的症状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在进行疾病的判断过程中需要进行冠心病的排查工作,并最终确诊患者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在相关的研究中显示,患有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存活<15年的几率有95%,而发病的年龄<41岁,左心房扩大,可能会导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心尖室壁瘤等问题,从而导致患者的存活率有所下降[3]。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病理主要是因为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而舒张功能不良时候导致的,会促使患者的左心房扩大。在本次研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的患者左房内径的绝对值大多数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但已经达到了正常值的最上限,与其他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而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的患者在IVS的值要明显小于其他两组,因此说明了其肥厚型主要集中在了患者的心尖部位,这也是左房增大并不明显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对于左心房扩大的典型肥厚心肌病患者来说应当积极的预防心房颤动等问题和血栓问题的发生,这也是导致患者发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重要因素,只有对此加以控制才能促使该病的发生几率能得到控制。
超声心动图在当前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检查方式,其特异性>90%[5]。对于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是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性改变,也就是左心室长轴切面能够看到心尖部位间隔左心下后壁增厚,明显的超过了正常的范围之内,能够达到25~35mm。但由于在观察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观察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问题,导致超声检查中和促销此案例一定的限制性[6]。本次研究中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脏超声的漏诊率较高,但由于全部都经过了较为专业的医生进行二次检查,因此使得患者全部进行了最终的确诊。之所以会发生漏诊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检查的过程中医生对于患者的左心室心尖部位的观察较为忽视,熬制最终的成像质量不够高。其次,检查中二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室的心尖部位的过程中,探头没有将整个心尖部位全面的覆盖住,从而导致有一部心尖部位被忽略。再次,心尖肥厚部位的检查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范围也比较小。超声心动图检查有着可重复性和无创性,并且操作起来较为简单,廉价,因此即便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局限性问题,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被广泛的应用,同时也是一项比较可靠的技术手段[7]。如果作为检查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全面的进行检查,时刻的提升自己的警惕性,并且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观察,那么最终就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心尖图像,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最终的疾病判断。
虽然在当前阶段来说临床上人为使用心脏核磁共振方式才是进行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最终确诊的最佳手段,但由于其费用较高,并且有着一定的磁场干扰性,因此在临床上的使用仍然受到了限制,当前阶段使用超声心动图仍然是比较科学的手段。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和典型肥厚型心肌病在临床的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会发生伴随左室流出道动力性梗阻以及压力阶差。同时还发现,心尖肥厚型心肌病会发生一些不自觉的症状反应,但没有家族性的疾病发生和猝死病例发[8]。在心脏超声发现,心尖部位同时心电图胸导联上典型的深尖倒置T波可以认为是确诊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依据。对于一些无症状或者类似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在怀疑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情况下应当使用心脏超声方式来进行确诊或者辨别,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核磁共振方式进行确诊。
参考文献:
[1]王晓武,梁宏亮,支伟伟,苏洁,卢林鹤,张金洲,俞世强.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猝死家族史患者心肌中Cx43表达变化[J].心脏杂志,2016,5(05):11-15.
[2]冯雪虹.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16,6(20):66-69.
[3]张兆国.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早期诊断价值[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5,4(02):45-48.
[4]王孝雅,程中伟,方全.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5,5(02):33-38.
[5]李杰.肥厚型心肌病38例临床特点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8(04):78-93.
[6]何岩青.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3,5(08):67-69.
[7]王学英.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44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2012,4(11):74-79.
[8]钱芳,张欣,刘亚静,黄蕊,杨蓉.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1例[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4(12):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