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在新课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刘红萍

◆刘红萍江西省鄱阳县芝阳学校333100

由于长期“填鸭式”、“满堂灌”等落后的教学方法和以升学为唯一目的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思维训练中,常常明显地表现出种种不良的状况:教学片面、简单、肤浅、散乱。有时只单一地进行一些启发训练,而没有把思维训练与思维的主体(学生)及其他综合因素相结合。只重“教”而不重“学”,以致学生的思维不论在深刻性、严密性还是在独创性、广阔性方面,都显现出一种相当混沌的状态,存在着不少欠缺。今天,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对语文教学中良好思维品质、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也越来越重视了。而逆向思维就是其中一种。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在这个互逆过程中存在着正逆向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用反向探索的思维对现有问题进行逆向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并将之具体化的一种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属于发散性思维的范畴,是一种创造性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思维顺序向问题的反方向求索,因此常常能生成新颖独到的结论。为此,教师必须树立逆向思维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运用这一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使之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学往往对正向思维关注较多,长期正向思维形式的思维定势会影响逆向思维的建立。又由于经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需要重新调整心理过程,重建心理过程的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正逆向思维联结的难度。凡此种种,使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呢?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在讲授新课中,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1、由果及因,分析文章背景。课堂教学中,在讲解一篇新的课文时,首先要介绍课文的背景。这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因为,背景是文学作品的内部神经。介绍背景是拓展文本和深化主旨的有效方法,应该处理得更高效。课堂教学中,介绍完课题后先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以背景作为支点,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升华文章的主题,会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文章的厚重。例如,教学《阿Q正传》,介绍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可以讨论如果阿Q活到了新中国,那么故事又该如何发展呢。如果阿Q死了后,还有没别的阿Q出现呢。如此一来,背景就不再仅仅是背景,而是成了有效把握文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反向逆推,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探讨某些命题的逆命题的真假,是研究语文教学的方法之一,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兄,已经被大多数的解读确定为“人性本恶”的典型。这实在是一桩千年冤案。封建传统思想中,百事孝为先。通观《孔雀东南飞》全文,刘兄的所作所为并无主动作恶的动机。所以,刘兄的行为虽然催化了刘兰芝的殉情,但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能算作恶,最多也就是有一些自私而已。当然如果是在当今社会,这种行为当然要遭受谴责的。所以通过反向逆推,引导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去发问、发现,可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化和升华所学的课本知识。

3、辩证分析,从矛盾的对立面去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如果我们从矛盾的不同方面去引导学生逆向思维,往往能认识事物更多的方面。又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的新课讲解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本文说明了人处逆境利于成材,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这固然有它的道理,但我们不妨从反面想想,可以想到什么?”教师可以提示:“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能使人有所作为,但顺境更有利于成才,成才的机遇也更多。而身处逆境的人却要付出更多。”有的说:“国无忧患易遭灭亡也不太合乎现实,我国这些年发展迅速,其一有赖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其二也正是因为没有敌国外患。如果天天打仗,忙于应付,又怎么能发展呢?”显然,学生启动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尤其是教师引导的逆向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加深了理解,提高了认识。更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在正面讲解某些课堂教学内容比较困难时,反证法不仅可以起到化难为易、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二、在作文教学中,强化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1、反向立意,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讲解一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相冲突的范例,可以打破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开拓学生逆向思维的思路。在写作时要突破思维定势,从人们淡忘甚至遗忘的角度切入,或从常规的反面入手,使文章的思路独辟蹊径,进而写出见解新颖独到的文章。例如,以“玫瑰”为话题写作,一般的思维是极尽赞美之能事,表扬它的美丽。但是,如果从反面落笔,写玫瑰虽然外表华丽,却会在人不经意间刺伤人,是一个“温柔的杀手”,就会给读者带来新奇的感觉。

2、一题多变,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很多作文中,只要改变某些条件,或将条件和结论相互对调,或将已知和未知相互对调,就可供训练逆向思维之用。这样做,既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之效,又可以活跃逆向思维的思路。例如作文题目“路”,很多学生可能就只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路,那么条件一旦改变,路的范围也就扩大了许多。有去月球的路,有感情的路,有学习的路等等。

如果一个学生的双基越扎实,前面知识对后面知识的负迁移作用就越小,逆向思维也就越容易建立。因此,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必须以扎实的双基为前提,否则会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我们只有在夯实学生双基的前提下,顾及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