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平面考察影响制约古汉语句法结构的几个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2

从语用平面考察影响制约古汉语句法结构的几个因素

张琳琳

张琳琳[1](贵州大学人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我们分析一个固定结构,大都是作静态的分析。但是一旦进入具体句子,便会在各个层面上受到语境的制约。为适应句子表达需要,其结构、意义和功能可能就会产生某些变化,呈现动态形式。我们结合语序、语境、语气等要素,以《孟子》中状中结构为例对其语用平面进行考察。

关键词:语用;语序;语境;《孟子》

中图分类号:C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91x(2010)05

汉语语法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结构主义语法理论的影响,主要注重语言结构的描写研究,即只考察语言,不考察言语;只分析句法结构,不考虑语用因素。三个平面的区分,使得语用研究以相对独立的姿态介入到语法分析中,在析句时顾及到语言与言语的关系,真正的做到了语法分析的动静结合。“研究语用,也就是研究人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相互间交际”。我们在此以《孟子》中出现的状中结构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其语用平面。

一、状语位置受到语用的制约

语义语用的因素在句法变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修饰语一般需放在被修饰语之前,但是修饰语如果较长的话是否需要为了平衡句子的结构而进行“变次”,对此,在研究状中结构的过程中,我们选择比较典型的句式结合例句从结构上进行考察。《孟子》中存在大量“以”字介词结构作状语的情况。它们充当谓词的修饰词时有“以名·动”和“动·以名”这两种语序结构。之所以存在两种语序则主要是从状语词长及其位置等语用角度来进行句法变式。下面我们要讨论的是语用因素对这两种句式的影响。《马氏文通》在“外动字”曾对此进行说明:

“凡外动字之转字词,记其行之所赖用者,则介以“以”字,置先动字者,常也。

盖必有所赖用而后其行乃发,故先之。”

马氏认为,“以”字置于动字前是正常的语序,因为要受到语义的制约,因此“以名·动”为常序。《孟子》中“以”字介词结构大多属于该类语序结构。如:

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10.7)

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4.9)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1.5)

彼以爱兄之道来,故诚信而喜之。(9.2)

季任为任处守,以币交,受之而不报。(12.5)

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11.14)

但是“转词介‘以’字置于止词之后者,盖止词概为代字,而转词又皆长于止词,句义未绝耳。”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1.3)

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7.1)

上述几个例句都是“动·以名”结构,从语用的角度分析,“以名”置于动词后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因素:①止字为代字,宜在动字之前。②转词较长,不宜放在动字之前。③句子不在段末,而是处于段中,“以名”置后,便于后文衔接。所以,从话语中前后文之间的连接以及语气畅通方面,为了平衡句子的结构,不至于“头重脚轻”,故需结合语用变换句式。

二、语序对语用因素的影响

汉语缺少形态的变化,因此,语序和虚词就成为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古汉语的语序研究也基于三个平面。由于语用因素的要求,在具体表达过程中,规则的序列可能发生变化,深层的语义结构在句法层面表现为一定的序列,语序的变化可能改变语义结构的关系,而相同的语义结构也可以用不同的语序表达。因此,分析语序的变化是研究古汉语语法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吕叔湘指出:“移位是指一个成分离开平常的位置,出现在其他位置上。造成移位的原因,有时是为了强调一个成分。”语序的变化离不开语用这一重要因素。《马氏文通》关于“词不守位,颠倒其序”的“变式之句”的分析,主要是从语义语气的强调方面说明的。也有学者从语境(上下文)来探讨汉语句式变换的问题。下面结合《孟子》中状中结构的相关例句来作进一步探讨。

(一)表达重心与状中结构的变换形式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1.7)

该句中状中结构可以变为“有戚戚焉于我心”,之所以变式,主要是为了强调对象“於我心”。

於崇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4.14)

正常的语序应为“吾於崇得见王”,介宾结构“於崇”之所以提到句首,为了突出我见王的地点。

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10.1)

语序由“吾迟迟行也”变式为“迟迟吾行也”,主要是强调“吾行”的状态“慢慢地”。

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5.4)

该处形容词状语“纷纷然”之所以放在“与百工交易”之前,是为了突出说明与百工交易的状态,“一件件地”。

由次可以看出,在古汉语中,重心的表达与强调是导致语序变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表达语气与状中结构的变换形式

句子是语言的动态单位、使用单位,“词组要实现为句子,则必须带上一定的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气。因此句子的语气也是最重要的语用因素之一。”《孟子》是一部语录体的著述,里面有大量的对话,因此,“表叹”、“申疑”之类的句子也不少。“惊疑情重,故先主语而亟道之”。因此,由于语气表达的需要,一些表感叹、惊疑的句子即有主位后置,而补位提到句首的句法形式。“话语过程中常常有对某一语义、语势或语气进行强调的现象,目的在于使言语中的某一信息成分或感情成分能引起听者或读者的充分注意。”例如:

天下殆哉,岌岌乎!(9.4)

如果按照正常的主谓语序的话,也是行的通的,“天下岌岌乎殆哉”,这种常序属于直陈句,想要传达的句意也没有偏差,但是说话人的心情却不能完全被体会。与“变次”的感叹句相比,直陈句在表达感情色彩上就要逊色的多了,而且不能体现说话人要强调的内容以及心理的变化。

(三)上下文语境与状中结构的变换形式

语境,简言之即是人在言语交际中所处的环境。分为小语境和大语境。所谓小语境,也叫做狭义语境,一般指口语的前后语和书面语的上下文。大语境也即是广义上的语境,泛指言语的具体环境。人们在交谈中无时不处于一定的大小语境中,由于《孟子》一书主要是孟子战国时期在各国宣扬其学术思想及政治主张的言语记录,是与不同阶层行业人进行问对、答辩及交流的结果,具有当时口语的特点,因此文中需要运用大量的语境分析来帮助我们理解句义。如:

“将以釁钟”。(1.7)

这是个独立的句子。如果不联系上下文语境,我们就会不知所云,译文为“准备宰了祭钟”,准备宰了什么来祭钟?只有联系上文“牛何之?”才知道是“‘牛’将以釁钟”。

曰:“不若与众”。(2.1)

“不如跟大家一起。”这句话既少了主语,也少了宾语,根本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意思。“谁”不如跟大家一起“做什么”“怎么样”?也只有联系上文语境,“他日,见於王曰”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才知道是(王)曰,不若与众(乐乐)。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果断章取义,而不是把句子放在整个大的言语环境中来分析,不仅不能正确的理解语义,还有可能完全理解错句子的原意。所以,三个平面的区分,使得语用研究以相对独立的姿态介入到语法分析中,真正的做到了语法分析的动静结合。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胡裕树、范晓.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5,(2).

[3]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范晓.语用的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J].语言科学,2006,(1).

地址:安徽省蚌埠市海军蚌埠士官学校基础部语言教研室李煜转张琳琳(收)

邮编:233012

联系电话:(0)13639090215

电子邮箱:yulin5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