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当代中医药现代化的症结及新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2

解析当代中医药现代化的症结及新模式

袁其伦

袁其伦

英国科学中医针灸有限公司邮编:CR04RFUK

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摘要:通过本文的解析可知,在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经过非常曲折的进程后,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例如在现代针灸学和新医药学方面,已经有了现代新理论和临床新应用的系统模式。《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的正式面市,可以说就是中国新医药学近百年诞生概念和要求以来的实质性进展!本文具体指出了该书作为“全民创新”在医学界的最新硕果,可以大大跃升我国医学的整体水平,顺畅中医药现代化的攻关之路,发扬中医古代科学于当今国际社会,主导形成世界大同医学的难得契机。如此等等,人们应该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应用以中医统合西医的崭新思路,关注脱颖而出的现代化新模式,从而尽快走出中医药的低谷和怪圈,向昌盛复兴中华文明的伟大目标迈进!

关键词:传统中医学;现代中医学;新医药学;现代化;症结;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6.72文献标识码:A

1.当代中医药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最大限度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积极性,尊重科技人才创新自主权”的指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科研的“群众路线”和“全民创新”时代的到来。笔者认为这一氛围恰恰是以往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重视不够的。例如经络研究中,在1986年时国内有关工作假说就有30种以上;在创建“现代针灸学”模式中,1990年左右全国起码有4位费尽心血出书的“非主流医学家”:如贵州刘智先氏从解剖学角度、山东陈少宗氏从全息医学角度、北京王文远氏从平衡医学角度、重庆袁其伦氏从经络科学本质角度等。可是这些创见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从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现今看来,敢于天下先地提出上述假说和模式,本身就蕴涵着可贵的学术精神。他们应用我国对针灸针麻和中医中药的大量基础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洞见,分别独树一帜地提出了各自的科学模式,其中的种种真理应该是值得借鉴的。

2.中医药现代化的整体思路

2-1中医药现代化是必行之路

由于我们原来的一穷二白,所以新中国一直把四个现代化当作基本国策。其中科学技术现代化自然也包括了中医药方面。况且在当代,由于科技突飞猛进,西医学都有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已有几千年的中医学能不与时俱进?很多老中医担心中医会被西医“呑”掉了,其实西医学并没有那样大的胃口,也就是说中医的“西医化”是不可能的,近几百年来的发展进程也证明了这一点。而且最新的现代研究表明,西医学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所碰到的瓶颈问题,恰恰是我们中医最拿手的长处。所以中医的“现代医学化”不仅符合科技发展进程,

而且用中医科学去统合西医,那么中医发展还可以在许多方面反超西医。这种发扬中医古代科学于现代的无上荣光的事业,即使“洋装穿在身,心仍是中国心”,笔者认为传统中医界也应是乐于接受的。

2-2中医药需要有现代认识和发展

近百年来,由“五四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思想,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学了西医的鲁迅先生就很不满意当时中医的落后状态,其前后所出现的“衷中参西”(张锡纯)、“新中医”(恽铁樵)、“新医药学”(施今墨)等,也都体现中医需要现代认识和发展的主张。现在看来,这也是一股历史潮流,传统中医学不变革是肯定不行的了。至于如何变革,如何保留传统医学的精髓,如何发扬光大中医学蕴涵的中华文明,那是方式方法问题,也是现代科技发展了才有可能解决的事情。

2-3中医药需要有世界语言

中医药学要受到当代人的尊重和捧场,就必须要有通用的现代语言;中医药学要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和欢迎,就必须要有科技的世界语言。当然这是站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立场说的。难道不应该这样说吗?语言界都可以创造世界语,那么通过两大主流的中西医学的有机结合,也就有可能创造出现代世界具有大同性质的新医药学了。自从习李新政提出要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强国梦之后,中国人民的志气大增。中医药界应该要自强,发扬光大我国的古代科学于当今世界,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崇高目标!

