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言其志包容宽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各言其志包容宽宏

彭新有

彭新有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对人物言行描写最详细的篇章,堪称是先秦散文中的优秀之作。通过对文中子路、冉有、公西华、曾晳述志的分析可以知道,子路是以勇立志,冉有是以富立志,公西华是以礼立志,曾晳是以美立志。四人志向不同,但孔子对弟子的理想志向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关键词】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志赏析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02-0015-02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作品,是儒家的重要经典。儒家非常重视理想志向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君子必须立志、明治。《论语》中仅“志”字就出现了十七次,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等等。孔子曾屡次与弟子谈论志向,询问弟子志向,激励弟子树立志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就记录了一次孔子与弟子坐而言志的情形,全文结构完整,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简洁生动,意蕴悠远不绝,堪称是先秦散文中的优秀之作。

一勇之志

作为一个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对弟子的启发鼓励,以生动活泼的言语来营造师徒轻松的交流氛围。孔子欲了解弟子的理想志向,希望弟子能够坦诚相告,所以他说“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鼓励弟子放下思想包袱,真诚相示;又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用反问的方式激励弟子剖明心志。聊聊数语,字字有味,师徒间融洽的交流就水到渠成了。

在孔子温和的启发鼓励下,弟子子路便“率尔而对”了。“率尔而对”四个字就把子路直率鲁莽的性格特征揭示了出来。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看来“率尔而对”是子路的天性使然。子路直率地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这段话里有几层意思值得注意:(1)子路相信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治理大国;(2)子路相信自己甚至可以治理内外交困的大国;(3)自己的治理会很快见效且效果极好;(4)自己的目标是使国家安全,人民勇敢且懂得礼仪。从这些表述可以看出子路的理想非常崇高远大,他是以勇立志,以勇力治国。他的这种壮志远大得几近幻想,这种雄心远大得几近狂妄,然而孔子仅仅是用善意的“哂之”表示了回应。从实际情况来看,子路也确实把这种志向融入了一生的实践之中,为持守这种“勇之志”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路为卫国大夫孔悝邑宰,蒉聩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子路的悲剧是由其性格决定的,也是其志向决定的,虽然是悲剧性的结局,却不禁让人对其浩然勇气肃然起敬。

二富之志

在孔子的询问之下,弟子冉有陈述了自己的志向:“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冉有的表述与子路就有明显的不同之处:(1)子路鲁莽,不假思索便“率尔而对”,冉有稳重,经过深思熟虑孔子询问之后才作答;(2)子路尚勇,不断增加治理难度来表现自己的勇气,冉有尚实,不断降低治理难度来表现自己的务实和志向的可行;(3)子路的志向目标是国家人民精神面貌的改变,冉有的志向目标是国家物质基础的改变,而且冉有还特别提出“如其礼乐,以俟君子”,非常谨慎谦虚。从冉有的表述可以看出,冉有比子路更有理性,冉有对自己的经济头脑有充分的信心,认识到可以从物质方面促进国家的强大,而与之相比精神方面的建设就更加艰难,可以说冉有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从史书记载来看,冉有的一生也是在实践着这个“富之志”,他曾为孔子管理产业,井井有条,又曾担任季氏的宰臣,很好地发挥了其经济管理方面的才华。

