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运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运用效果

杨新春

杨新春

山东省金乡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省济宁市272100

摘要:目的:在心血管护理的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分析本科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240例患者,分对照组当中有120例患者,研究组当中有1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使用风险管理,分析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在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护理满意度只有76.7%,而在研究组当中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1.7%。结论:加强心血管患者的风险管理,可以进一步让医护人员的自身管理能力提高,并且积极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康复情况,可以让患者的舒适度提高,进而让医护依从性加强,减少出现风险的概率。

关键词:风险管理;心血管护理;临床效果

通常条件下,心血管内科的接诊量比较大,另外接诊的病患的年龄也比较大,这些患者的情绪变化比较快,病情也飘忽不定,如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疏忽,很容易导致护理风险的出现,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心血管患者意外死亡,所以临床上一定要以患者为中心,加强管理模式的构建,坚持以为患者服务的原则,积极展开相关的风险管理,确保心血管患者的切身安全,并且对环境进行控制和管理,让护患、医患之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积极监管用药情况,另外让患者自身和医护人员的风险因素降低,对患者的康复进度进行精心检查,让他们的身心感受更为舒适,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康复工作,现在对心血管患者护理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运用报告进行分析和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本科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240例患者进行研究,并且分为两组,对照组当中有120例患者,其中有64例男性患者,56个女性患者,研究组当中有120例患者,有68例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他们的病症分别为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两组患者在基本病情和年龄等基础信息方面在统计学方面差异不具有意义,p大于0.05。

1.2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照组依照本院心内科常规方式进行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依照医嘱对患者进行一定的临床操作,让患者处于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下,对患者入院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关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下,通过本科自己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管理,首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分析心血管护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并且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并且对新的风险和解决方案进行讨论,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更新,让护理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其次,建立监督小组,划分心血管风险管理责任,对每个区域专门配置相应的资深护士和医生,让他们仔细检查该区域的护理情况,各区域的负责人定期将检查结果向上汇报,对管理区域当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另外为了公平起见,各区域的负责人之间实行轮换制度,对结果进行公开,另外这些结果与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直接挂钩,让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第三,积极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护理人员的水平大幅度提高,降低护理风险。在进行专业培训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培训,比如说加强心理学的培训,由于心内科患者的家属往往会因为患者的病情较重,具有很大的心理负担,所以需要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情绪进行安抚,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并且通过正确的方式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能够让医患矛盾出现的概率降低,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可以让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提高,加强责任意识,对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的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让风险降低。

1.3效果评估

在效果评估方面,本次研究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评估,首先是患者的满意度,也就是在完成研究之后随访研究对象,对患者在住院过程中是否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进行打分,主要分为四个层次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非常满意。其中满意度指的是满意人数和非常满意的人数在总人数当中的比例,其次是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也就是在研究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对产生的操作失误事件以及投诉事件进行统计,发生率指的是操作失误率和护理投诉率的总和。

2结果

这些患者的数据通过SPSS24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在计量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料通过(x±s)的方式进行表示,如果发现p小于0.05,则说明他们的数据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在对照组的患者当中,护理满意度只有76.7%,而在研究组当中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1.7%,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体结果如下,其差异在统计学方面具有意义,p小于0.05。

3.讨论

风险管理这一词起源于经济学术语中,是一种管理程序,但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中,医疗风险管理是通过分析医疗风险,尽可能的系统地消除或减少健康风险和经济损失的风险,并尽可能的防范医疗风险。护理风险管理它是护理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将风险管理运用在了心血管科的护理管理中,主要是因为科室存在风险因素:例如,护理管理监督规章制度不健全的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以及责任心等因素、医患之间的沟通因素、心血管疾病的特殊以及危险性的因素以及患者心理因素等。

本次研究就初步证实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中效果,研究组患者对本次住院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1.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风险管理是切实有效。但是本次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风险管理制度以及措施的不够完善,有存在一些细节的问题,在随后的的实践中有待进一步的完善;护理人员还存在一定的消极性,还需我们丰富培训的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对于风险管理的监督制度,也是需要加强的。

此外,中老年患者占心血管患者中的绝大部分,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大,而且病情比较严重,所以在活动、服药以及饮食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风险,所以一定要积极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消除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并及时施救。

总而言之,加强心血管患者的风险管理,可以进一步让护理人员的自身管理能力提高,并且积极关注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以及康复情况,可以让患者的内心舒适度提高,进而让医护依从性加强,减少出现风险的概率。

参考文献:

[1]陈慧芳,姜晓娟.护理风险管理在肿瘤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9):378-179.

[2]李席.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1):176.

[3]杨玉霞.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和安全防范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8(43):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