2-4中医药需要占据世界制高点

为了使中医对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医药不仅需要走出去,需要与西医平起平坐,而且还要有决心占领世界医学领域的制高点。可能会有人不理解其中的论据何在?但一提到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提到生态医学的模式发展,提到只有整体论才能统合还原论,提到个性化诊疗的优越性等等,问题的症结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然而这一切,也都寄望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了,并且以下所述的模式和突破也已经是微露晨曦了。

3.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新模式

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医药大量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在我国加快振兴中医药的崭新进程中,催生出了两种主要模式或两条现代化之路。其中一是遵循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精髓和框架结构来实现现代化,即一般而言的现代中医学或新中医学;二是在中统西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新理论和临床新应用来实现现代化,即中国的新医药学。应该说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方式方法不一样,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现具体分析如下。

3-1现代中医学

现代中医学的概念应该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基础,去整理、认识和指导中医学的理论、法则和临床实践的一代新中医学。按照这个定义,就必须搞清楚中医学的理论精髓和框架结构是哪些?物质基础何在?功能状态如何?其中科学规律怎样?能否实用于临床?甚至疗效还会高于传统医学吗?如此等等,都是检验新一代中医学优越性的必要方面。

其中具有代表性者如最近由王永炎主审,张启明和刘保延主编的《中医五藏系统功能定位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书中,从古代藏象理论或脏腑学说的精髓出发就有许多新的认识。他们据现代观点提出了“新五藏系统”以修改古代的旧五藏系统;也提出了“中医学更强调组织器官与外界进行的物质能量(即精气血津液)交换”,都是富有启发性的。又如较为成熟的现代针灸学,笔者专著出版的《现代针灸学概论》(1990)、《现代针灸学的理论与临床》(1997)、《现代针灸学临床实用手册》(2002)等书,其中关于古代经络的合理阐释,推动了新一代针灸学的科学总结和临床应用。这些中医药现代化的难得成果,是创建现代中医学体系的必要的先行模式。

3-2新医药学

中国新医药学的概念应该是:以中西医结合为方针方法,既继承中医又创新中医,既借鉴西医又高于西医,从而统一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临床相辅相成的崭新医药学体系。一般认为,在上一个世纪初叶,我国的智贤者提出了“中国新医药学”的概念和要求,并曾预言需要一百年左右的功夫才能实现。在毛泽东主席生前的大力推动下,现今又正逢中华盛世来临,由此使“中国新医药学的袁氏模式”也就率先应运而生了!此举明显表现在了笔者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42万字,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一书中。

袁氏新医药模式在抛砖引玉之时,体现出了如下特点:①提出和贯彻了新医药学“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的四统新模式。这不仅是在西医学基础上增加了中国元素,而且也是顺应了现代医学的必然发展。②自主创新地提出了三个学说:即经络本质的“血管及其神经学说”、针灸针麻原理的“系统性调节学说”,生命科学的“新应激学说”。由此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医学理论,加快了中医学现代化。③明确了医学的应激本质,特别是中医药和针灸疗法的生理应激本质,从而表明了中医药学是比较优秀的生命医学遗产,完全可以更好地发扬于国际社会。④以中统西,跨越中西两大主流医学的现有框架,促成中西医有机结合,从而创建了新医药学模式和临床新治则。⑤发扬中医蕴涵的古代科学,基本破解了“现代神经—体液理论”、“现代平衡调节理论”、“生命科学本质”等当代医学的前沿问题。⑥以最新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在中医药和针灸临床一脉相贯,而且还重组了中西药物,使新医药学自成体系。⑦遵循古代“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的科学内容,辨证划分了人类疾病两大类和药物两大类,实施“阳药治阴病,阴药治阳病”的朴素古训,使以平衡调节为目标的新医药治疗模式至简至易了。⑧当代中西两大主流医学体系的高级融合,奠定了世界新医药学的坚实基础。再加上印度医药学、希腊医药学、阿拉伯医药学、犹太医药学等传统医药学的精华,那么“世界大同医先行”的崇高目标就是可望又可及了!

4.统一思想,加快当代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香山科学会议531次会议最近讨论了中医现代化的学术理论和发展模式。但是有的专家要么固步自封囿于传统医学的旧圈子,要么以西医的葫芦画中医的瓢,其结果不言而喻。现代科学大师爱因斯坦说得好:“事物的任何一次革命性突破,都不是具体方法技术的积累和改变,而首先是观念和意识的改变。”在当代传统中医学、现代中医学和新医药学共存的客观情况下,中医药界都需要改变观念和意识,使我国的医药学在强国战略中尽快实现革命性突破。如果积极地从当下的已有科技成果来看,中医药现代化不仅会加快发展和实现,传统中医学也会得到深化并逐渐“传宗接代”给新一代中医学,国内反中医势力必将哑口无言,国际医药学界也必将另眼相看咱中医药学……。所有这一切,也将是一个崭新的局面。这对于开拓我国文化科技走向世界,都会起到一个先锋示范作用!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一定要实现,一定能够实现,也一定能够尽快实现!大路就在你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