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清
摘要:提问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一种学习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提问
提问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学好思想品德这门学科,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是有很大益处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在传统教学观念下,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是不能随便提问的,教师也是不敢激励学生提问,甚至是压制学生提问。课堂基本上是“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听得无精打采,教师上得有气无力,整个课堂毫无气氛,一片寂静无声。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敢于质疑,勇于提问。本文笔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施进行了粗浅的阐述。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会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思维就是从问题开始的。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不是不想问,而是不会问,不知该如何问。另外,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为了维护“师道尊严”“课堂秩序”,一怕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损自己的威望和形象,二怕学生提问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在这样的观念的影响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让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又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令学生生厌,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指导他们抓住思想品德教材的主要内容进行提问,引导他们循着概念、定义、知识联系实际的思路大胆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和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上八年级《公民依法继承私有财产》时,教师课前先安排学生自学本节内容,把遇到不懂的问题写自学本上,上课时由学生代表在班上发言,并提出诸如“什么是被继承人?什么是继承人?”“继承从什么时候开始?怎样继承?”“继承遗产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等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析以下案例:“某村民王某于2005年6月病逝,留下银行存款3万元和平房4间。王某患病多年卧床不起,而其妻亦年老多病,无力照料,这几年都有寡居的二儿媳服侍。王某共有三儿一女,除小儿子还在读书外,其余子女都已成家,其中二儿子婚后由于车祸死亡,二儿子留下一未成年的儿子。女儿在外地工作,每月仍寄生活费回家孝敬父母。大儿子从不照顾家里。王某死后,亲属们对财产的继承发生了纠纷。”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学生有了疑问就纷纷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寻找讨论问题的答案,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求知的欲望。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敢问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多创设形象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敢于提问,自由发问的宽松氛围,师生之间就能彼此信任、理解与尊重,就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索欲,调动学生的思维动力,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为了让学生树立起“我敢问”的信心。教师在上课时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多提问,并且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客观的评价,对于提不到点子上的,要加以引导;对于提得恰到好处的,不失时机的表扬一番。尤其是学困生,自卑心理很严重,课堂上不敢发言。教师应解除学生怕提问、怕师生嘲笑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提问。例如,在上七年级《激发兴趣陶冶情趣》一课时,教师可用幻灯片出示展示材料:比尔·盖茨的办公桌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锁在抽屉里。通过创造设计情景使学生产生问题: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之后总结,揭示答案。形成一个生动、随意的课堂气氛,能随便发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改变方式——让学生善问
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课往往追求讲得“细”,讲得“透”,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学生听得“粗”,听得“烦”,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去质疑、提问,逐渐习惯于教师给出现成的结论或答案。这种封闭式教学的结果,必然使学生从不怀疑教师给出的结论,面对本来就有多种答案的大多数问题也不可能产生探究多种答案的意识,由此助长了学生的依赖性和懒惰性,严重制约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坚决抛弃传统的注入式而代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宁可课堂上少讲一点,也要让学生多想一会,给学生留下提问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
1.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
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从传统的、被动的、接受的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以“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打成一片,保持无处不在的亲和力,共同探究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教师应该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的“问”,要讲究方法,先易后难,循循善诱,注意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定势思维习惯,要加强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推理、抽象与概括等多向性,开放性,发散性的创新思维引导,避免学生片面的、单一的、钻牛角尖的现象发生。一般来说,提出问题之后,学生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答案的心理。对此,教师可以采用“欲擒故纵”的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生动例子和材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解答问题;对已有的答案提出质疑,提出否定旧观点、旧知识的问题;也可采用“一题多变”和“多题归一”进行巩固和深化,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例如,在讲《我国的选举制度》一课时,学生知道了我国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如果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则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教师可以不直接要学生回答在我国哪些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而是引导学生思考:
1.李某,今年18周岁,中国国籍,问: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陈某,今年18周岁,中国国籍,如果因犯罪被判刑,问: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王某,今年22周岁,中国国籍,现居住在英国,问: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4.张某,今年35周岁,中国人,现取得美国国籍,问:是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学生在“多题归一”中进行归类分析,抓住问题的共同本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是一种交往。课堂提问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不是威慑,而是交流;不是教条,而是艺术。一个好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在与学生交流的互动中逐渐思考、掌握善问、会问的艺术,让课堂教学成为“会问——敢问——善问”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济.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苑立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