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辉
(四川成都三六三医院610041)
【摘要】藏区学生进入内地中职学校学习是近年四川省政府的重大战略举措。由于没有直接的经验可循,护理实习又是理论转向实践的重要阶段,笔者就藏区护生带教三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旨在提高藏区护生带教质量,为藏区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
【关键词】藏区9+3护生临床带教
【中图分类号】R1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8-0158-02
“9+3”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对藏区儿童提供免费的为期3年的中职教育,这是党和国家为藏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藏区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惠及藏区数以万计学子,并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未来的德政与民生工程。我院于2011年开始接收藏区“9+3”护生实习,由于藏区护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风俗习惯及不同的学习基础,甚至语言交流都有一定的障碍,给临床带教增加了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对策,通过教与学的结合,将理论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践中,使护生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护理人员。
1存在的问题
1.1护生方面①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有的甚至只有小学文化,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得当,接受能力欠佳。[1]②“9+3”护生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背景、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差异很大,环境适应的时间较长,可能导致部分藏区护生性格趋于内向,不善言谈,与患者沟通能力欠佳,且部分护生对床旁操作不敢大胆尝试,工作中不愿主动提问,担心问及一个简单的问题不懂而遭到嘲笑。③“9+3”护生初涉临床,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汉语文化程度偏低,实习前在家被他人照顾,实习后充当照顾别人的角色,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性情耿直,不能受委屈,遇到问题易走极端,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实习工作。给护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带教老师方面①带教老师不熟悉藏区的风俗习惯,对学生不够了解。在教学中不能完全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且由于怕涉及政治和民族问题,担心自己无心之举,可能是护生所忌讳,因此在带教上只是按照传统的灌输式方法进行教学,使护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注重反馈,护生问就讲,不问就不讲,只要学生安全就行了。[2]②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与学生沟通困难,虽然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但对藏区学生带教没有经验,对带教方法提出了挑战。③带教时间和精力不足:由于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患者对护理要求提高,带教老师必须在完成大量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再抽出时间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都不够。护生见习得多,实际操作少,尤其是特殊情况下,如抢救患者时,必须争分夺秒;因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带教老师怕引发医疗纠纷,而极少让护生参与,使护生失去锻炼机会。
2对策
2.1护理部加强对藏区“9+3”护生实习岗前培训制定相应的岗前培训计划,重点强化三基三严知识及法律意识,引导其角色转换,使护生在实习前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这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及安排带教组长进行操作示范,规范护生的一些语言、仪表等礼仪要求。
2.2护理部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在护生下临床前,针对“9+3”专门召开班主任会,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及特点。对国家民族使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进行学习,因材施教,严格规范安全带教。
2.3采取“一对一”带教方式作为一名护士除了要完成日常繁琐的本职工作外,还要承担带教老师这样一个既辛苦又责任重大的工作,这也是带教老师面临的一大困难。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我科采取了“一对一”带教方式,即护生下科室后,每周集中小讲课一次,由总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专项指导和示教,平时的实习计划都会跟着各自的带教老师完成。实习计划要做到细化、量化,做到有周计划、日计划安排。[3]“一对一”带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带教老师的工作负担和压力,同时又增进了师生了解,护生跟着带教老师分管一定数量的病人,也有利于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
2.4个体化教学带教时要顾及护生的自尊心,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一项操作可多次重复示范。采取学生参与式的互动型实习带教模式,放手不放眼,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采用“互动式”“引导式”等教学方式,拓宽思路,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法,运用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和批判思维的方法[4],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带教学习外,应加强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
2.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而且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情绪和学习态度将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使藏区护生能够尽快地融入到医院的实习环境中,医院为护生提供专门的住宿地,住宿安排在医院内,方便又安全。科室也建立了护士长带教老师与护生聊天谈心的沟通方式,有手机、微信和QQ,除了工作中指导学习,也方便解决护生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另外,带教老师应主动了解藏族民风民俗,更好地与学生沟通;学生也应了解汉族文化和风俗习惯,以便更好地与病人沟通宣教,增进与老师、病人三方感情,拉近彼此距离。
2.6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实行双向评价机制带教老师从护生实习过程中的知识掌握度、操作熟练度、个人综合素质等主客观进行观察考核,对护生进行综合性测量与评定。带教老师在对临床实习结束的护生进行考评的同时,让护生以不记名的形式考评带教老师,内容包括:老师的带教态度、工作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是否准确、护理理论讲课、教学查房、带教质量、老师的能力及自身修养[5]。通过双向考评反馈机制,客观、科学地评价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工作质量,从中找出问题,修订整改方案,提高带教水平和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生转变为护士的过渡阶段,是学生迈向社会开始护理生涯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之后,在临床老师指导下参与临床实践活动、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掌握为患者实施救护及护理操作的学习工程。随着时代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的大力倡导,护理带教不能重复以往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对“9+3”的护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临床带教老师要让护生学好、学活,还要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友好、和谐的关系,避免引起民族冲突和民族矛盾。相比于普通院校实习生,藏区“9+3”护生有明显的特殊性,给护理带教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才能确保“9+3”护生能圆满的完成实习,同时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协作,为藏区培养出合格的护士。
参考文献
[1]陈洪芳,张敏,刘仲英,等.9+3藏区护生临床带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105
[2]杨邦翠,杨兴华,陈柯,等.护理专业藏区9+3学生临床教学管理探讨[J].全科护理,2012,10(12):3450
[3]李霞.如何提高护理带教质量[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1):79
[4]高云,周丽娟.在校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护理研究,2012,26(4c):1131-1132
[5]何仲,沈宁,许岩,等.护理专业教师的选拔与培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0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