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的内涵差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1
/ 2

艺术设计之美与技术美的内涵差异

王妍

(上海戏剧学院-意大利瓦伦蒂亚美术学院)

摘要:设计师对美的感受是不同的,表现的手法也不同,有的设计师喜好用“审”去认识美,而有些却喜欢用技术的产物创造美,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互相牵引和矛盾的特点,工业设计可以说是实现美的基本要素,但实现技术的同时却愈加忽视设计美的存在感。

艺术美大多停留在产品或设计作品给我们的第一感受上,感觉、知觉、听觉、嗅觉,通过此类传播媒介实现作品与作者的紧密联系,并传递给消费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发展了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手段,方便了生活和休息中的活动娱乐设施。

关键词:设计美;技术美;矛盾

第1章研究价值

1.1研究价值

对于现代人来说,技术和艺术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必需品,是人展现自身格调和品味的基本体现,但对于一些注重功能的人来说,艺术感并没对他们产生太大影响,有的人追求实用,有的人追求美,所以想把这二者放在一起谈论无非是很难的,本身矛盾,又离不开各自而单独存在。

法国生物学家居维挨坚持“形势依随功能”这一观点,生物学家圣希莱尔则反对从功能推论到构成形式的论证。比如英国伦敦的水晶宫,它不仅是建筑材料上的创新,也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种肯定,但是仍有人对这类建筑保持怀疑态度,帕克斯顿为保护一颗树木的存活而在设计上进行了改动而增加了桶状的圆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建筑形态早已跨越了水晶宫、蒸汽机的时代。然而,人类的思维并没有从水晶宫里跳跃出来,水晶宫理念被世人广泛运用,变化着帕克斯顿的思想。

第2章设计美的设计原理

2.1设计美原理类型划分

设计美的原理大致可以包括形态构成、功能、文化整合、审美范畴、符号表现、风格变迁等理论,形态构成论,主要从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人的感知特性与完形理论,技术形态和艺术形态以及产品形式的构成与意境,自然形态对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们在设计过程中运用到诸多仿生学的造型,在自然生态中,植物形态受到地球引力场的作用而不断变换着形态,好比一只蝴蝶的色彩变化也能激发人们对色彩信息功能的探索,每个生物个体之间都存在着差异性,自然形态的功能对人也有启示的作用,鱼类和海洋动物是游泳专家,它们自身具有流线型形体,潜艇的外形原来是一般舰船的造型,在水下航速比较慢,后来改进根据海豚和鲸鱼的轮廓建造,速度却大大得到了提高。从一般系统论来看,材料的运用也对制作事物的结构产生了重要的作用,材料的选择对于产品的性能、工艺、质量都具有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是功能的载体,根据产品自身设计目的而决定,在形式上,材料和结构本身就是产品形式的外在表现,由色调、质地、形象等外观因素构成。

人的感知特性也是设计美不可缺少的理论前提,外界的刺激包括时间和空间两大模式,当事物对人的感官形成刺激,就起到了累计、融合和适应现象,同时形成了对比,比如同一个圆环,在暗的场景下显得亮,在亮的背景下显得暗,这就是对比产生的效果。人们的感知方式是不同的,艺术作品是以同质媒介相同而成的,也限制了艺术作品感知方式的特点。

人的需要也是多层次性的,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人的需要反映了人的本性,任何需要都有目标对象,这是随着历史变迁而形成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主要分为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在社会功能上,又可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需要,在存在形态上,又可分为现实性和潜在性。人的阶层直接决定了物质需要,具体表现在产品实用性的精神内容上。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条件改善,人们的文化素养逐渐提高,精神需要渐渐突出,主要体现在审美意识上,人们把审美逐渐发展成了一种自我意识,建筑发展也经历同样过程,比如只具有精神功能和审美效用的勃兰登堡们,它是一种精神象征,以审美功能为主,今天也称为了德国统一的象征物,而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斗拱形态,当然,实用并不等于具有审美价值。人需要激发创造的灵感,当对一件事物产生美的感受,便会对创造有新的发现。

当然产品的设计也需要文化内涵的支撑,设计的文化底蕴决定了设计质量,然而文化属性这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特征,比如手工艺的创作,往往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手工艺又是历史性的,与人们日常生活最为贴近,要了解设计中的文化要从设计的程序开始,产品的定位,市场的需求都很重要,从创造性的思维上讲,设计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

息通过大众媒体传递给消费者,但当广告设计脱离了商品这一性质,就变成了极力猜测人们最喜欢什么而想尽办法将广告和需求连接起来。其实现在的一些产品越来越不接近产品功能而宣传广告,导致许多人丧失真实的消费感受,成了广告的俘虏。

2.2设计美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现代设计早已融入生活,他表现了设计对当代人文的关怀,技术社会能保证人的物质需求,就好比现代设计美的形成也可以说是工业设计的产物一样,现代设计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推动力,也是社会的一部分。设计已经面临很大的危机,处于转折阶段,然而越多的科技产品也让消费者怀念过去的事物,有些产品永远融入了记忆中,不是希望再生产,是对人们青春的纪念。

第3章技术美的表现手法

3.1技术美表现范围

技术美学这个术语在五十年代根据学者托奇纳的建议采用的,已经被人们所公认,单独去理解技术是不够的,技术形成历史悠久,比如我们生活中的家具、机器和其他用品大多都是技术的产物,艺术设计也是工业产品设计的一种新手段,在技术和艺术方面,每一种具体情况的制作都要符合一系列条件在进行制作。

工艺美术也属于技术表现范畴,标记、插图等表现形式都对工艺美术起到广泛用途,德国美学家本泽把物质对象分为四种类型,自然事物是固有的,而其他是认为加工而成在制作的,设计对象是按目标制作的,具有预期性,技术美的形成与社会发展和物质生产息息相关,古代来讲,技术是人手上的功夫,生产力并不发达,多半靠人工,发展技术就是发展科技,人与自然之间一方面形成需求,一方面又互相依赖,现代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对于整个社会都起到审美提高的作用,旧石器时代的雕像产自与史前的人的生产活动,与人的物质生活有着直接联系,洞窟内的壁画,旧时期的手工艺,经过历史变迁,发生着质的变化。

第4章设计美与技术美的差异

设计美是多元的,设计美具有社会性、多元性、功利性、文化性,技术美是现代化工业的产物,指产品的美,技术美需要设计美来作补充,设计美需要技术美作支撑,工业产品的设计以技术美为第一考虑对象而常常忽略了设计美的存在,设计美是人为的再创造,有的艺术家追求设计美感也忽略了技术上的局限,就好比现在的女性身穿的高跟鞋,往往并不是漂亮的鞋子就合脚,漂亮的衣服就合身,这是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的。技术美不但要从产品的外在考虑也要考虑自身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总的来说,艺术创作比技术创作有更多的自由度,艺术是创作者的自我表现,工业产品的创造尽管来自设计师的灵感,但是它们的最终形态却是大众的共同需求。

结语

随着国家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设计美与技术美之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刻的走进人们的生活,审美已经反映了人们对设计的新认识,技术改变生活,技术美妆点了技术生活,设计美丰富了技术美的本身,发展了一种新的高度。无论技术美还是设计美,都在被人们不断认知、改善,目的就是提高现今生活水平和人们的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徐恒醇.设计美学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望衡.设计美学[J].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王妍,(1993年1月-),女,四川人,单位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职位为研究生,学历(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