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教育管理中心甘肃白银730917
【摘要】农村教师,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承者,又是乡村区域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播者。农村教师只有切身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才能在更大程度更高范围体现其职业幸福感之所在。
【关键词】职业幸福;扶贫攻坚;农村教师
2019年3月“两代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是指出,要咬定目标不放松。
一、农村教师与扶贫攻坚战的关系梳理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义务教育工作,以加强控辍保学和农村学校建设为重点,全面推动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不同省份不同地区都有大的作为。但怎样才能做好控辍保学和农村学校建设工作,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打好控辍保学这场命运之战、未来之战、振兴之战、长治久安之战。精准确定控辍保学对象的前提是有一支稳固的教师队伍,必然要求农村教师要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举措有力、操作精细。第二,要统筹学校和教师的关系。作为学校方面,务求加强农村学校的规划力度、建设力度和质量提升力度,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处理好学校和教师的关系,多方筹措提高教师待遇,不断增强教师积极性,更加注重农村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使教师的水平能够切实保障适龄儿童接受良好义务教育。第三,要综合提升教师水平。前不久,陈宝生部长要求,做好农村教育扶贫,务求做到“四个新”,努力打造乡村教育2.0升级版:一是合理布局制定学校“新规划”;二是确保达标建设“新学校”;三是注重质量打造“新课堂”;四是科学管理形成“新机制”。推动农村教育走向标准化现代化的关键是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坚强教师队伍建设,这就要求,只有将教师和学校、国家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学校的改革发展为后盾才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同时,内涵建设势必要求教师在自身发展上要合理统筹城乡、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个关系,最终确保以优良的教师队伍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与农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关系
教师参与精准扶贫是一次意志的历练,更是一次奉献精神的检阅。马克思说过,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们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们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第一,农村教师作为一线教育扶贫工作者,帮扶身边的父老乡亲脱贫,是一种赤子情怀,是人生的一次升华,也为学生做出了榜样。教师扶贫的主战场是三尺讲台,擅长的是扶志治愚。在贫困地区,老师尽职尽责讲好每一课,让每个适龄儿童接受正常教育,教给学生知识和本领;让农家子弟顺利地升学、就业,掌握一技之长,开辟增收门路,有助于全家脱贫。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把下一代教育好,扶贫困学子的志气,扶贫困家庭的希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才是教师对脱贫最大的贡献。第二,教师参与扶贫不是教师扶贫。农村教师扶贫的战场在农村,核心在学校,关键在学生。重在传道授业解惑。古人云: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有的地方因为基层干部人手有限,就找农村教师当“替补”,以行政命令督促他们去完成力有不逮的物质扶贫。让老师离开讲台,包户驻村,把精力放在填写扶贫表格、走访拍照,甚至帮贫困户洗衣扫地、放牛养猪,这是用非所长。错把教育扶贫当做教师扶贫,张冠李戴的效果只会与初衷南辕北辙。第三,教师参与扶贫要坚持做到“因材施教”。这一教书育人的方法亦可以启发新时代的扶贫新模式。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他的“相异律”中提出观点:“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我们的每一个孩子也是如此,故要求我们教师在教授知识时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注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要因材施教。同时,在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可模仿教师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因地制宜、因人而异,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总之,农村教师是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全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闻名旗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期间,要求要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提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个方面,为甘肃发展指明了奋斗目标、明确了实践路径,极大鼓舞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斗志和信心。而农村教师,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传承者,又是乡村区域人类知识文明的传播者。能够自觉积极地融入到国家建设发展过程中来,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快乐。因此,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幸福。农村教师幸福感的提升和自身的劳动创造并因之形成的价值成果有着紧密的关系。总的来说,农村教师只有切身参与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才能在更大程度更高范围体现其职业幸福感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马晓红.等.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资源的优化:困境与对策——基于教育扶贫的视角[J].河北:邢台学院学报,2018.9.
[2]邓希泉.发挥农村青年教师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R].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3.
【课题研究】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7]GHB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