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

王晓红

王晓红(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麻醉手术科257034)

手术室护理是围绕手术这一特定时期,针对手术和麻醉对患者造成的心理、生理功能紊乱而采取的各种护理措施。以往手术室护士传统的工作方法是在手术间内配合手术为主,这种方法只是机械的完成配合任务,而忽视了手术患者全过程的术室护理。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更注重“以病人为中心”贯穿手术护理的全过程。

一、术前舒适护理研究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巡回护士前往病房向患者作自我介绍及手术环境介绍。访视时间不宜过长,已10min为宜,避免引起患者的紧张和疲劳。通过这种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患者对手术的顾虑,缓解其紧张和恐惧的心理,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根据患者的性格、职业、文化程度等恰当的向患者解释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情况;简单介绍有关麻醉知识、消除患者对麻醉的恐惧感或依赖感;简单介绍手术经过,术中的特殊体位及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措施;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和布局。

二、术中舒适护理

(一)环境舒适

手术前调节好手术室的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2—2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50%—60%。环境要安静,一切操作做到稳、准、轻,尽量避免操作不慎造成声响过大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

(二)减轻患者麻醉时的不适

每个手术患者往往都非常担心“麻醉是否安全”、“麻醉会不会影响智力”。患者的紧张心理达到最高峰,此时巡回护士要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以病人为中心,守护在患者身边。与患者进行必要交谈,分散注意力,做各种操作前向患者做简单说明,同时握住患者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会让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与体贴,从而产生安全感,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轻松愉快的接受麻醉。

(三)体位舒适

1.仰卧位:体位姿势由传统直线改为曲线形。躯干抬高30°,臀部处于最低位置,有利于全身压力不均匀分布,预防压疮;头部抬高3cm—5cm,以保持前驱,有利于放松颈部肌肉和静脉回流;肩部适当抬高,使颈部处于水平位置;双臂根据不同术式有不同的安置方法。

2.侧卧位:头、颈、胸下放置整体侧卧位垫支持,防止耳廓、臂从神经及腋窝血管受压。双上肢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外展<90°。下位上肢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上位上肢稍抬高,使肘关节稍高于肩关节,双手臂似抱球状,有利于上肢及肩背部肌肉放松及功能的维持;骨盆处用前后挡板固定,挡板分别置于耻骨联合和骶尾部,不易过紧,以免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血容量减少,引起生命体征改变。避免压迫股静脉,诱发静脉血栓形成,男性应避免压迫外生殖器;双下肢屈髋屈70°,似跑步状,用中空支腿垫支撑。

3.俯卧位:头部置于有槽头垫上,以额部、下颌部作为支点,气管插管自槽内引出,头颈部保持水平位置,防止扭曲;双手臂置于垫有软垫的可调节托手架上,肩肘成90°,远端关节低于近端关节;胸腹部用模块式俯卧位垫支撑,保持胸腹悬空,防止影响呼吸和循环功能。双髋双膝关节屈膝20°,膝关节及小腿下垫软垫。踝部背屈,足趾悬空。

手术体位以既符合手术操作需要,又不影响生理功能且舒适为原则。

三、术后舒适护理

1.手术结束时:用温盐水拭去患者皮肤的消毒液和血迹,为患者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注意保暖。搬运患者是,注意保护切口和各种引流管及静脉输液的管道,同时放置好引流袋。

2.术后回访:一般术后第2天进行,通过术后回访询问患者的感觉,告知患者伤口的疼痛是必然的、暂时的及留置管道的意义。观察患者有无因体位摆放不当而引起的神经、肢体损伤,根据病情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卫生指导,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的全过程,使手术患者得到了护理人员的照顾和关怀,感受到舒适和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了安全感,使患者在接受和配合手术时充满信心,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提高了术后最大程度恢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