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海燕
南宁市全诚辉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是国际市场中行之有效的工程项目承发包方式,这种承发包方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建设工程领域,达到资源最合理、最有效的配置。本文主要对工程量清单报价和传统报价进行了比较,提出工程量清单报价和传统报价,它们所反映的工程造价实质是一样的。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立在建筑产品市场定价模式上的最有效方式。二者在价格形成的指导思想、标评原则、计价模式等诸方面是有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报价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下的定额模式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模式转变。投资管理体制和建筑业管理体制逐步实施改革,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2003年推出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是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第一次以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出现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由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法律地位,标志着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工程造价管理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努力与国际惯例市场形成价格接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招标方式就是工程量清单报价。1990年7月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成立,标志着我国现代工程造价管理进入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下面就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进行比较,谈谈自己几点肤浅的看法。
1二者内涵一致
1.1工程量清单计价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由甲方或甲方委托招标公司按照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出了工程量,之后投标人按照甲方提供的工程量进行报价。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由招标人按国家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报价,并按照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是把承包合同中规定的准备实施的全部工程项目和内容,按工程部位、性质以及它们的数量、单价、合价等列表表示出来,用于投标报价和中标后计算工程价款的依据,工程量清单是承包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1
1.2传统报价模式
传统报价模式是以预算价格(指令性价格)为基础计价。这种计价模式由于招标方的标底价格的计算与投标方报价的计算都是按同一定额、同一图纸、同一施工方案、同一技术规程进行的计算与套价,因而人工、材料、机械的消耗量与价格是静态的比较,是工程造价计算准确度的比较,根本无法真正体现投标单位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
1.3两者所形成的建筑产品价格内涵是统一的
工程招标投标价是指在工程商品的投标招标交易过程中形成的工程价格,工程招标投标价格形成机制的主要特点就是市场形成价格,既在统一项目划分、统一计量单位、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消耗定额的基础上,实行市场价,竞争费。必须遵循马克思关于商品价格的劳动价值学说,是工程招标投标价格形成的基础。
商品价值,从字面上的意义而言,是指一件商品所蕴含的价值。商品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某物对人的有用性。过度商品价值是过渡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同时占有。对于买家来说是通过买的过程占有了使用价值,而卖家则是占有了价值。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商品生产中消耗掉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另一部分是生产过程中活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
工程招标投标就是建筑产品的交易过程,交易价格的形成除取决于它的价值基础之外,还受市场供求规律、企业竞争策略所决定的投标策略等因素的影响,最终的成交价格取决于买卖双方对控制工程造价的预期达成一致。无论是工程量清单报价,还是传统报价,工程交易价格的形成均遵循以上规律,所反映出的工程造价内涵是一致的。2
1.4工程量清单报价和建安工程造价的关系
在项目投资构成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具有相对性。它作为建筑安装工程价值的货币表现,亦称为建安工程造价。无论怎样划分建安工程造价,其结果都能体现建安工程造价内涵应该是一致的。传统报价中科学地对建安工程造价进行了划分,它全面地、客观地体现了建筑产品的生产价值,也有利于成本核算和考核,使计算方法简便,各项费用计算的逻辑关系清清楚楚。实施工程量清单报价时,可利用传统报价对建安工程费用的划分和计算方法。对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各种单价的分析时,仍然采用传统建安工程造价的组成。建设工程全面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正是当前推进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必由之路。
2二者价格形成的思想各异
2.1量价合一的思想
