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逐渐从蒙昧的野蛮阶段进入到文明时代,大致来讲可划分为渔猎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后工业时代。其中,农耕文明阶段宛如一颗耀眼璀璨的珍珠在其中大放光彩,熠熠生辉,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本民族个性化的价值观、审美观、文学观。目前科技飞速发展,现代的生活方式虽然与传统的农耕时代大相径庭,但农耕传统造就的生活方式已经转化为民族基因熔铸在我们的血液里,“以农为本”也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共识。本文将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探求农耕文明时代产生的农耕文学,以期从中探求中华民族的文学本质。
关键词农耕文明;农耕文学;空间差异;历史差异
前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如果跨越时空向上游追溯,它的源头像是一片浑茫的云天,充满神奇与奥秘,难以详辨。那历史悠久的原始时代,文明传承的方式主要借助于口耳相传,后来的历史研究与文字记载不过是对那段美丽梦幻的追忆而已。按照目前学界最保守的说法,公元前11世纪成书的《诗经》使得这条长河的轮廓逐渐明朗起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就像一条浩浩汤汤的长河,不断地汇纳支流,变得越来越宽广,越来越激流澎湃。此中灿烂悠久的古代文明就像是激荡的浪花,引人入胜。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尚可与中国文明相比较,但若从文学的绵延不绝来看,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难以和中华民族相比较。中华文明在空间范围和时间跨度上都远远超过了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既区别古希腊的海洋文明,也和同属于大河文明的古印度文明有着鲜明的区别,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华文明宛如一朵鲜艳明媚的奇葩矗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闪耀着夺目的光彩,散发着缕缕清香。本文着重于探求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区别,以及在各自文化影响下所产生的文学现象。这类文学现象来源于博大精深的文明,同时又反映了一个民族当时的生存现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仅是对下层基础的反映,也是对上层建筑的能动总结。
一、农耕文明与农耕文学
(一)农耕文明
在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之林里,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领风骚。从炎黄轩辕时期的刀耕火种到今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始终不能磨灭农耕文化的烙印。中华民族的生产主体以家族、宗亲为单位,长时间里遵照男耕女织的生产原则,以自给自足为根本。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独特的面貌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密不可分,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首先,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下发展,即有广袤的土地,因此易于形成伟大的国家。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信仰和民众之间的团结一致,是世界上任何民族所不能比拟的。其次,国家内部统一团结抵抗外族入侵,使中华文明始终保持其前程进展,逐渐发展,从未间断[]。”相比之下,古代许多文明虽然也在肥沃地区产生,如古印度文明产生于热带恒河流域,与中国文明同属大河文明,二者却也有显著差异。产生于肥沃地区的文明易于达到其文明发展的顶点,人民容易形成满足,享乐的性格,很早便失去新鲜向前的刺激,趋向过度奢侈的生活,而招致内部安逸与退化。
中国文化在大河文明的基础上是在贫瘠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而冬季较长,因此物产不似热带地区丰富,需要民众勤劳耕作、简朴节约。劳动人民始终保持勤劳朴素的美德,在劳动中开拓与发展,因此不断有新刺激,新发展的前途,使其文化有新的活力注入,不易腐化。闭上眼睛,似乎可以想见中国社会中典型的农民形象:烈日下,贫瘠的黄土地上老农衣衫褴褛,头顶破旧的烂草帽,手持一把破损的皮鞭,抽打着老牛奋力前行,脚下扭扭曲曲的犁翻起一层贫瘠而干旱的土,没有火山灰,也没有腐殖质。然而就是这贫瘠的土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的农耕文明,由此也滋生出了独特的农耕文学。
(二)农耕文学
