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处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桩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处理措施

蔡东

蔡东

(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广汉,618300)

【摘要】桩基是项目工程的基础,作为底层建筑其质量对上层建筑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文以钻孔注桩基施工为例,对桩基施工中塌孔、扩孔、缩孔、钻孔倾斜、断桩、冲孔不圆、桩接头断离、护筒冒水等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针对问题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为桩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桩基;质量问题;预防措施;处理措施;原因分析

随着钻孔浇注桩施工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是建设工程最常使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由于钻孔浇注桩施工的繁杂性和技术性,涉及工序多,施工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桩基质量,施工单位要做好勘察设计和技术交底工作,对质量问题采用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及时消除病害,以维护施工质量。笔者提出按“预防为主,及时处理为辅”原则处理问题,坚持“防”“治”结合,力争建设高质量的桩基工程。

一、塌孔

塌孔,指的是孔洞周围土石方发生坍塌,伴有持续冒水和水位骤降现象,主要发生于开挖过程中。

原因分析:对地质条件勘查不到位;护筒埋置较浅,孔内液面高度达不到要求;清孔后孔壁稳定性不足;钻进了散砂土或进水;成孔后未及时灌注混凝土,间歇时间过长;人为因素(操作不当、施工疏忽等)。

预防措施:通过勘查设计严格分析土层结构,选择适合地质条件和工程质量指标规定的成孔方法和机具;选择符合强度要求的护筒;制订塌孔处理方案,把需要的器具摆放在附近醒目位置上。

处理措施:控制好进尺速度,可根据钻孔情况调整;选用符合粘度、密度和胶体率等要求的标准泥浆;在孔壁添加卵石、黏土膏片等,增强孔壁强度;及时回填土方,填至塌孔上方1米处位置;专人负责泥浆补充工作;避免钢筋笼强烈撞击孔壁;保持水头稳定,防止水位变化过大。

二、扩孔

在对孔的精度要求比较情况下,第一次钻孔无法满足要求时,要用专业的扩孔钻在原来孔洞上进行第二次钻孔,就会出现扩孔问题。一般情况下,扩孔不会影响孔的结构安全,但是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坍塌。

原因分析:对孔的精度要求了解的不够精确;未选用符合钻孔精度要求的钻孔工具;钻孔过程中锥钻摆动过大;土层松散。

预防措施:钻孔前,施工人员认真研究地质资料,了解土层密度,流砂、流泥对孔的精度影响;制订针对性的安全钻孔方案,内容涉及钻孔器具的选择等,争取第一次钻孔就能达标。

处理措施:扩孔严重就会变为塌孔,所以施工中出现轻微的扩孔不影响结构性能,可不必处理,只是要加大混凝土灌注量,如果扩孔过大,按塌孔问题处理即可。

三、缩孔

孔径超常缩小后就会出现缩孔问题,一般表现为锥钻拔不动、卡住,孔位处钢筋露出等。

原因分析:使用了严重耗损的锥钻,这类锥钻钻出来的孔洞都要比涉及孔径小;土层中有软塑土,这类土特性是遇水膨胀,会导致孔径缩小。

预防措施:选择磨损不严重的锥钻,或及时修复磨损,同时选择失水率小的达标泥浆。

处理措施:采用快转慢进钻法;出现缩孔后,要上下左右反复钻几次,直到达到孔径设计标准;对于露出的钢筋要及时将其摆回原位,并立即灌注混凝土。

四、钻孔倾斜

钻孔倾斜是桩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采用任何一种钻孔法都可能发生这一问题。

原因分析:土层中有较大孤石、砂卵石;钻孔位置地处软硬底层交界处,锥钻只能倾斜钻进;锥钻出现摇摆;钻机底座处不平稳,或出现沉陷;钻杆出现了偏移或弯曲;等等。

预防措施:钻孔机位置要平稳,土层具有一定强度;严格钻机安装过程,起重滑轮缘、卡孔、护筒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在钻架上安装导向架,控制钻杆;认证检查钻杆接头,及时调整偏差。

