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能力从点滴做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11
/ 1

培养能力从点滴做起

白小静

陕西咸阳礼泉县新时中学白小静

在新课改的理念的引领下,学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从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过程。下面是我在从教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现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有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但是不留心学生是不容易察觉的。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为了让学生们留心,我们不妨给学生下达任务:“同学们,找出你身边或是在网上查到的数学故事,跟大家一起分享吧。”领到任务的学生们会兴趣盎然,处处留心。之后,教师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搜集资料,采取整理笔记或是剪报的形式创办自己的“数学资料大荟萃”,并在课堂上跟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在交流中收获,在交流中成长。从而,学生会将这种高涨的热情带到课堂上,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二、指导引领学生阅读,有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语文老师需要重视的问题,对数学学科同样重要。譬如应用题的教学,首先要求学生会阅读,能读懂题意;初中数学综合类的题目,学生对题意的正确理解,是首当其冲、非常重要的,这些都离不开阅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

首先,要扩大学生的数学知识面,指导学生到学校阅览室借阅报刊杂志上适合他们水平的数学文章。其次,要培养学生的有效阅读速度。可以就文章或题目的某一个重点内容,组织学生统一阅读,并指出阅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需要探讨的问题,怎样才能理解得又快又准。另外,还要指导学生的阅读数学技巧。注意数学知识点的应用方法,解题思路分析,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等,这样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并在阅读中掌握了实际运用数学的本领。

三、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有利于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会预习是具备自学能力的表现,而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学能力。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每一节课适当安排学生预习是很有必要的。通过预习,一方面使他们对老师这节课讲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预习这种学习习惯的经常运用,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技能,这种技能会让学生们终身受益。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将发现的问题,存在的疑问,随时圈点,并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来,通过小组讨论或是集体订正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究、质疑解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有效的练习总结,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练习很多,如果只是盲目地做练习,不体会解题要领,不懂得去总结规律,那么,做再多的题也是白搭。如果能让学生每次练习后及时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就会提高学生们明辨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正确的认识得到强化和巩固。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对于例题的讲解,我们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灌输式,不妨试着先由学生自己做,之后对照答案自己批,最后自己总结自己反思,变被动的听到主动的学。练习的检查方式也应以自查为主,老师的讲解为辅,即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先不急于作课堂讲评,而是让学生们进行充分的相互交流,然后教师才将试题的答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自我查找错误,最后再由教师对试题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这样的讲评订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适时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培养了他们补缺补漏的能力。学生通过自查,在提出疑问、交谈讨论和分析问题中培养了思辩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又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课终总结收获必不可少

教师在讲完一节课之后,同学们都有不少的收获,要善于引导学生归纳提高,引导学生在理清思路的同时,认真回想这节课都讲了哪些知识,运用了哪些数学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数学思想,收获了些什么做题技巧以及方法,并将其整理成册,并跟同学们一起分享,取长补短。

对于试卷的订正,也应引导学生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订正的效果。如用红笔改卷,标出自己的错误所在,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方法是什么,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哪里,并要求他们建立好“数学问题小档案”,进行正误对照,找出原因,举一反三,使自己在以后的练习和考试中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并且,在一章结束的时候,我会布置巩固性作业,让同学们将本章中,你认为有价值的题型整理出来。这种方法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归纳概括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课程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培养能力这一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