量价合一,是指材料、人工、机械三种要素的消耗量的水平是统一的,它反映的是社会平均消费水平。材料、人工、机械的单价是静态指令性的价格,各种费用的取费率带有一定的指令性。采用的是指令性计价模式是传统报价模式常用的方法。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预算定额是量价合一的,一本预算定额在手,既可以查找实物消耗量标准做工料分析,又可以套用直接费单价计算直接费用。这是量价合一的方便之处。由于直接费单价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而经常变动,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购买新定额成为有关单位和个人的一项负担。这是量价合一存在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代,实行严格的计划价格,直接费单价相对也比较稳定,预算定额的修订周期可以比较长。这个矛盾还不是很突出。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逐步放开,“活价格、死预算”的矛盾日趋突出,采用主材调差的办法进行调整,但最终仍脱不开预算价格和法定费率的“指导”,传统报价模式形成的价格是一种指令性价格。3
2.2量价分离的思想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价格的逐步放开,直接费单价变动频繁,预算定额的修订周期也相应缩短,量价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基于实物消耗量标准的相对稳定性和直接费单价的经常变动性,实际工作中提出了量价分离的改革方案。工程量报价清单模式采用的是市场计价的模式,这是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在定价原则方面最本质的区别。这种计价模式也有两个原则:一是在计价依据上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二是在管理方式上实行“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模式,即统一工程量计算原则,政府间接调控,市场形成价格。量价分离中的量是指预算定额中的实物消耗量标准,这个标准是相对稳定的。量价分离中的价是指人工、材料和机械的预算价格,以及根据预算价格和实物消耗量标准计算得出的定额直接费单价,预算价格是随市场行情而经常变动的,直接费单价也随着变动。
3二者计价模式迥然
3.1工程量清单报价与传统报价计价方式比较
传统报价方式:计算工程量、套用预算定额单价、计算直接费、计算其他各项费用、汇总造价得到报价。
工程量清单报价方式(全单价报价):计算、复核工程量清单、编制分项工程综合单价、汇总各项工程造价,形成报价。
3.2传统报价模式
传统报价模式的计价属于单价法计价的方式。是按施工图计算单位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并乘以相应人工、材料、机械单价,汇总相加,得到单位工程的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之和;再加上按规定程序和指导费率计算出来的其他直接费、间接费、现场经费、计划利润和税金,便形成了单位工程报价。
3.3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
实物法计价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中单价具有三种模式即:全单价、工料单价和成本单价。由于单价的组成不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方式就有所区别,但无论采用哪种类型的单价报价,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价,而传统报价模式是以指令性价格为计价基础,他们的宗旨都是为实现市场计价服务的。工程量清单报价中的三种单价各有优、缺点,可根据工程性质灵活选择。
4二者评标原则相悖
招标投标法是国家用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调整在招标投标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招标投标法》规定了实行招投标过程中,招标价格形成与确定的方法,也为招标评标中对标价的评定提出了指导原则和标准,其实质内容就是“公平竞争、合理低价中标,并且不低于成本价”。传统报价模式由于招标方的标底价格的计算与投标方报价的计算都是按同一定额、同一图纸、同一技术规程、同一施工方案进行的计算和套价,对标价的合理性,以事先确定的标底价为准绳,片面认为接近标底价的报价是最合理的报价。致使投标的竞争就变成了”猜标”的竞争,成了打探标底价的信息战争,无法实现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竞争机制。
4工程量清单报价采用的是市场价计价的模式,投标各方在审定并确认招标文件所列的工程量后,即可按国家统一颁布的实物消耗量定额并结合企业本身的实际消耗定额,以材料、人工、机械台班的市场价进行计价,企业具有了自主定价的权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5建立市场定价的工程计价和报价模式
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是真正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一种投标报价模式,是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落实了国家当前工程造价体制“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原则,凸显了我国宏观控制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的改革目标。充分调动施工单位提高施工技术、加强管理、降低工程成本的积极性。我们急需要制定全国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科学地测定工程消耗量,放开价格,完善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制定和工程量清单报价相适应的新的评标方法,规范工程造价管理行为,引导企业正确自主报价。
总之,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门工程管理技术。未来10年将是中国快速发展的10年,迫切需要深入探究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科学造价。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的实行,能真正能推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深化,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创新我国市场定价的工程造价计价和报价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柏玲.关于建设工程预结算审查工作的几点思考[J].华章,2010(14):24~26.
[2]蒋关水.浅谈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科技传播,2010(14):56~57.
[3]王晓鵾.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管理问题浅析[J].山西建筑,2010(29):35~37.
[4]谢玲.工程量清单结算常见纠纷及对策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1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