处理措施:出现钻杆弯曲、偏移时,用千斤顶调整;钻孔过程中随时检查起重滑轮缘、卡孔、护筒是否处于同一竖直线上,发现偏差后及时调整。

五、断桩

断桩是指桩基发生断裂。

原因分析: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难免进入一些泥浆、砂土等,而这些物质的力学性能是低于混凝土的,一旦进入就会造成混凝土内部存在薄弱层,降低桩基承载力,从而引发断桩问题。

预防措施:缓凝土力学性能缺失是断桩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做好材料选择工作。要求混合料中各项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导管直径的1/6,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1/4;过筛所有材料,剔除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材料。

处理措施:严格控制坍塌度,在0.18-0.22m之间,利于保持混凝土的和易性,降低离析、泌水现象发生的机率;选择适用的对焊方法,保证接头焊接质量;导管预埋深度适当,不要过浅,可以边灌注边提升导管,可保持混凝土结构力学均匀;清理干净导管周围的泥浆、砂土等,并对孔壁做加强处理,防止进入混凝土中。

六、冲孔不圆

这一问题多发生于使用冲击钻头进行钻孔作业时。

原因分析:钻头灵活性不够,偏于某一方向钻进;钻头切削刀中心不对称,对泥浆的冲击力不够;泥浆强度大,钻头活动困难;钻进过程中遇到卵石而发生偏移。

预防措施:做好钻前检查工作。包括:钻头灵活性、冲击力是否够,切削刀中心是否对称,泥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等等。

处理措施:发生冲孔不圆时,先查看钻头下方是否有活动余地,如果有可以将钻头向下移动,这过程将钻头调整到孔径转大的方向,然后提起钻头。如果没有活动余地,可选择回填,重新钻孔作业。

七、桩接头断离

在设计桩较长情况下,采用桩分段预制法,各段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所以会发生桩接头断离情况。

原因分析:桩接头处混凝土灌注量不足,造成接头处存在浮浆层;上桩和下桩的中心线未重合,重心偏移;焊缝尺寸不足。

预防措施:规范桩接头施工技术,严格按照工艺操作。灌注前根据设计桩高度和超灌高度设计出混凝土超灌量,为缓凝土灌注作业提供标准。

处理措施:桩接头处混凝土灌注高度控制在0.5m-1.0m之间,灌注后要看是否存在浮浆层,如果有及时凿出,使桩顶标高和混凝土性能达到标准要要求。在这过程中,为了控制好灌注量,导管预埋深度要高于2m(可调动),做好最后一次灌注作业,不得高于超灌量。

八、护筒冒水

护筒冒水能引发地基下沉,造成孔洞偏移,严重时会导致桩基施工无法进行。

原因分析:护筒周围土方不密实;水位差大;钻头碰撞;等等。

预防措施:选择含水量适宜的黏土,然后逐层填入,逐层夯实,使土方密实;将护筒内内水位控制在1.0-1.5m之内;避免钻头碰触护筒,控制后钻头起落。

处理措施:发生冒水后,要马上停止作业,立即回填周围粘土做加固处理。如果护筒出现位移、下沉,要重新安装。

九、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除了采取必要的修复方法外,防患于未然才是消除质量病害的根本。所以,施工前要尤为重视勘察设计工作,全面掌握施工地质条件,针对施工地的地理条件和项目要求提出科学的桩基施工方案,严格各项施工工艺和工序的操作,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争取构建一套全方位的、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与病害预防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彻底贯彻落实,这样才能保证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为上层建筑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秋颖,黄熠.浅谈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2]陈志敏,靳宝春.关于建筑工程桩基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0期.

[3]夏可.浅谈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J].科技风,2013年10期.

[4]浙江中杰建设有限公司王仁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要点及事故处理[N].建筑时报,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