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坤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响水中学224600
新课程体系下“一标多本”,多种教材并存,在史实、观点、史料的取舍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只迷信一本教材,难免管中窥豹。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课、做题目和查阅网络,我发现很多歪曲史实的现象。现以人民版必修二第二课的“工官与匠户”一目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一、望文生义要不得
手头一本配套教辅用书《创新课时训练》上有一个题目:工官制度的实施开始于:A秦始皇时期;B汉高祖时期;C汉武帝时期;D汉景帝时期。答案C。教材“工官与匠户”一目,起笔开门见山:“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这段叙述能否说明工官制度从汉武帝开始?我在网络上输入“工官制度开始于”,结果发现“道客巴巴”、“百度文库”等提供的很多文档和课件,明确叙述“汉武帝时代开始工官制度”。但人教版教材没有说工官制度,只是叙述从西周以来官营手工业的发展历程。这又使人困惑了:工官制度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需先明确“工官制度”的含义。查阅《辞海》,在我国古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员通常被称为工官。“工官制度”就是由官员专门管理官营手工业的制度。依次推理,“工官制度”应该伴随官营手工业而产生。周朝时就有“工商食官”的制度,官府统一管理工商业。“先秦有工师,为工官之长。”秦国以来工匠由国家管辖,凡管理工匠之官,都称工官。汉承秦制,中央、郡县、王国都有工官。由此可见,汉武帝只是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把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把工官制度界定从汉武帝开始,则是对教材的一种歪曲了。
二、盲从教材要不得
教材有这样叙述的:“由中央机构所属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这些手工业产品,除皇帝特别赏赐外,平民不得使用。”基于此,教辅书、网络上的文档与课件对此大肆发挥。有这样一个老题目:关于工官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D工官制度的实行使得汉代新技术得以推广。答案给D。
显然编写者认为“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官营手工业产品中,一些彰显身份等级的奢侈品、礼器、御用物品,如龙袍官服、瓷器、建筑用品、祭祀用品、武器,平民严禁使用。但是,所有官营产品都不许民间使用,怎么“有利可图”?《盐铁论》有“是以先帝建铁官以赡农用,开均输以足民财”,这里“赡农用”不就是供农用吗?《盐铁论》中还写道:“故有司请总盐、铁,一其用,平其贾,以便百姓公私。”“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务应员程,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剧,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说明官营制造的铁器统一了价格,质量不好,老百姓不满意。至于盐,毫无疑问更是面向市场供百姓日常生活之需。通过盐铁官营,政府从中谋求暴利。显然,很多教师和教辅资料曲解了书本的叙述。官营手工业产品中谋求暴利的盐、铁、漆等物品很大程度上是面向平民的。
三、浅尝辄止要不得
教材表述官营手工业“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对此该现象怎样理解?很多文档课件引用人教版的引文“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来解释,这种解释当然有道理,但还远远不够。另外原因还有:首先在于管理,西周以来,官府对手工业就实施严格管理,在器形、质量和性能等方面都有标准,不许混淆。严格的管理也会促使工匠发挥最大的效益;第二,官营手工业里集中了大量的工匠,能够从事大规模生产,能够克服个体劳动的狭隘性,《盐铁论·散不足》有“一杯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功”的记载,这样制作出来的器物,技术和艺术水平都很高超;第三,《考工记》载“凡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就是说在官营作坊里的工匠形成分工协作。分工越细致,越有利于工艺水平专业化、熟练化;第四,《管子》载:“(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就是说工匠在一起劳动,相互探讨技术、展示手艺、推崇技艺,从而提高了技术水平。
教材又说“技术工艺的传承也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原来,统治者为了强化统治和特权地位,对于贡品、武器等器物及其技术,是限制外传的;其次,工匠往往把技术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关键技术并不轻易传人;再次,在官营厂矿里劳动,技术水平高的工匠往往获得更好的待遇、享有更高的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尊敬,他们往往垄断关键技术。由此可见,工官制度对于技术的发展具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从“工官与匠户”一目,我获得下列认识。
1.要认真阅读各种版本的教材和参考书。通过对比不同教材的差异,思考差异的原因。在对比中,我们就会发现问题,产生困惑,“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我们才能深入研究。
2.要有考证精神。我们的教材是简史,所选择的史实观点都是浓缩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可避免带有主观性、时代性。对于有疑问的历史问题,要及时查阅史书和网络。
3.要有研究精神。新教材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的研究精神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很重要,教师见多识广,在教学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自己的学术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