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昌洪
(武汉市黄陂区精神分裂症医院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使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对患者的影响。结论:医师和患者选择用药要谨慎,努力减少避免不良反应。
【关键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8-0099-01
1概述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故又称抗精神分裂症药[1]。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临床上主要有氟哌啶醇、氯丙嗪、氯普噻吨、舒必利等。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中枢神经系统多巴胺通路中的多巴胺受体而发挥其抗精神分裂症作用。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临床上包括利培酮、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其作用机制与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有所不同,除了对多巴胺系统有抑制作用,还对5-HT系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此降低了药物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同时对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有明显的改善。
2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不良反应
2.1神经系统性疾病
(1)锥体外系反应(EPS)。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可以阻滞锥体外系统、中脑边缘系统以及丘脑的多巴胺受体。所以出现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流涎等反应发生率增高。
(2)精神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嗜睡、失眠、头痛、乏力、头晕、谵妄、烦躁不安和幻觉等,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引起以上症状主要以抗癫痫药和三环类抗抑郁药多见。另外,对于躁狂症患者出现行为异常常见于使用苯妥英钠、氯丙嗪、丙咪嗪、苯巴比妥等。
(3)癫痫。患者症状主要变现为脑电图改变及癫痫样发作。一般出现在应用氯氮平、氯丙嗪、阿米替林和丙咪嗪治疗时。在对有癫痫病史的患者用药时需禁用氯丙嗪,因其可以诱发癫痫发作而导致死亡。
(4)精神依耐性戒断综合征。在对患者长期应用抗抑郁药或苯巴比妥并突然停药后,会出现精神依耐性戒断综合征,一般不会引起严重戒断症状,一段时间会自动消失。
2.2异常的血液系统在长期对患者使用氯丙嗪治疗后发现患者血液血小板聚集程度高,常引起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生成障碍,解决的办法是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减少症状,一段时间会自动消失。2.3消化系统障碍氯丙嗪的代谢产物对肝脏有很大的毒性作用,临床上常一起不同程度的黄疸和转氨酶的升高,常服用保肝药减少对肝脏的损伤,尤其可以恢复肝脏的正常功能。
2.4泌尿系统的异常第一代抗精神类药物存在有明显的抗毒蕈碱作掩护,直接印象里括约肌的收缩,使患者可产生尿储留或尿过多性失禁等不良反应,此种不良反应更易于发生在老年男性。
2.5体重增加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在连续用药7周以上后,患者会出现轻度的体重增加。原因是:有些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可以抑制生长素分泌,生长素分泌不足引起体重增加[2];该药物具有镇静和抗精神分裂症双重作用,使患者安静,活动减少,消耗减少,脂肪转换减少,其中包括:氯丙嗪增加抗利尿激素,引起体内水钠储留,使体重增加,氯氮平可以引起胰岛素释放增多,使体重增加,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就会明显增加。建议长期服用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的患者需要改善饮食,增加体育锻炼,限制能量的摄入。
2.6致胎儿畸形有些抗精神分裂症药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畸形,如苯巴比妥、吩噻嗪、安定等。
3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的不良反应
3.1中枢系统不良反应
(1)EPS非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很少引起EPS,先关的文献证实,氯氮平、利培酮等的EPS发生率也较低,且与计量存在相关性。
(2)迟发型运动障碍(TD)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氯氮平治疗会引起TD。另有报道,在长期服用利培酮的患者出现过迟发性运动障碍。
(3)癫痫有文献表明,长期服用氯氮平的患者容易发生癫痫,其发生率为3%,并且与剂量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资料显示,癫痫的发生与患者自身的耐受有关,有些患者在较低的剂量治疗后也会发生癫痫症状。在患者出现癫痫症状后,医师应当将氯氮平的使用量减半,逐渐增加抗癫痫药的使用剂量,使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目前尚未发现其他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引起的癫痫发作症状。
(4)镇静作用镇静作用是氯氮平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一般都发生在用药初期,且程度较强,为一过性。
3.2粒细胞缺乏症氯氮平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症,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内,高峰是在第3个月。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发生粒细胞缺乏症的几率也越来越大。性别在粒细胞缺乏症中也有差异,流行病学显示,女性患者易发病。其他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未见到粒细胞缺乏症的报道。
3.3血清催乳素水平升高由于阻断多巴胺受体,长期服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常引起泌乳素水平的身高。在临床上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中,只有服用利培酮的患者催乳素水平升高且高于正常值,但舍吲哚、奥氮平不会引起催乳素水平的升高,有研究显示舍吲哚能导致阴茎勃起功能障碍,齐拉西酮、喹硫平尚未报道有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有报道,如果人体内血清催乳素水平长期处于一个高水平的状态会导致骨质疏松[3],治疗时要权衡利弊。
3.4流涎氯氮平可引起口水过多,但有研究证实,服用氯氮平的患者的口水量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且与剂量无相关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夜间生理性节奏的改变使口水增多。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有给予低剂量的氯氮平等。
4结语
医生和患者选择用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在近几年的临床治疗中,第二代抗精神分裂症药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优势体现使其应用更为广泛,但是其与传统抗精神分裂症药的不同的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今后研究和发展的方向应当是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童建民,杨正春.几种新型抗精神病药简介[J].临床精神医学,2005,15(3):182.
[2]李瑞平.抗精神病药的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9:47.
[3]郑志群,林益川,陈玉英,高催乳素血症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及溴隐亭的作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1994,3:307.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