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学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民族中小学445614
作为一个教育者,三尺讲台执教。生活中,遇到学习成绩差,道德行为习惯差或两方面都差的学生是再所难免的,是必然的,是教书育人过程中绕不开的坎,是必须跨过的沟,淌过的河。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尽快及早地促进一差或双差学生的转化呢?根据我多年教育工作的体会,必须深入了解他们,关心爱护他们,不仅做他们的良师,还要做他们的益友。只有这样,才能感化他们那残缺的心灵,才能点燃他们将熄的星星之火——积极向上的、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使他们向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转换。
道德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的产生原因错综复杂,我认为道德习惯差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往往是缺少正确的信仰,没有正确道德行为水准,缺少以“忠、孝、雅、诚”等道德行为观念及准则去唤醒他们的良知,去塑造他们的灵魂。
没有以遵从“忠、孝、雅、诚”的人或事件去感化他们,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的一言一行没有以道德舆论为准绳,不知道自已的言行的偏差与错对。这是产生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的主要原因这一。
二、家庭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其一言一行应为孩子做出表率,有些家长整天忙于赚钱或自己的玩乐对子女不问不管;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过高,当与现实产生强烈的反差时,就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子女产生对抗心理;有的家庭感情不和吵架不断,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种种家庭原因造成学生行为偏差和学习困难,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
2.家长对子女的溺爱,有的家庭生活条件十分充裕,孩子取得一点进步就大力嘉奖,对其需求无限制地满足,导致孩子好吃懒做,学习松懈;有的家长包庇,隐瞒子女的错误,对学校教育不但不配合,而且有时还背道而驰,为孩子错误行为大力开绿灯。
三、社会原因
复杂多变的商品经济社会,在更新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方面无疑给人们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是由于西方腐朽文化的渗入,不可避免地污染了社会风气。赌博、玩电子游戏,电脑,黄色刊物等影响孩子健康成长,一些学生容易受其影响,产生行为偏差。
四、学校原因
“应试教育”未很好地向“素质教育转轨”。学校较长时期以来偏重文化知识,对思想品德重视力度不够,尤其对行为偏差的学生看法上较主观,总以为这些学生基础差、品德行为差,要改也难;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所以更加偏爱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对这行为偏差的学生另眼相看,凡是班内不好的事情很自然首先猜到的就是这些学生。若这些学生一但犯了错误,教师教育上以偏激,甚至简单粗暴、训斥,则容易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蓄意对抗,客观上把这些学生推向反面,使之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五、学生自身原因
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阶段,自身意识有所增强,由于涉世未深,受学识、阅历的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较为肤浅,生理和心理发展不平衡,得个别学生过分追求平等自由,民主独立,易与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形成反差。
经过以上的分析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教育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六、我的几点方法
一是对于没有正确信仰的道德行为偏差的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讲解“德”是立身之本,以身边成功的人或事例为榜样,以血的教训为鞭策,使他们知晓有“忠”、“孝”乃立;以“雅”为范;以“诚”待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
二是关爱行为偏差的学生。对于行为偏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鼓励、爱护,教师要抓住偏差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地给予鼓励与帮助,取得点滴进步即给予表扬,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转化,看到老师和同学认可或赞同。
三是对行为纠偏要把握好时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老师要善于接近学生,通过谈心,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抓住引起他们情绪波动与思想斗争的事件,去贴近他们的心灵,以无限关爱促使其转化。
四是要客观深入地进行学生心理分析。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常常有消极心理定势,对学校、教师常存有疑惧戒备心理,如果班主任此时不能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可能导致学生不但不能认识自己的错误,而且加剧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因此,我们发现学生违纪后,应当对学生的行为及心理做出客观的分析。听取学生的自诉,并允许他们申辩,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情况,避免出现主观片面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
道德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班主任要有敬业精神和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发现学生长处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打击要给予安慰,出现反复要给予理解,交给任务要给予信任。
总之,要用“忠”、“孝”、“理”育之;以“诚”感之;用“雅”化之。入情入理,才能入心,入心才能转化为内驱力,从而促进道德行为偏差学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