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动”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动”起来

葛磊

江苏省东海县外国语学校葛磊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把中小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广大青少年在发掘兴趣和潜能的基础上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和行为

教师要转变观念,明确师生互动好处,明确课改的目的和意义。教师要变教为导、变教为诱,变知识灌输者为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设计者,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正确思路和方法的点拔者,答疑解惑者,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课堂上要把学生充分调动起来,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一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达到“全身活动,心灵体验”。课堂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教师还应把每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尽可能交给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注重培养学生勇敢表现、主动积极的性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权,能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二、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由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预习,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新课的基本知识,了解重点、难点,作好预习笔记,通过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让学生在课堂上个性化展现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于一题多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观察分析问题,找到简便易行的解决办法,开阔解题思路。

通过展示交流预习成果,是让学习内容进一步提升。通过生生、师生充分互动的过程,使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升华的感悟,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学习与思想境界。在展示过程中,其他各组学生积极参与,在提问、质疑、讨论的快乐情境中达到对学习任务的整体把握,从而达到“大容量”、“快节奏”教学的理想效果。在展示课中,教师更多体现了导演的特点,既是课堂中平等的一员,又有着特殊使命,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学生展示的机会,尊重、鼓励每个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和研究,获取新知识,进而发现规律。

反馈是对学生在预习与展示课上的认知、体验、感受及时进行总结与反思,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检测,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教师要特别注重学困生,检查他们是否落实了三维目标。课堂上学生可以自愿结对,互助互学。练习方式丰富多样,脑、眼、耳、口、手并用,思维活跃,方法灵活。通过反馈课的检测练习,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是指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听同学的发言,听教师的指导、引导、点拨,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是指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去发现生产、生活、实验及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增强对物理世界的感性认识。例如,观察频闪照片,打点记时器,平抛轨迹,教材上丰富多彩的图片等。敢说是指上课要大胆发言,课堂上要结合新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动口,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去说,培养学生敢于辩解教师的观点;善问是指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问题,要善于问。让课堂充满问题,倡导“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不完善的答案”,以此激发学生的批判性、发散性思维。教师也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权威,而是课堂讨论的参与者,启发学生质疑问题的积极倡导者。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使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