无论外部自然环境如何束缚,在依赖土地作为生命支点的农耕时代,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土地,而土地也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即使是再贫瘠的土地也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养育它的子孙。东北的黑土地可以种出肥硕的大豆高粱固然令人欣喜;然而华北的黄土地也不谦逊,让人联想起飘香的瓜果;及至南方酸性的红土地,也会给人们带来沁人心脾的茶香。“生于斯,长于斯”,人们固然爱戴它,歌颂它。土地对于农民更多的是功利性的,而对土地诗意的解读更多的属于知识者,他们把脚下这片土地升华到“美”的境界[]。从《诗经》起,便滋生了农耕文学的基因,称为“农耕苦旅”。《诗经》中的农事诗一来生动地再现了劳动人民耕作时的场景,二来表达了对人民辛勤劳动的赞美,三来是对农耕文明下统治者剥削的揭露。这时的《诗经》依旧只是劳动人民自我的创作,充满了生活化。其文风也如劳动人民质朴的品格一般,极其口语化,是出于自我的有感而发,并没有过分的辞藻修饰。至今学术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最质朴的文学、最纯真的文学当属《诗经》。至于汉,至于唐宋,至于明清,亦有属于时下的“农耕文学”,它们或是形式的不同,或是侧重方面不同。后世的农耕文学从创作主题上来说已经文人化了,例如魏晋时期的陶渊明更多表现出的是农耕时代的温馨与静谧,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喧嚣与浮华形成鲜明的对比,又如唐诗中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观刈麦》,更多则是关注农耕时代劳动人民的温饱问题。
二、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及其影响下的文学
(一)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自然条件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因此相应的产生了不同的文化。首先,海洋文明具有对外开放的包容特征。以西欧为例,西欧地域狭小,人口较少国内市场小需要不断的开拓海外市场。其次,海洋文明注重理性。这与他们在海外拓展过程中进行贸易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长期的海外贸易需要商人良好稳固的信誉,这为契约文化的产生提供了土壤,由此也形成了他们的理性。此外,海洋文明更加注重开拓和进取。相对于海洋文明,农耕文明则显得温和稳定的多。农耕文明匍匐在大地上,大地相对于海洋更加安定,因此形成了保守、和平、中庸等一系列思想。农耕文明之所以保守温和是因为其并不乐忠于开疆拓土。就拿中国古代的封疆王朝对待周边小国的态度来说,并没有直接划分到国家版图之内,只是要求其称臣纳贡而已,并不像西方海洋文明一样追求边疆的拓展,充满了残暴与血腥。
(二)农耕文学与海洋文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氛围,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学风格、文学精神和文学面貌。诞生于海洋文明的海洋文学就像其文化一样张扬、热烈、冒险,充满了理性的光辉。农耕文明下所产生的农耕文学则相对务实,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一来,恶劣的自然环境需要务实的劳作,辛勤的耕种才能换来微薄的收入,靠天吃饭的老黄牛般的中国劳动人民,自然条件不允许他们投机取巧,好逸恶劳。二来,农耕文明的一大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有“老死不相往来”的独立性。这就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以及集市中的大宗买卖,相应的减少了商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们过着一种祥和,宁静的日子。
三、农耕文学的传承
我国最早的农事诗已不知从哪里可考,这条历史的长河过于蜿蜒漫长,源头过于幽远渺茫。但在《诗经》当中,保留下来一幅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使农耕文明显现出色彩斑斓的风情多姿,不再局限于灰黄的云天和烟尘弥漫的飞扬的尘土。
《诗经》中内容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人们的世界观和认识水平,从不同方面展现农耕时期的衣食住行。魏晋时期陶渊明的田园诗里出现了许多描写田园生活与田园劳作方面的农事诗,语言质朴,叙述性强。陶渊明第一次把劳动作为讴歌的对象,他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平淡的田园景色成为他创作的源泉,加上他本身生性崇尚自然,造就了他在田园诗上的成就。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田园的回归,是中国人骨子里对自然地崇拜,当外界的环境或者是自身的处境不如意时便会去寻求心灵最深处的安慰,如同胚胎在母亲的身体里一样,是最原始和最宁静的状态。连汤显祖也曾说过:“种春风二亩地,远红尘万丈波。”这时的“田园”不再仅仅只是农耕文明的符号,更是中国人寻求自我安慰的情感寄托,告别官场回归乡土成为他们的又一次选择。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摆脱不了对土地的原始依赖感。到了唐朝,杜甫的农事诗更多表现的不再只是自己对田园的向往,追求悠然自得的生活,而是更多的表现为对民生疾苦的忧虑。换而言之,他不再只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更多的是关心天下忧乐。杜甫的农事诗蕴含了以人为本,热爱劳动和劳动者的思想,一个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诗人一定是热爱劳动,并且身体力行;一个身体力行、热爱劳动的诗人一定也发自内心的热爱劳动人民。