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斗栱在战国的青铜器上已经出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实物建筑遗构是唐代的殿式建筑,从中可见,唐代的斗栱的样式已经相当丰富成熟。从战国到唐代,跨越了一千年,这一千年间,斗栱是如何演变发展的,这就成了我们探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汉代明器和汉阙使我们对于斗栱有一个前溯的历程。如果说战国时期的斗栱,无疑是处于萌芽期,汉代的斗栱,则是处于一个发展期,它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却又非后代那样的完善合理。这是汉代明器和汉阙非常重要的意义所在,它使我们对于那化在历史尘埃中的汉代建筑、汉代斗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传承脉络,同时也感受到自战国至汉,半个多世纪,斗栱缓慢的发展步伐。也正是这种缓慢的步履,才能沉淀出唐代斗栱的辉煌,硕大雄伟。假如历史能给我们还原出一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斗栱,无疑是更加让人欣喜的,但是仅仅凭借汉代的明器和汉阙,也足以让人感到心怀喜悦,这就是文物的力量,它远非一个摆设,一种收藏,一份金钱上的价值,它更多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历史位置,历史文明上的一个时序。
因为汉代明器和汉阙的存在,使我们能够对汉代斗栱有所认识。
汉代的斗栱有单斗,单栱,一斗二栱,一斗三升,重栱等几种样式,但没有角栱。其中最常用的是一斗三升。汉代早期的斗栱,并不是很符合比例,有的升比栌斗大,有的栱比栌斗大很多。重栱的出现意义重大,它表明斗栱开始向积木似的叠加方向发展,这为以后斗栱层层挑出,出檐深远提供了条件。
汉代早期的斗和升只是一个方块,并没有在斗的下部做欹(即削内弧),但是汉代后期,栌斗开始出现欹耳,各部尺寸比例也比较合理。
汉代还有一款比较神秘的斗栱:人字栱。人字栱在后来的建筑中无所发展,销声匿迹,这大约因为人字栱无法叠加组合的缘故。人字栱这种做法看似不符合力学原则,人字木向两边略带弧度的外撇,似乎不太能受力。我以为应该是斜直木,构成类似三角桁架的效果。人字栱这种做法出现在汉代,延续至南北朝时发展成内弯脚,随后便湮灭了。
汉明器所呈现的一斗三升样式,早期的较为简朴笨拙,栌斗和散斗几乎是一样大小,且均为方木块,看不出斗的样子。斗和栱的大小比例亦不协调。显得斗大栱小,或是柱和栌斗太小,而栱则偏长壮。
图(一)因为屋顶可以拿开,使我们得以更清晰地了解斗栱与房屋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是一座阔两开间深两开间的单层庑殿顶,角柱上一斗三升斗栱,中心柱为一斗,其实是中间伸出的梁头搭在斗上,有点象后代的耍头。两边的梁头亦伸出搭在斗栱上,所以中间的方块是竖向,两边的方块是横向,也即是说外面看去是一斗三升的样子。这座建筑物的斗栱的做法比例均已经很成熟。
图(二)这座建筑物的意义在于斗的做法,出现了欹的部分,使斗从方块向真正的量斗形发展。斗栱中耳、平、欹三部分的比例关系也比较接近于后代的比例。柱、斗、栱三者比例也比较合理,加上非常漂亮的歇山顶,一切都昭示着汉代后期的建筑已经越来越趋向成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座建筑物中加了一个柱廊,所以前面的两个柱子便是后来建筑中的檐柱,一切后来建筑上的要素,在这里已经慢慢展现出来了。所以这是一座较有标向性的建筑,但角柱依然没有出现。
这座建筑物看上去似乎面阔和进深只有一开间的建筑,墙身中间没有柱,也没有象其它建筑那样的柱头为一斗三升斗栱,但它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做法。在墙角的位置,将一斗三升的斗栱与墙身成45度安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它意味着角柱的时代来临了。
如果说汉明器中出现的斗栱还比较笨拙,不合比例的话,则汉阙中出现的斗栱,斗和栱的样式已经较为成熟。汉阙上的斗栱,出现了一斗二升或一斗三升。一斗三升乍一看去和后代的一斗三升极象,但其实中间不是齐心斗,而是枋头伸出,架于栌斗上,因而中间的“升”看上去只是一小块方木,而且没有开槽,故没有衔住额枋。但其斗的样式已经出现了欹耳,栱亦出现卷杀,斗与栱呈现后代所常见的样式,柔和美丽。汉代斗栱的一斗三升中常出现一种特别的做法,其栱臂弯曲起伏,形同波浪。这种斗栱在唐代以后亦不复见。只有一斗三升的样式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斗栱中最基本的样式,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重栱、出跳,此后,斗栱便恣意地向上向前后伸展,依样式和需要,可大可小。
汉代斗栱的特点:
一斗栱尚在发展期,以一斗二升为主(有的斗栱看上去象一斗三升,其实斗栱的中间是枋头,非齐心斗)是一斗二升向一斗三升发展的过程,出现重栱,但没有出跳。
二早期的斗栱中斗只是方块,没有欹耳,但后期开始出无论是造型还是比例都较为成熟的一斗二升,斗有明显的欹耳,栱臂卷杀柔和,其斗和栱本身的样式已经和唐宋没有太大的区别,说明单就栱和斗本身而言,东汉已经成熟。从而也说明汉代的斗栱是从笨拙走向成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期。
三栌斗和栱上的散斗,其大小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唐宋则栌斗大,栱上各斗小。
四在汉明器中,斗栱承于柱上,在汉阙中,斗栱则承于交错相叠的枋上。就明这时候斗栱与梁枋或柱的承接形式,还没有形成定式。
五在建筑物的墙角出现一斗三升与墙角线成四十五度放置,这说明匠人对于角栱的追求,但整个汉代,还没有角栱的实物资料。
汉代的斗栱和汉代的建筑的其它面貌一样,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样式,表现得比较拙朴,但也正因此,汉代的建筑才体现出一种堪与魏碑相媲美的浑厚和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