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敏(湖北省黄梅县独山镇医院湖北黄梅435512)
【中图分类号】R57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191-02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行保胆取石术和2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对比其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随访比较两组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胆总管结石发生率。结果在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消化不良、腹胀和腹泻发生率方面,内镜微创保胆取石低于腹腔镜胆囊切除,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切口感染,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方面,内镜微创保胆取石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无显著差异,保胆组随访期间未见结石复发,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症,保证手术彻底性的前提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安全且值得推广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关键词】胆囊结石内镜保胆取石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随着现代医学领域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胆囊这一消化器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胆囊除了具有浓缩、收缩和调节缓冲胆道压力的作用外,还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和免疫功能器官。在保胆与切胆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有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胆囊切除以后,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生理障碍,并会出现结肠癌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的45倍。我院2009年2月——2012年12月对28例胆囊结石患者应用内镜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并与2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胆囊切除组男7例,女15例,年龄25~68岁,保胆组男10例,女18例,年龄28~70岁。两组患者均经B超和CI证实无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扩张。
1.2保胆手术指征①有症状或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②B超证实胆囊收缩功能良好③胆囊无萎缩④胆囊壁厚小于0.4cm⑤无上腹部手术史。
禁忌症:①胆囊萎缩;②胆囊癌变;③肝内胆囊;④综合症;⑤证实胆囊已完全丧失功能。⑥身体一般状况差,术前评估不能耐受手术者。
1.3手术方法
1.3.1保胆组①全麻或硬膜外麻下,B超定位胆囊底,取右肋弓下约3cm切口②钝性分开切口各层,打开腹腔,寻找胆囊③用卵圆钳将胆囊底从切口提出,注射器穿刺证实为胆囊④将右肋下戳孔向两端稍扩大,抓钳将胆囊底部牵引出戳孔,4根1号丝线固定胆囊底部于腹壁⑤胆囊底周围环绕一干纱条,垂直切开胆囊底,用吸引器吸尽胆汁⑥经胆囊底切口放入18号塑料鞘,内镜下取石蓝套取结石,如结石过大,可用气压弹道击碎结石后取出⑦负压吸引器吸出胆囊内细小泥沙结石⑧取净后内镜检查,确认无残留结石及胆囊管通畅,胆汁反流良好后,用5/0可吸收线双层缝合胆囊粘膜及浆肌层⑨关闭腹腔,创可贴拉拢各切口。
1.3.2胆囊切除组采用标准三戳孔法行胆囊切除。
1.4观察指标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发生率。
2结果
2.1术中比较两组术中无手术并发症发生。保胆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比胆囊切除组少。
2.2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止痛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保胆组优于胆囊切除组。
2.3随访情况胆囊切除组随访出现消化不良、腹胀或腹泻等症状明显多于保胆组。
3讨论
胆囊结石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以往对于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十分清楚,除具有浓缩和收缩功能外,只是一个胆汁的储存器官,不被重视,甚至认为石可有可无,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情况、切口感染发生率等方面无差异,且保胆手术中的出血明显少于胆囊切除组,说明内镜下微创保胆取石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十大理论技术优势:
①手术在腹腔镜,胆道镜下操作,有放大数十倍的图像,胆囊内外结构暴露清晰,手术时间仅30分钟左右②术中几乎不出血,避免了输血引起的血液传染病③整个手术基本靠特殊器械接触脏器,完全避免了手术医生的操作风险④术后仅在腹部有一个1.5~2cm的切口,3个月后几乎看不到疤痕,极具美容效果⑤体表不用缝合⑥术后第一日恢复进食,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小⑦术后住院日减少,仅1-3日,节约了患者宝贵的时间⑧无任何重大手术并发症,避免了传统胆囊切除术常见的腹腔出血,胆道出血,胆管损伤等重大并发症⑨术后因有胆囊存在,患者无术后消化不良,反流性胃炎,减少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减少结肠癌发生率,消除胆囊切除术后心理障碍,避免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等⑩另外避免切胆后对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
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保留了胆囊功能,利于患者术后身体健康,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宝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J].中国内镜杂志,2002.8(4):13.
[2]雷莉,龚均,董蕾.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十二指肠胃反流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2):157-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