两宋时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田地大规模开垦,农业技术突飞猛进,农作物产量剧增。在农业繁荣的背景下,农事诗的创作也异军突起,成为宋代最引人瞩目的几种诗作之一。宋代的农事诗是在对前代的诗歌创作基础上产生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它突破传统,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宋代的诗词贴近日常生活,充满生活理趣的特征体现了宋代诗人们相较于唐人更为平和的心态。宋诗由雅变俗,更接地气。宋代农事诗一来记录了新的垦耕方式、新的生产技术,说明农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二来反映了佃农独特的劳动心里和日益窘迫的生活状况。由于诗人们独特的视野,独特的描写,农事诗在宋代又发出了异样的光彩。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一直在雅俗交替中进行着,民间文学的“俗”一直也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到了元代,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这种特征日渐明显。元代文学的突出代表是元曲,在农耕经济影响下产生的元曲既表现了农耕文学朴实厚重的一面,又体现了农耕文学以及下层劳动人民大胆泼辣的真实。它们就像黄土一样,无需装饰,以其最原始的状态呈现出来。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一种美,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总结农耕文明影响下的农事文学一方面表现出与西方文学极大地差异,表现出温和、中正的东方文学之美;另一方面无论是先秦时期的《诗经》还是元明清时期的白话文学作品都充分体现了文学作为一种教化工具所具有的“兴、观、群、怨”的作用。在农事文学的传承上,从《诗经》到明清文学,甚至于现当代文学,这些文学作品的流行一来体现了农耕大国的文明,表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智慧勇敢,体现了农耕文明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二来作为史料的补充对于研究我国农业文明的发展有独特的作用,它们像“史诗”一般波澜壮阔,不仅客观的记录了当时的生产状况,生活水平,还把劳动人民的情感注入其中,密切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比起农科性作品来讲更加丰富多彩。三来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审美意象。宋代苏轼、辛弃疾等人的诗中都有闲居读书、躬耕涉猎的生活场景,多角度的描写乡村景色和村姑农叟的生活情态,给诗歌的世界里增添了一道极富生活气息的清新自然的乡村风景线。到了元明清时期,无论是戏曲杂剧还是长篇白话小说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昭示着农业文明的独特魅力。由于杂剧、小说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篇幅较长于诗歌因此能容纳下诗歌里所不能容纳的内容,到了后期雅俗共赏的文化态度及市民文学的兴起更是表现了诗歌里不便表达的情感。
总之,在农耕文明影响下的农耕文学既有其独特的个性又其独特的作用,是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也无法替代的,它们以独特的方式诉说着民族的变迁,民族的辉煌,又指示着民族的未来,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与农耕文学传承的不是民族的苦难与血泪,而是升华的民族魂魄。
参考文献
[1]高有鹏.关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问题[J].河南大学学报,2004,44,(6).
[2]李如斌.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庄稼”书写[J].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4.
[3]胡曦嘉.浅析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170.
[4]夏培文.中国文学的务实精神与田园理想[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18(3).
[5]杨先明.农耕生存方式与人的奴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5,(21).
[6]官禹平.占骁勇“农耕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学的抒情特色[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8).
[7]满晓艳.陶渊明田园诗对《诗经》农事诗的继承与发展[J].延边大学硕士论文,2011.
[8]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15.
王文静,1994.11女汉族河南孟州人,黑龙江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魏晋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