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

王学武刘翠仙

王学武刘翠仙(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王学武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147-02

【摘要】目的观察小柴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36例,西药治疗32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柴胡汤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RegurgitationalGastritis)是内科常见多发病,以胃脘灼痛、饱胀、嗳气、恶心或呕吐、烧心、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我院于2008年6月—2009年5月采用小柴胡汤治疗无手术史的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8例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例,无胃部手术史。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按确诊顺序随机分组治疗,中药治疗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6岁,平均37.2岁,病程2个月—8年,其中伴浅表性胃炎2l例,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充血者13例,萎缩性胃炎2例;西药对照组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1~65岁,平均36.5岁,病程1个月~10年,其中伴浅表性胃炎17例,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充血者12例,萎缩性胃炎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内镜学》[1]拟定:(1)反复发作胃脘灼痛、饱胀、嗳气、恶心或呕吐、烧心、食欲不振等;(2)胃镜检查可见幽门有胆汁反流或胃液呈绿色或黄色,食管下段或胃黏膜红肿、充血、水肿或糜烂,严重者可见萎缩性胃炎。

1.2.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相关内容拟定,分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和脾胃虚弱型,并排除阴虚及虚寒型。

1.3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基本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15g,黄芩12g,枳壳12g,法半夏15g,代赭石30g,厚朴15g,陈皮12g,香附10g,降香15g,甘草6g。同时辨证加减,肝胃不和型加白芍18g,郁金15g;脾胃湿热型加蒲公英30g,茵陈20g;脾胃虚弱型加党参20g,白术15g,砂仁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用雷尼替丁胶囊每次150mg,每日2次口服;吗啉片每次l0mg,每日3次饭前服。治疗期间忌食酸、辣及戒烟酒。4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复查胃镜。

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疗效观察

2.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以胃镜检查为主并结合临床实际拟定。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消失,食管下段或胃黏膜炎症好转;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胃镜复查胆汁反流明显减少,食管下段或胃黏膜炎症基本好转;有效:症状、体征改善,胃镜复查胆汁反流减少,食管下段或胃黏膜炎症减轻或无变化;无效:症状、体征及胃镜检查均无变化。

2.2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中药治疗组对消除胃脘痛、饱胀、食欲不振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2.4不良反应中药治疗组36例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肝、肾功能、三大常规检测良反应。

3讨论

目前认为胆汁反流与胃、十二指肠、胆囊的协调运动作用的改变有关,常有胃排空延迟、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等,所以治疗的关键是促进胆汁的排空及胃内容物的排空,并使幽门的功能协调,从而降低胆盐的毒性作用,保护胃黏膜。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西医主要以促胃肠动力剂、胃黏膜保护剂、抑酸剂中和胆汁剂等对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呕吐”等范畴。与脾胃肝胆有关,其病机属肝失调达,脾火健运,胃火和降,胆气上逆。治疗以疏肝理气,利胃降逆为原则。小柴胡汤,方中柴胡疏肝理气解郁,黄芩清胆胃郁热,枳壳、香附理气宽中、消胀止痛,半夏和胃降逆止呕,厚朴化湿运脾、消胀除满,代赭石,其体重坠,善镇逆气,除痰涎,佐以陈皮理气化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疏肝理气、健脾化湿、和胃降逆之功效。临床观察表明,小柴胡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尤其在改善胃脘痛、饱胀、嗳气、食欲不振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具有调节胃肠功能,保护胃黏膜,促进组织修复,增强胃肠排空,改善胆道功能,协调幽门功能,减少胆汁反流的作用。由此可见,小柴胡汤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7.

[2]李益农,陆星华.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