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创新意识的培养

黄胜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挑城一中黄胜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多方面、多渠道和途径有目的地去培养、去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品德创新能力培养

21世纪的中国,创新是个永恒的主题,创新教育在创新中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已成为在初中阶段大力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主流,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当前思想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后在实践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提高,这样,才能很好地实现思品课课程目标。特别是当前国际竞争很激烈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希望,而且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初中思品课教师,我们要抓住学生的特点,激发他们对创新的兴趣,所以,对中学生创新的培养非常重要。笔者从事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思路:

一、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

这几年来提出的情景教学便是考虑到了这个方面,其主要思想便根据教学内容,老师有意识地通过诸如寓言、笑话、名人小故事等引人入胜的氛围,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学习知识也在这自然而然的过程中掌握。如:当我们在讲爱国情操时的时候,当时正值四川汶川发生地震,考虑这一点,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给学生们讲解抗震救灾面前的感人故事,让学生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受人间的真爱,明白爱国情操人人有责,自然爱国情操就会轻松理解了。这个例子说明通过故事不但可以丰富课堂,还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的。思想品德课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单一的,即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和教材的“炒作”,形成了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书本转的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扼杀了,始终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根本无法实现。随着形势的发展,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新的《课程标准》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新课程要求大胆地进行教学结构改革,抛弃过去单调枯燥的教法,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视不同的学生认知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三、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和探究,从而在实践中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把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传授书本知识,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提出质疑,鼓励创新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例如,笔者在上九年级思想品德课中讲到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要一个领导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成为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有学生提出疑问:中国是否还有其它政党,其它政党是否也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问题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既然学生提出来就不能回避,向学生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国内有很多政党,他们曾经都试图领导中国革命,但都失败了,甚至国民党掌权20多年也无法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现在我国还有8个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解答和鼓励。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去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并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教师的点拨应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展,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社会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世界,有着千变万化的事物和现象,它本身就是一个大课堂。教学要以教材为点,以生活为面,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及时将社会信息和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引进课堂,丰富和补充现有教材,特别是将现代科技信息和重大时事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内容,让生活回归课堂,是新时期对教育本质的回归。在充满创新、充满挑战的时代,让生活回归教育,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必须超越现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条件。这不仅是培育新生代适应社会的需要,也是振兴民族的希望所在。。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应该把书本观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思品课的内容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分析。比如“让一切财富源泉充分涌流”这个问题,结合本地的柑橘种植,技术越好的赚钱越多,无技术的要亏本。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今天许多的新产品都是把前人的想象变为现实的。所以,在思品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都必须与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训练中,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六、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意识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在课堂上创设学习情景,营造学习氛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材变成有坡度练习的材料,使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重视学法的研究和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内在动因,其次,要让学生大胆探索尝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飞他们自己,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只在必要时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总之,培养创新意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每个思想品德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根据学生的状况不同,教师的引导的方法各有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多学习,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