三礼之志

接着冉有的陈述,弟子公西华也表明了自己的志向:“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知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公西华的表现与子路、冉有又有很大的差异,有几点值得注意:(1)从表述的语气上说,子路、冉有比较自信,子路说“由也为之”,冉有说“求也为之”,这种表述有较强的自我张扬的意味,这在夫子面前说是欠妥的,所以公西华很谦虚而又得体地说“非曰能之,愿学焉”,不讲自己能安邦富民,只说自己愿意学习治理国家,语气委婉又大方;(2)从表述内容上说,子路、冉有的志向都是在整体意义上对国家面貌的改变,子路说能治理“千乘之国”,冉有说能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国家,客观地说,以个人之力改变国家整体之面貌实在有蚍蜉撼树之嫌,所以公西华把志向说得很具体,“宗庙知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显得有的放矢;(3)从表述方式上说,子路、冉有的表述都属于单向思维的表述,如“由也为之”、“求也为之”中的“为”是在主体拥有某种地位权力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为”便成为了空口白话,所以可以说子路、冉有都把这个前提忽略了,是一厢情愿的抒发豪情壮志,这种思维是不严密的,而公西华说“愿学焉”“愿为小相”,“愿”字既表明我可以做什么,又承认有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前提条件,我想做也做不了,公西华从多向来思考问题,语言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从以上分析看,公西华的特点非常明显,他思维严密,言语得体,礼仪周备,举止大方,志在礼仪,可以说他已经具备了司仪、外交官的优良素质。有资料表明,公西华也是按照这一志向来发展自己的事业的,他曾担任外交使臣出使齐国。

四美之志

全文之中曾晳述志部分是描述得最细致也是最精彩的。当孔子询问他时,曾晳“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说明孔子在与其他弟子谈论时,曾晳是在鼓瑟,这就把他行性不同于众的特点表现了出来。当然这并不是说曾晳对孔子与弟子的谈论漠不关心,自行其是,相反,从后面他和孔子的谈话显示他对当时的情形是非常关注的,而且还观察得很仔细。“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把曾晳洒脱而又知礼的特点刻画了出来,曾晳说“异乎三子之撰”,意思是我的志向与众不同,不知夫子愿意听否,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把他自信而又成熟的气质活画出来了。在得到孔子的许可后,曾晳陈述了自己的志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显然,曾晳的表述与子路、冉有、公西华有本质的不同:(1)对立志者“我”与国家人民之间的关系认识的不同,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把立志者“我”与国家人民当做两个独立的对象来认识,是要通过“我”的努力来使国家人民的面貌发生改变,“我”的价值就是通过对国家人民的改变来让自己成为英雄贤士,而曾晳却把立志者“我”和国家人民之间的界限淡化了,他把“我”融合在了“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之中,“我”并不要成为国家人民的英雄,“我”只是国家人民的一分子,并不是要以对国家人民的改变来体现“我”的价值,“我”的价值和国家人民的价值没有差别;(2)对立志者“我”的自我价值认识的不同,子路、冉有、公西华仅仅提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甚至他们已经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等同起来,而忽视了自我的个性价值,曾晳却认识到自己在实现社会价值之外,还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活泼泼的个性价值的存在,个性价值与社会价值完美协调统一起来,这显然比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认识要高明合理;(3)对结果的认识不同,子路、冉有、公西华都有明确的目标,或为勇,或为富,或为礼,都是对国家人民某方面的改变,但这些并不是人发展的最佳效果,所以曾晳提出摒弃了具体目标的“美之志”,“我”似乎什么都没有做,但我和人们却都自由快乐的生活,是充满祥和的诗意的生活。这种境界如此美好,所以连孔子都心生向往,情不自禁地赞叹:“吾与点也!”

在四个弟子的理想志向中,显然曾晳的境界更加至善至美,这与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的理想有相通之处,它深深地打动了孔子,并与孔子取得了心灵上的共鸣。但是,这并不就意味着孔子对四个弟子的理想志向有了差等的看法,因为在后来与曾晳的谈论中,孔子一再强调这只是“亦各言其志也已矣”,不想对四人志向加以差等的分别;即使对子路的“哂之”,孔子也进行了明确解释“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故哂之”,似乎担心别人误解,就特别解释是批评子路的没礼貌,而不是批评他的志向;而且,孔子还揭示了众人的志向都是为国为民的共同点。从全文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因弟子持有的理想志向不同就进行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也没有因弟子的理想志向和自己的有所差别就进行强制教化,反而是对弟子的理想志向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这种包容宽宏的博大情怀让人景仰不已。

参考文献

[1]汤勤福撰.论语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查正贤著.论语讲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泽厚著.论语今读[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易名、李和平等编著.散文精华评析[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8

[5]西渡编.名家读古文(上)[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6

[6]司马迁著.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2004.6

〔责任编辑:冯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