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添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添色

王建功

王建功(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一中,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303-02

古诗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熠熠耀眼的明珠。它精炼含蓄、意境深远、音韵优美。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许多古诗立意高远、哲理性强、语言清新。学习古诗,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

古诗教学的地位相当重要。但古诗的抽象概括、精练含蓄却给学生理解上带来困难。所以,古诗教学既要突出阅读教学的一般程序,又要考虑古诗这种文体的特殊性,有时候还要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直观、生动等特点辅助古诗教学,解决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主动学习,有效地吸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优点

1.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可起到较好的铺垫、造势、渲染、引领作用。例如: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小令中我们几乎找不到语法结构,但由于重复与对比的巧妙运用,使她成为千古绝唱。如果利用了多媒体的辅助优势,对教学进行这样的设计,效果就迥然不同了,首句运用三个情调相同而形象不同的材料对象:“枯藤,老树,昏鸦”。重复手法的精彩运用,渲染出一种浓郁的生命感受——悲凉、绝望、死寂。接着再采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一副明快、清新、温暖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和审美感受,使前者更孤寂,后者更温馨。后两句同样运用重复的手法将那种悲壮苍凉、孤寂凄清的生命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气氛之下再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就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这里,视觉和听觉的协调配合,在起到了很好的渲染作用的同时,更有力而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常规手段相比较,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加大课时的容量,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有效地拓展阅读的外延这一方面,似乎还被我们所忽视。所谓外延,就是较好地运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后,除了极大地促进课堂教学外,它还能够以其无形的感召力,将学生的阅读带到课堂之外。例如,在学习八年级第六单元的古诗文时,老师刻意重视了以朗读来体会诗文情感和主旨的引导和训练,而后,又安排了几次这样的活动:学生自愿报名,成立一个活动小组。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准备一次以古诗文“朗读·欣赏·品味”为主题的活动,同时又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竞赛小组,评委由组织者担任。活动的一项内容是,给定一首古诗词或者一个文质兼美的文言文片段,几个竞赛小组分别推荐一名同学朗诵同一个内容,接着播放活动前准备好的名人范读,然后学生点评、打分。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期盼利用多媒体有利的辅助条件,以朗读为契机,激发、培养学生对古诗文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我的设想是可行可取的。但这可行可取离不开多媒体夯实的辅助作用。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古典诗歌的特点是有很强的抒情性、有语言的跳跃性、有深远的意境。所以,在鉴赏诗歌的活动中,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必须调动读者的积极的思维,凭自己的情感与生活经验和阅读积累,去体味诗中的意境。仅凭欣赏画面、音乐是不能达到对意境的体会的,这就是视觉语言的局限性。视觉语言不可能替代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只有把图视语言的直观形象性与思维的抽象严密性深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因此,语言思维是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导”的作用,而不是“替”的作用。不能喧宾夺主。例如:自然景象“夕阳”本身并无情感,但在不同的诗人的笔下所寄寓的情感和思想是不相同的。李商隐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表现的是悲凉、痛惜之情;朱自清的“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是旷达、自安的情怀;叶剑英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则是喜悦、豪迈的情感。由此可见,视听语言只是提供了一个欣赏的对象,必须配以读者的语言思维,才能感受并把握画面中赋予的深刻内容。

所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结合语言思维的能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体味诗歌的意境。

中国古诗最大的特点是讲究“意在言外”、“诗贵含蓄”。有时候,一首诗还有一个“诗眼”表达全文的意旨,扣住诗眼,可以带动全篇,完成对诗作的欣赏。因此,视听语言就很难体现出诗作的意蕴、内涵。如:古诗中写“愁”的诗句,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展示画面,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愁容满面,披着长长的白发,未老先衰,在镜子前面,凝望自己那如霜的白发,满脸惊讶。透过意象分析,结合诗句的关键词“愁”的理解,我们不难看出,诗人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把内心无形的愁绪化为外在的具体可感的形象。因为愁,才使头发很快地变白,因为愁多,就有三千丈的白发,那长长的白发就是诗人无尽的愁绪的象征。再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觉得自己的愁情就像那滔滔的江水一样,连续不断,深不可量。“二李”写愁可谓异曲同工,都是化抽象为具体,读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确切地感受到作者感情的深度。把视听语言的直观性与语言思维的深入性结合起来,对理解诗中含蓄的诗意是很有帮助的。可见语言文字的魅力是语言思维的能力,即重在对诗中语言情感的品味及感悟。视听语言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它不能替代语言思维,否则就显得浅显、浮表、单一。

例如:教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多媒体先放一段高山流水之曲,再展示陶渊明的形象,在清新优美的旋律中,再展示田园自然风光,展示的画面是描写农村生活的田园风光:方宅、林园、远村、茅屋、鸡鸣、狗吠。这些声画无疑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美好的境界,体会到山水的魅力,但这还很不够,要想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旨,作者的情感,还必须通过“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关键句子的喻意的理解,联系作者的个性、人生道路,才可以更深地明白:此诗表现的是陶渊明的田园情怀,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心态以及诗人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峻洁人格。画面看似浅显,实则内涵浑厚。自古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所以似诗是情在之中,诗所以成画,是读者或作画人的用情结果,读书品诗全在一个“情”字。透过画面去看诗意,必须有整体的思维,否则,画中之意就不可能凸现出来。

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合理利用

阅读是一种个性的再创造,而图像和声音的前提却是共性的。文中的不确定性愈多,便愈能激发读者对作品的参与,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把它具体化、形象化,但图像声音等很难产生激发层次情感与揣摩语言的效果,因为图视作品是把文本的空白点给“亮相”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个体情感及想象空间让视听作品给填补了,因此,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精选图、声、材料是前提,切不可为“视听”而“视听”,太多的画、声、图,看起来很热闹,但它只能破坏语言教学的美妙意味,效果适得其反。视听材料的多少以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个性与不同的情感与审美趣味为前提。

适当的声画,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可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同具体可感的真实事物联系起来,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而这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得法,不要让学生被声画迷住了耳目。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学生通过揣摩语言,领会其精要所在。本着“教有法而无定法”的原则,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因文而异,合理地采取“变式”手段,在古诗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给古诗教学增色,切实达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