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奔(新疆巴州人民医院骨科新疆巴州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经前路椎体次全切手术的疗效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5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彻底解除经椎管前路至压物,恢复椎间高度,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将术前及术后统计之JOA评分和颈椎X线片经行比较。结果经过半年到两年回访,所有53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JOA评分有术前8.8分提高到11分。所有患者椎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高度无丧失,颈椎前去度维持正常。结论经前路椎体全切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是治疗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植骨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0-0082-02
目前我国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最常见的为后路手术和前路手术。传统静候路椎板减压或单(双)开门椎管成形术由于不能解除椎管前路直接至压物,出现了减压不彻底,手术效果受营养的弊端。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已获得肯定[1]。本科自2002年~2006年共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53例,均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先将手术治疗体会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3例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所有病例均患有上(下)脂感觉或运动障碍,部分伴有二便功能障碍。按日本骨科学会JOA17分法评分标准:9分27例,11分14例,10分6例,5分3例,3分1例。平均8.8分。手术阶段:C3-C522例,C3-C612例,C4-C78例,C3-C7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
1.2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不同阶段椎间隙狭窄。其中合并椎体后缘骨质增生28例,黄韧带肥厚28例,后纵韧带骨化5例。MRL显示所有患者硬膜囊受压,部分呈“S”葫芦状或“哑铃”状。其中合并脊髓密度增高者27例。
1.3术前准备术前行全身检查,并指导患者向左侧推气管以适应手术操作。拍摄颈椎X线正侧位片。测量颈椎体的宽度和长度,测量正常椎间隙与狭窄椎间隙数值,进行差值计算。观察椎体后缘有无骨赘增生。行CT和MR检查,观察有无后纵韧带骨化和椎间盘突破后纵韧带落入椎管。观察脊髓受压程度及有无脊髓缺血性改变。确定手术节段,于受压较重的间隙间行椎体次全切除术。
1.4手术方法手术均采用颈丛麻醉以便手术中即时与患者交流。根据患者颈椎间盘突出阶段多少不同,采取标准颈前横行切口或斜行切口入路。自胸锁乳突肌内侧缘分离颈血管鞘和脏鞘间隙至椎体前缘,C型臂X线透视机辅助定位。安装使用Caspar椎体撑开椎体间隙,使颈椎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紧张,扩大椎间孔容积,将两侧长肌之间区域作为手术安全带,根据病变节段不同,采取椎体次全切,彻底刮除椎体间盘,协同使用终板刮刀刮除相邻椎体上下缘软骨终板和椎体后缘骨赘。如合并后纵韧带骨化可小心将骨化之后纵韧带一并切除,显露硬膜囊,彻底减压。自同侧髂骨凿取三面皮质骨块(骨块大小可根据术前X线测量数值和术中测量进行休整),修整后植入椎间隙中轻轻打入。将钛钢板本剧颈椎弧度进行预弯,并行前路椎体间固定。冲洗切口,放置引流条,逐层缝合。术后颈托外固定3月。
1.5术后处理术后预防感染,常规换药,2d内拔出引流条,颈托外固定3月,期间辅助四肢功能锻炼及营养神经治疗。
1.6术后并发症本组案例中1例患者术中因Caspar椎体撑开器过度撑开椎间隙出现一过性神经症状加重,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和神经根脱水治疗,1d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因术中颈椎过度后伸。术后出现四肢不全瘫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出院后两月恢复正常。本组患者均未出现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
2结果
53例患者术后切口无感染,均一期愈合,53例患者术后半年均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例双下肢行走困难的患者恢复正常行走,JOA评分:术前平均8.8分,术后平均11分,有明显提高,影响学检查:术后3月复查X线片上未见钢板、螺钉移位及植骨块下沉和移位。椎间隙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保持满意。术后半年椎间隙与植骨块全部骨性融合。
3讨论
脊髓型颈椎病退变的颈椎间隙变窄,前纵韧带和后韧带的松弛导致颈椎不稳。颈椎局部异常活动经久刺激可引发颈椎前缘和后缘的骨赘增生。同时后纵韧带经刺激也可逐渐变性而骨化。增生的骨赘、退变的间盘和骨化的后纵韧带共同形成前方至压物,多节段脊髓型病大多存在椎间隙变狭窄,椎间高度降低,造成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皱褶并对脊椎产生压迫[2]。椎间隙的变窄直接使椎间孔狭窄而压迫神经根。以上病因共同导致一系列神经受损的症状。但间隙颈椎间隙变窄必然导致颈椎负重立线的重新改变,进而加重了相邻节段椎间隙的蜕变。形成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3.1手术治疗的原则手术治疗颈椎病的基本运则为脊髓及神经组织的彻底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以及病变节段的稳定性。
3.2减压范围彻底的减压是手术治疗的关键,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中,通过对相邻两个椎间隙间的椎体进行次全切可彻底将椎间盘和增生的骨赘刮除,同时可切除骨化的后从韧带,达到彻底减压的目的。但是,对于锥体的切除范围必须控制在两侧颈长肌之间,如超过此范围,有可能损伤椎动脉,造成无法控制的局面。对后纵韧带的切除亦应严格控制其适应症,后纵韧带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组织结构,可有效的保护脊髓。它的存在可防止植骨宽向后突入椎管,压迫脊髓。对于因椎间隙变窄而事后韧带皱折向后方突出压迫脊髓者,通过追简称开启的使用恢复椎间高度,消除皱褶,引导间接减压的作用。故,不提倡为了彻底减压而扩大切除后纵韧带的适应症。本科将后纵韧带切除的适应症掌握在(1)后纵韧带骨化增生压迫脊髓,简介减压无效。(2)颈椎间盘突破后纵韧带落入椎管。切除工程中需小心敬慎,以免加重脊髓损伤。
3.3颈椎生理曲度与椎间高度的维持颈椎生理曲度预间隙高速的维持是精髓前路手术的关键,它的成功直接关系到手术的疗效。椎间高度湿度撑开并椎间融合可有效地扩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恢复后纵韧带和黄韧带等周围人组织的张力,避免形成周这儿压迫脊髓的危险,进一步达到减压的目的。植骨块的选择是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的关键。本文选择自体三面皮质骼骨块。三面皮质骨块抗压力强度大,可有效防止椎间塌陷。将骨块按术前和术中测量的高度修正为前宽后窄的形状。植入间隙轻轻打击,是骨块于骨曹贴合紧密。相邻椎体缘的软骨终板不可全部刮除,因为软骨终板的适度保留可有效的防止椎体塌陷,椎间隙的丧失。
3.4合理选择内固定使用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可以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尤其是多阶段融合[3]。术中将干板根据术前测量的正常颈椎弧度进行预弯,螺钉应固定在相邻椎体内和植骨款内,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只顾块脱落。将强的干板内固定可有效的承载应力,防止椎间高度的丧失。同时,钢板内固定可防止椎体间的轻微活动,增加了融合率。本科53例患者均使用前路钢板内固定,半年后复查,无假关节形成,追提前全部骨性融合。
参考文献
[1]殷华符,王立舜,陈仲强,等.脊髓型颈椎病的外科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1,11(5):177-180.
[2]Tanaka.M.Apathologicstudyofdiscsintheelderly.Spine.1993.18(11):1456-1462.
[3]袁文,贾连顺,倪斌,等,颈椎带锁钢板再带节段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4):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