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9-19
/ 2

谈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

周锋祖

周锋祖(陇南市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陇南742300)

摘要:信息化教育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人性化空间、个性化服务、社会化系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的创新,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本文从教育信息化与创新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对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做了客观分析。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大家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教育信息化的冲突和矛盾,对于创新人才的评价标准和途径的种种争议,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培养创新人才与教育信息化之间具有本质的、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一、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1.建造人性化的培养空间

教育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把人作为一个有主动发展潜能的、有自我超越意识的主体来培养,以促进其自身积极主动的、全面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建造了一个有助于学习者主体性发挥的人性化成长空间和宽松的教育环境,学习者可以主动、自主选择,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否定中认可自己,这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成长为创新人才极为重要。

2.个性化服务

教育信息化环境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学习者个性发展的需求,努力营造平等对话、交流协作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为挖掘人的创新潜能提供最重要的客观条件。同时,要尊重每个学习者个体的差异性、发展性,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个性化的学习真正实现。

3.构建社会化的教育系统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具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功能的信息化、社会化的大教育系统,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准备充分的条件。信息化、社会化的教育环境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突破了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有利于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现在和未来社会,教育信息化无疑是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教育形态,能够为高素质的全新人才打好良好的社会化根基。

二、教育信息化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目共睹。普及到城乡各类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任何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无比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前,我们常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这句话在40年前曾经是经典,而在今天的网络时代,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学生自己可以在Internet的海洋中遨游,上网的时间一般都比我们老师还要多,需要的已经不是“一桶水”和“一缸水”,而是如何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游泳”的本领和对知识的甄别能力。简言之,需要的不是“注入现成的知识”,而是“培养创新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不但提供了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还提供了分析和加工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从统计学、运筹学的各种应用软件,到近年来兴起的数据挖掘的各种方法,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许多以前无法想象的有力工具。从海量的数据中寻找知识和规律已经不再只是美好的愿望,只要有一定的现代IT知识和技术,“创新”就不再只是纸上谈兵的事情了。

据统计,WIKI、DIGG等网站在短短几年内已经成长为学术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而且,这一变化对于人类的创造性来说,无疑是一次空前绝后的解放和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的另一重要环境,是突破时空限制和约束的交流网络。创新不是与世隔绝的个人活动,它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人们正是在不断的交流和协作的过程中,才更能够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正是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使我们可以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所作为。可以毫不夸张地断言,教育信息化必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学习型社会的实现做出重要贡献。信息社会需要创新人才,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两件事情的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一定能够在今后的发展中产生积极的效果,成为整个信息化事业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信息时代,技术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大规模的技术与设备的更新周期缩短到了一代人以内。不但整个社会,所有民族、地区、行业,甚至每一个社会成员,其生产和生活方式、工具、手段、观念都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要求。

所有这些反映到教育中来,就是要重新思考教育理念。我们现在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工业文明时代的思想体系之上的,所以,教育领域在迷茫和困惑方面首当其冲是一点也不奇怪的。教育界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想、更新理念,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维真正当作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如果不是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三、信息时代,阻碍培养创新人才的壁垒

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培养创新人才是一场深刻的、涉及到根本观念的变革。这一转变的历程将是漫长的、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对此我们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阻碍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因素还有许多,下面仅择其几点略作说明:

一是“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和行业划分体制。在工业时代形成的现行学科、行业划分体制,已经难以适应信息时代迅速变化的客观现实。许多涌现出的新事物(学科、技术甚至行业)往往是交叉和综合的产物,难以纳入现行的学科和管理体制。而目前的管理部门基本上是按现行的体制设立的,所以要想做一点突破现有框架的事情,几乎必然会出现管理归属不清、投资没有来源、成果无处认定等难题。如果说这种现象在国外也存在的话,那么在国内目前处于体制转变的过渡阶段的情况下,这种体制性的障碍就更加突出、更加有害。显然,不触动现行的学科和行业划分体制,创新的环境就很难得到根本改善。

二是“同行业是冤家”的竞争文化。创新需要交流与合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资源稀缺和其他种种原因,同行业之间的封锁会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障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竞争的片面理解,导致了“同行业是冤家”的陈旧观念的重新泛起,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很少,这对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

三是“形式累垮内容”的管理方式。科学和技术的管理本身就是一门科学。现在的一个奇怪现象是: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形式上,管理成本极大,而本质却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没有达到期望的效果和目标。

四、培养创新人才的侧重点

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看,为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该着重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大宣传教育信息化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意义,把教育信息化与构建和谐社会联系起来,把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二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注重从根本的理念和体制上改革,使创新人才能够有良好的氛围和成长的土壤,能够得到保护和鼓励,进而脱颖而出。

三是引导从事教育信息化事业工作的人员和技术人员扩大眼界,打破分工带来的局限性,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意义,形成一支高素质、能协作、懂教育、懂技术的骨干队伍。

四是加强学术交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采用科学和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成果和理念,充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理论和技术基础,用先进的文化和思想引导我们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山风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发展研究.《教育信息技术》,广东,2009,11。

[2]黎薇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探索.《职教论坛》,山西,2010,6。

[3]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