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兴氏征2例误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柯兴氏征2例误诊分析

雍桂玲

雍桂玲

青海省大通县中医院内科邮编810100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柯兴征,临床所见不多,对不典型病人极易误诊,现将本院近年误诊为冠心病的柯兴征2例报告如下。

1病例摘要

例1:男性,38岁。因头晕、心前区不适2个月于2012年1月入院。病人于入院前2个月无何诱因在工作中突然头晕,伴多汗、心前区不适,上述症状间断发作4次。查体:体位36.7°C,脉搏100次/分,血压160/100mmHg。神志清;无向心性肥胖及满月脸,无皮肤紫纹,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节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肝脾不大,血钾、血钠、氯离子、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正常。脑血流图示:脑血管痉挛。B超:肝、胆、脾、双肾正常。入院诊断: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入院后给予降血压、扩冠、营养心肌治疗1个月,上述症状不缓解,且频繁发作。故转入省级医院,经心内科、泌尿外科会诊,考虑为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做两侧肾上腺CT示:右肾上腺增生,后行右肾上腺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肾上腺束状增生。以后头晕、心前区不适很快消失,血压正常,心电图示心肌缺血纠正,临床治愈出院。

例2:女性,40岁。因头晕、闷胸、心悸1周于2012年5月入院。查体:体温36.8°C,脉搏54次/分,血压150/100mmHg,神志清,消瘦,心率60次/分,心律不齐,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肝脾不大。胆固醇、甘油三酯均增高,心电图示前间壁心肌缺血,室性早搏,B超:肝、胆、脾两肾正常。头颅CT正常。入院诊断:高血压Ⅱ期,冠心病。入院后经降血压、营养心肌、扩冠治疗40余日,上述症状仍有时发作。经省级内分泌科、泌尿外科专家会诊,考虑为肾上腺占位病变,做肾上腺CT检察示左肾上腺增生,后行左肾上腺全切术,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皮质束状增生,以后上述症状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心电图恢复正常,临床治愈出院。

2讨论

病因与发病机理:本病的原因和发病机理可归纳为以下3种。医源性糖皮质激素过多症:是长期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某种疾病所致。由于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受长期抑制而趋向于萎缩,分泌功能减退,使ACTH血液浓度降低,ACTH兴奋试验反应降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病变:其中肾上腺腺瘤占皮质醇增多症20%~25%。恶性肿瘤占5%,腺瘤和癌的分泌功能为自主性,不变,但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影响,不受外源性糖皮质激素的抑制,不受外源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兴奋。由于分泌过量的皮质醇,反馈性地抑制垂体ACTH的释放,使两侧肾上腺皮质萎缩。

肾上腺皮质增生:约占本病的70%。由于下丘脑-垂体功能紊乱、分泌ACTH过多,刺激肾上腺皮质增生和分泌皮质醇过多所致。有以下证据:①ACTH基础分泌高于正常;②ACTH分泌的支持昼夜节律消失,经常处于高水平;③ACTH不能被2mg的小剂量地塞米松所抑制;④病理检查垂体中有ACTH细胞瘤;⑤垂体无论有无肿瘤,ACTH细胞分泌ACTH均不受下丘脑中ACTH释放激素(CRH)所调节,而CRH受两类神经递质所调节,其中血清(5-羟色胺,Ser)及乙酰胆碱(ACH)起兴奋作用,多巴胺及去甲肾上腺素起抑制作用。诊断:典型病例诊断不难,主要根据: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皮肤紫纹,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及低钾性碱中毒,尿17-羟皮质醇在20mg/24小时以上。对不典型病例往往误诊为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本组2例均有头晕、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血压升高,以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故均误诊为冠心病、高血压。误诊原因考虑为:医师只看到表面现象,见到血压高、心电图有心肌缺血就诊断为高血压、冠心病。对疾病认识不足,诊断思路狭窄,片面。对发作性血压升高、心电图改变没能认真分析是什么原因所致,被表面现象掩盖。故对在今后工作中年轻患者血压高、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改变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肾上腺CT检查,以免漏诊,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