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林荣华梁晓军

威海市立医院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者70例,通过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解患者的症状、治疗及效果等。结果: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发生率高,伴随着心力衰竭等症状,通过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提升预后效果。结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和其它类型的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区别,在临床上应给与适当的治疗,才能提升治疗及预后效果。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律失常;临床效果

心律失常是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是由高碳酸血症和肺动脉高压造成的,如果不给于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引发严重的心力衰竭[1]。因此,有必要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治疗方法及效果等详细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我院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0例进行了资料回顾性分析,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0例,基本资料如下: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54—87岁,平均年龄(65.25±3.57)岁;其中60岁以下6例,60岁以上6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相关标准,且排除了肝病、冠心病等引发的肺心病。

1.2临床表现

所有70例患者中表现出咳嗽、气短的有34例,呼吸困难的有9例,心悸胸痛的12例,腹痛腹胀13例,浑身出冷汗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一定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单纯心律失常18例,两种类型心律失常3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短阵室速23例。

1.3治疗方法

在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针对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严格监测患者的血压、血脂、心电图等基本指标并做好记录,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行心电图监护。在检查完毕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消炎、抗心律失常、吸氧等治疗,药物的用量依照患者的病情程度决定。对于心律失常症状,医生要针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找出诱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做好防感染工作,保持呼吸畅通,并及时采取补氧措施,改善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等。

2结果

2.1心律失常发生类型

通过回顾性资料分析发现,所有70例患者中14例为室早,13例为房早,7例为短阵房速,房颤和室颤6例,室速3例,2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有短暂室速。

2.2心律失常合并症状

在所有70例患者中,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律失常合并症状,主要包括:合并冠心病25例,占35.71%;合并肺部感染31例,发生率为44.29%;合并呼吸衰竭16例,发生率为22.86%;合并电解质紊乱13例,发生率为18.57%;多器官损伤8例,发生率为11.43%。

2.3心力衰竭情况

经临床诊断显示,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碍,其中不同级别的心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功能II级患者29例,发生率为41.43%,心功能III级患者25例,发生率为35.71%,心功能IV级患者16例,发生率为22.86%。

3讨论

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病症,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有严重的影响,主要通过心力衰竭等症状表现出来。在诊断方面,主要通过心电图的观察来检测,近年来,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得到了明显提升。为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应该在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断上下功夫,分析不同心律失常类型的临床表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升治疗和预后效果[2]。

3.1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诱因

在本研究中,所有7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均由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病等原发病引起,且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主要是在感染的基础上发生的,当患者出现感染后,会对支气管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充血、水肿、痰液分泌受阻等症状,从而影响到呼吸道的通气功能,产生呼吸衰竭的结果[3]。当呼吸受阻后,会带来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在此基础上的缺氧对心肌功能造成损伤而带来心律失常。

3.2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

经临床资料分析发现,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受很多诱因的影响,因此治疗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治疗方法较一般心律失常治疗复杂。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主要在于控制感染,加强对呼吸道的通畅效果,并给予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现象针对性治疗,防止患者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值得注意的是,普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会加重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要慎重,防止进一步诱发心功能不全现象。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原发病的治疗,从诱因方面加以控制。

3.3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预后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预后受心力衰竭程度和电解质紊乱程度的影响,当患者的心律失常类型不单一时,预后情况越复杂。在临床实践中,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夜间护理至关重要,防止患者因严重心力衰竭而窒息。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患者的心电图、神志、呼吸等情况严格监测,当患者出现异常状况时要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4]。

4小结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其复杂的诱因,在治疗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预后效果较差。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在加强指标监测的基础上分析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常规治疗,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综合治疗和护理,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发生严重心力衰竭的几率。对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要及早发现,当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气短等症状后要及早就医,一旦确诊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大限度控制病情。

参考文献:

[1]刘纯伟,陶登保.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1,01:82-83.

[2]李土龙.老年人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09:1442-1443.

[3]韩晓霞.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1,07:516-517.

[4]冯立付.慢性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