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高专;体育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33X(2011)09-0028-02
作者简介:李军林(1970.9-),男,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与管理,体育硕士,讲师,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软件学院党总支书记。
作者单位:西安职业技术学院动漫软件学院陕西西安邮编710077
学校体育作为国民体育的基础,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进入21世纪,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和一大批体育骨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健身打好基础。因此,我们对体育教育观念也应有所转变,应以终身体育观为出发点,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从低级走向高级,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局部走向整体。
一、认识观的转变
体育的功能具有多因素,如健身、保健、延年益寿的生物功能和教育、政治、经济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健康、娱乐,或为升学、就业作准备,而是为了人的一生作准备。因此,我们要根据体育的特点,从身体素质的锻炼,知识、技术的传授入手,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但要强化体育知识,还要注意社会知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使学生的知识达到广、博、精、深,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生存。要注意培养“学是为了用”的观点,努力创设学生动脑、观察、练习、创造的机会,充分发挥体育多功能的作用,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内容繁杂、时间少,教学过程受到严重的挤压,每节课的教学过程因内容膨胀而无法实现目标。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是不现实的,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才是体育教学中最实在的目标。否则,学生就容易在课堂教学中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还是为了参加比赛。如果各项目的内容都要面面俱到地在课堂中完成,那么在目前课堂教学设备的条件下,技术教学仅仅是在低水平上的重复,学生既体验不到运动的充足感,又体验不到提高技术和掌握知识的乐趣,教学容易出现因内容空泛而产生的“游戏化”和“活动化”倾向,很多时候只是让学生参加活动,根本达不到体育教育的目标。
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在日本,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逐步被发展学生自主能力和乐趣为主的新方法所代替,表现在体育教学由原来的六项运动改为“基本运动”和“比赛”两大类,使教师有更多的主动权去选择教材教法。其他教育较先进的国家也都大幅度地安排选项教材,不强求教材的一致性和比重。近些年来“音乐舞蹈进课堂”,“情境式教学”、“能动式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为我们体育教育开拓了新的天地。随着新思想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新生事物所代替。
因此,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课堂与课外活动、家庭、社会,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性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观的转变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而是像心理学工作者那样,发现学生心灵的奥秘,捕捉学生内心的感受,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个性,建立起高尚美好的情操。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实中,我们面对的是在优越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小太阳、小皇帝”,他们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易产生兴趣,思维敏捷,活泼好动,爱上体育课,却不愿意参加剧烈或难度较大的活动,更不愿意在活动中受到太多的约束。再加上自然班级人数多,肥胖儿多,克服因难的意志品质弱,给我们的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我们应该针对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突破。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教师除了应注意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能力、专业技能之外,更应该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从政治、道德、知识、能力、心理、审美等诸方面提高自己,使其全面发展和综合提高,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体育教师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我们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应形成多层复合结构,掌握有关当代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并能熟练运用;更多地了解和熟悉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知识,了解体育教育对社会、人类进步的人文价值,从社会发展来揭示、认识学生素质发展的规律性;提高人际交往中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外语能力,具备计算机一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在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和整个教学进程状况。体育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潜力和乐趣,以良好的教学形式,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为自我锻炼的习惯,使学生学有所得,受益终身。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加强体育基本知识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教会学生运用知识技能的方法及科学的健身方法,增强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三、教学观的转变
1、突破传统授课模式
在高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是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的教学内容没有真正地构成有机的整体。各层次的教材内容缺乏传递性和发展性,致使体育教学内容在低水平上重复,处于陈旧和滞后状态,缺乏时代性和超前性,与学生的现实需求和未来的实际需要不相一致。教育在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就在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的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好方法。从教学最优化的实现条件来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最优化一起构成的。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易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比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就是做徒手操,无论遇到什么课题都是如此。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一长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课所要求的多种教育的作用。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我们对课堂结构方面应该实现突破。例如:
①三部分结构模式:准备部分--基本部分(技术学习和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和结束部分。
②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安排的六段式结构:引导阶段--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高活动能力--学习技术--发展身体素质,满足活动愿望--放松与恢复;引起动机--满足活动愿望--适当降低强度,保持运动情绪--发展运动能力,掌握技能--恢复身心,调整--小结,布置作业。
③按人体机能的活动规律,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使练习按照一定顺序连续地进行,侧重学生情绪与心理活动的调节,而不分阶段的顺序式结构。
2、要重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或许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排球教学中,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篮球变小些,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同样,将排球网的高度适当降低些,学生扣球、拦网效果会更好,战术更丰富。学生既能体验到先进技术带来的乐趣,又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篮、排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体育教学中,适当降低器材标准,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或许能够利大于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代体育教学提倡课堂教学、结构多元化,根据课的类型、教材内容、组织形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有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即完成一节课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也要在内容之间巧妙转换,体现体育数学的连贯性,不断发展和突破,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自身的优势,转化限制条件为有利条件,正视自己,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大胆突破,既尊重传统,也不要被传统所拘束。既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也要创造适合本校实际的方法,使每节课都做到教法新颖,措施有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体育工作者要总结过去,放眼未来,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法,认清两者的本质区别,剖析自己,在实践中找到突破口,完成素质教育赋于我们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2]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刘春燕等1999,(1).
[3]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优化设置与精品课程开发及教学改革实务全书,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