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渗透弱势群体的研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3

体育教学渗透弱势群体的研究策略

谢爱民

谢爱民(于都二中江西于都342300)

【摘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是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来的课程新理念。这个理念,对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同一年龄、同一性别的学生有共同点,但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要取得教学的实效必须注意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关键词】后进生;群体;体育课堂;成功感教学;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学校体育课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健康爱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体育后进生在体育课堂中是弱势群体,但又是不容忽视一群。因此,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对“后进生”及其群体教学研究相当重要。

1.对体育“后进生”及“后进生”群体再认识

有研究认为“后进生”及其群体的定义:或指对于体育学习感到厌倦的学生,或指在学习行为表现方面发生偏差的学生,或是在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学生的学习行为经常违背师生所认高的行为准则,或是体育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等等。可见诸多的解释主要是指体质差、缺乏对体育的热情和兴趣,意志薄弱,控制能力差的学生。但这只概括了“后进生”的一个侧面,事实上“后进生”是一种性质上的评价,而学生能力的大小、成绩高低、素质强弱等,只是量的变化,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正是教育所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根据。体育“后进生”并不是定性的,之所以区别体育后进生,其目的是为便于体育课堂的具体教学,有利于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

根据严德一、王鲁克、马国栋等对部分中小学调查结果,体育“后进生”已不是个别存在,而已形成群体,在中小学中有相当的比例,小学四年级16.1%,五年级16.4%;初中二年级17.6%,三年级18.5%;高中二年级38.8%。

可见,体育“后进生”群体在各年级中普遍存在,而且随着年级的上升所占比例增加,初中到高中“后进生”群体所占比例剧增。

2.体育课产生“后进生”的原因

2.1家庭影响。家长大多注重增加孩子的营养,但不太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使校园里出现了“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低,往往在集体活动时,成为集体活动的“累赘”,遭到周围同学的“嫌弃”,很难体会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加之自尊心的作用,比较排斥体育活动,逐步成为“体育技能低下的学生”。此外有的爱长缺乏体育锻炼意识,把体育和文化对立起来,孩子参加游戏活动和体育运动时常遭到呵斥,致使孩子成为“四体不勤”的书呆子,甚至对教师的教育置若闻。

2.2学生自身体育观。身体虚弱或者生理缺陷的学生,其在体育课中总是落后于他人,或者在体育课堂中怕别人笑话,于是体育课便成了他们的“噩梦”。有的喾一思想保守,缺乏对体育作用的了解,缺乏运动兴趣,对体育课了无兴趣,总是存在着无所谓的态度。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思维敏捷,但是行为散漫,爱出风头,自我约束能力差,在课堂中为所欲为,成为过分活跃分子。

2.3体育现行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与程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技术、技能没有说服力,教师上课形式呆板,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偏激,强制性要求学生练习难度大或者危险性动作,用不良语言刺伤学生,对犯划误码学生进行体罚、粗鲁责备,场地器材的陈旧、缺乏安全感等等,都将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正所谓学生喜欢活动,却不愿上体育课。

3.体育课“后进生”群体的教学

上体育课容易,但是上好一节体育课难,转化“后进生”群体的教学更难。体育课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那就应该使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运动的全过程中体会到愉快,获得知、情、意、行的统一及全面发展。所以,体育课教学应采用多渠道逐步转化体育“后进生”存在的教学形式。

3.1对症下药,根据“差”的原因进行教学

(1)针对“书呆子”型的“后进生”群体:一般这类学生思维敏捷,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发挥其特长,开拓他们的思维,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潜在意识,感受体育活动的乐趣。

(2)针对心理素质或者运动能力较差的群体:由于他们觉得技不如人,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针对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应降低练习难度。多给予保护和帮助,我用积极语方鼓励并重塑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练习热情,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3)针对具有逆反心理的“后进生”群体:这类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时,通常表现为教师的要求注相佐,即使做错动作,对教师的纠正指导,也满不在乎,总摆出一付无所谓的架式。但这类学生大多运动能力强,不甘寂寞,好表现自己。因此,首先要求教师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使其信报;其次要以情感来感化他们,使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此外还要因势利导,把握好教学、学、练的时机与时间。

