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5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价值追求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市住宅区出现了较多的高层建筑,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城市用地的压力,经济效益最大化,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势必以牺牲设计功能为代价,总体而言,以开发商占主导地位,建筑师占指导性地位的现状,决定了一些设计缺陷出现的必然性,而其中的邻里交往空间最为明显,相比于低层、多层住宅,高层的高密度离地高等特性,更容易产生邻里关系冷漠、缺乏归属感等问题,本文从建筑设计等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居民的心理需求,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探讨如何为城市高层住区的用户提供更好的人际交往空间,在经济效益与设计功能两者上取得平衡。
关键词:高层住宅;邻里交往;空间设计;心理需求;实证研究
1城市高层住区邻里交往空间现状
通过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当前在我们国家很多城市的高层住宅区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对于高层住区的设计普遍很少考虑的邻里交往空间,并且对于邻里间人际交往以及住户的心理需求等内容缺乏系统的研究和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均是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在室内空间设计、住宅实用率、住宅经济性等内容上;但是从现实的设计效果来看,在很多高层住宅区室外的大型广场、公建配套设施等存在很多闲置的情况或者并没有对人们的活动产生有效的引导,室内公共交通空间仅作为交通功能,并没有成为邻里交往的枢纽等等,这些无疑就会进一步对高层住区邻里交往空间造成淡化与漠视。
其次,虽然商品市场的成熟与竞争使得开发商越来越重视居住的环境质量,多以提高园林绿化面积、扩大小区规模、提升住宅立面效果以及室内设计空间等形式推向用户,对于整个高层住区邻里之间的交往来说,并不会有促进作用,这些手段仅能暂时满足人们较低层次的外在需求,当人们满足了这些需求后,安全、交往等仍然会成为重点需求;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反映了情感的交往的重要性,无论社会如何发展,这始终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影响城市高层住户邻里交往的因素分析
2.1居住区规模过大
目前很多房地产商为了进一步增加土地的利用率,并且从其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在对高层住宅区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是采用较大规模的设计,出入口较多,区内人口密度高人员活动分散,这相比于低层和多层住宅,容积率和人口密度增大,这种规模显然已经超过了居民结识邻里的能力范围,邻里之间相遇的几率大大降低,彼此之间了解甚少,大多只知道对方姓名容貌,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影响人们人际交往的活动,最终就会愈加增大居民之间的心理距离感。
2.2缺少有效的交往空间
目前在很多的住宅建设的过程中,均会在高层居住区的建筑空隙之间进行绿植、健身设施、铺装等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但是这由于日照不足或者设计布置不够人性化,未能真正形成适用于人们停留和交往的空间;由于高层布局的原因,绿植布置也较为分散,缺乏围合感和聚中性,无法形成可识别性高归属感强的活动场所,导致空间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高层建筑离地较高,层数越高的居民,对地面环境的感知就越弱,很难受室外的环境影响,也无法与地面活动人员产生联系,加上如今智能手机的普及,虽然有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室外的吸引力远不如室内,这些因素无形中也隔断了邻里交往的可能。
2.3内部垂直交通的机械化和水平交通的局促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来讲,邻里交往通常是一种无计划的突发性行为,因此彼此间偶遇的几率直接影响了交往的深浅,邻里间经常性碰面更有助于互相加深了解;通常在高层住宅中,人们相遇的公共空间就是大堂入口、候梯厅、过道等空间,此空间设计上通常仅考虑居民的通行需要,空间上过于狭窄,且高层住宅的一栋单元内通常有上百户人,人员过于密集,对于初次相识的两个人来说其心理距离不易过近,否则会产生压迫感。从现实中的很多高层住房建设情况来看,其很大程度上均是采用电梯的垂直交通方式,其高度机械化的设计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交通效率,但同时电梯的投入使用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会频繁且仓促的聚集、分离,若是遇到拥挤的时候则会造成过度亲近,从而产生压迫感,最终使得人们主动选择逃避交流。
3城市高层住区邻里交往的优化策略
3.1功能唯一性与空间的融合
空间唯一性是指针对小区不同年龄层的人群设置相应的功能空间,如老年人的休闲健身、棋牌,儿童的游乐场地,年轻人的体育运动、自由开放的空间等,这些不同的活动空间均有其独特的属性,在设计上需形成较强的层次性和识别性,引导小区内相同的群体更容易聚在一起,促进相互的交往.空间的融合是指单一的功能无法吸引不同年龄阶层和兴趣爱好的人产生交往,因此,将各类功能空间结合居民动线,通过过渡空间相户融合,是吸引人流聚集的必要手段。例如,供老年人活动的广场设置于靠近超市、肉菜市场等配套旁,在广场周围为老年人布置休息座椅、棋牌区的等,同时在广场内核区域引入供儿童娱乐的旱冰场以及老人和孩子都可以使用的活动器械。同时,为保障不同功能区内部的空间质量和安全性,要使各功能区具备相对的独立性,互不干扰,嬉闹的孩子不会在安静的漫步小路上穿梭,老年人不需穿行危险性较高的旱冰场地。简而言之,需在居民的日常活动和功能需求上,既要强调各空间的功能唯一性也要考虑各空间之间的融合性。
3.2空间多样性
(1)除了户外的小区功能空间,在住宅接地部分也可以设置适宜的交往空间,如小卖部、洗衣店、面包店、文具店、快递站等方便居民生活的小型商业空间,现在很多大型小区因为方便管理,都把商业网点服务完全分布在住区外围,在实际调查中其实非常不利于居民使用,如果将上述这些小型商业空间分散在各栋住宅楼下,在提供居民便捷服务的同时可以有效行成一些活跃人流聚集点。
(2)对于个别楼栋首层是公建配套用房或者商业网点,其上部屋面空间,虽然也属于公共空间,但是经常经过的人群大多是附近楼栋的居民,可以充分利用其屋顶空间设置蔬果种植区、凉亭、绿道等,这些空间由于其“半私密”的属性,有别于小区开放式的园林空间,会形成更强的归属感,更有利于居民交往活动。
(3)高层的标准层公共区域一般为了减少公摊面积都会设计得比较紧凑,其主要功能为交通通行,并未考虑太多邻里交往的可能,空间尺渡也无法满足正常的社交距离,在此相遇的邻居一般多以点头示意,不会做过多的深入交流,同时由于相互的户门过近,缺乏安全性,大家都是大门紧闭,很少在此区域活动,有条件的标准层可以考虑设置过渡空间,此空间仍然作为公共区域,但是可以作为居民放一些日常物件,如花盆、手推车、鞋架等,增强了生活气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交往的可能。
在城市化进程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今天,住宅设计已经从满足基本需求逐渐转化为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邻里交往的缺失应该被社会所认识乃至关注,也希望国家能从政策法规上不断的完善和重视,建筑师和开发商应时刻保持一份社会的责任感,为我们美好和谐的人居环境努力。
参考文献
[1]许冰青.城市高层住区中邻里交往空间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228.
[2]李立杨.利于邻里交往的高层居住区规划模式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5,37(1):45-48.
[3]刘洪铭.邻里交往空间在现代高层住宅中的重构与再生[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