3.2根据“后进生”群体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教学

(1)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教学气氛。体育课堂教学的气氛是指客观存在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质上指的是师生群体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及其与之相关的群体成员的综合态度、人际关系、组织活动特征和某些环境原因。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能创造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对转化“后进生”群体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1)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组织令人兴奋的运动比赛,让认为体育课只是玩耍而上课敷衍了事的学生改变观念,让有选择性地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学生体育课有更深层的认识。2)针对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以强凌弱、我行我素、为所欲为等不良行为的喾一,精心创设课堂教学结构,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建立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3)教师应与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教学形式。当代体育教学倡导的是,多样化的快乐体育将替代“模式化”教学;各种有氧健身活动形式取代了精力充沛,劲头十足地练习,达到入趣、入情、入境的境界,是目前中小学体育课堂教改的主要方向,只是具体的操作应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3)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性爱好、学习能力、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等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解决所谓“吃不饱”或者“吃不了”或得“吃得无汁无味”的状况。具体做法是:1)在组织形式上,根据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分组。分别以学习认真、成绩较好组,存在不良行为组,学习意志品质欠佳组,组成ABC组。2)在教学内容上,根据不同层次教学组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是体育分层教学的关键。一般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安排教学内容:C组增加基本素质练习,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争取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B组则多组织团体合作集体性强的练习;A组则根据学生的爱好,适当扩充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要做到区别对待,例如进度、难度、目标设定以及可选择性的替代项目等等。3)在教学方法上,不同的教学组必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体育分层次教学的重点。C组学生应放慢进度,尽可能采用分解法教学,教师反复讲解动作的重点、难点、力求学生尽快理解,示范放慢速度,让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A组可以适应加快教学进度,多采用完整教学法,讲解精练、示范准确;对B组教师应展现自己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令他们信服,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3寻找“后进生”闪光点,推行成功感教学

所谓成功感体育教学是指教师采用新的体育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运动潜能,通过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自信心和毅力。体育教学实质是心理活动对身体活动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主导作用的过程。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成功愉快的情感体验,这是成功教学其中的一步。

发挥“后进生”的优势是以增强“后进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出发点,是转化“后进生”的途径。人最本质需要是渴望被表定。所谓“后进生”并非样样都差,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身潜在的“闪光点”,培养“后进生”群体的成功感不妨从其“闪光点”入手:1)相对于体弱、伤疾的“后进生”应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分解教学,改变教学任务要求,让他们获取成功的机会,享受运动的乐趣;2)对行行为散漫的学生,教师应在同学面前肯定他们的思维聪慧的同时,还需提出规范课堂的基本要求;3)对于喜欢称霸的攻击型的学生,应给他们有表现自己运动能力强的机会,逐步引导他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

3.4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后进生”群体学习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考核评价只是评定学生最后成绩达到的程度,不是站在教育的立场上,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沿弊端是没有体现个体差异,不利于鼓励“后进生”群体进步。对于“后进生”群体的成绩考核与评价,既要考虑客观反映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水平,又要考虑“后进生”能够达到教学的基础要求。因为评价体育教学效果首先是一种教育评价,即必须从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原理出发进行评价,使其能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各种变化,激发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持续不断地向新的学习目标迈进。

1)自我考核,自我评价:在体育课教学中,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学生分析确定自身的状况以及努力后所能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清楚自我存在的潜力,根据各类型学生的实际情况定下不同类型的合格标准,引导学生自测自评,因课堂练习中求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后进生”群体对“后进生”个体的评价: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实现教学发展,开拓师生彼此的潜力,以促进教与学的发展。教学中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组织“后进生”群体对个体的完成动作能力进行评价。让学生相互观察、发现并指出别人练习中的正确与错误,对照自己的练习讨论评价,明确自己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从中得到提高。

3)教师对“后进生”群体的考核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把进步快、成绩提高明显的“后进生”作为其他“后进生”的榜样,并令其帮助其他“后进生”练习。在此情况下能激发其他“后进生”的练习兴趣和热情,增强“我也能完成”的信心,比教师的讲解、示范、指导更有说服力。学生的考核成绩教师应根据学生各项表现给予奖惩,表现好进步快的给予适当加分,表现差成绩退步的加强教育,让学生明白认真、努力学习的好处。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2]郑华伟.不要人为的拉平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J].中国学校体育,2007(8)

[3]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赖天德.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要有重点[J].中国学校体育,2006(7)

[5]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6]高胜光.体育新课程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课时目标细化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6(4)

[7]邢树强.从学生体质的健康状况分析学校体育改革的误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