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1

中学历史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浅谈

董凤霞

董凤霞(鄄城县第十二中学,山东菏泽274600)

教与学是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对初中历史开展探究学习如何进行教学指导,通过实践摸索,笔者总结如下,以与同行商榷。

一、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我们常说“有感而发”,“触景生情”,均表明具体的情境对人的认知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探险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问题可以是历史学科内部的问题,如“近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有关问题,如“从中国历代都城的迁移中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问题可以是单一性的,如“怎样评价西汉武帝的功过是非?”“谈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问题可以是综合性的,如“中国古代北方人口的南迁对我国经济格局产生什么影响?”“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起过什么作用?”问题还可以是单纯的历史问题,如“怎样看待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特点是什么?”问题也可民是与当前社会紧密联系的,如“当代青年,应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看今天社会生活的变迁。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落实历史新课标。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知疑,教贵设疑”,“问题”是发现的钥匙,是探究的动力。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教育特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具有广泛性、综合性的特点和功能。这无疑为历史教师开展探究性教学指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历史教师应抓住这些有利条件,精心设计一些难易适度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便于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讲“洋务运动”时,笔者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探究:(1)从19世纪60年代起到90年代中期,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洋务运动”?(2)这个派系由哪些人组成?(3)他们提出的口号、内容和目的是什么?(4)他们采用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设立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出国等,为什么不能使中国得到独立和富强?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深入思考,不仅充分认识了这场改革运动的原因、性质与主要内容、目的及发展过程,而且还对其进步性和局限性作出了正确的科学评价。通过这样的教学指导,不仅增强了课堂教学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激发了一些后进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三、选好质疑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认知方法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要抓住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和疑点,以及学生感到不甚理解或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鼓励和引导他们去探索、深思、发现和解决。

如在讲“中英鸦片战争”时,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了哪些破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等方面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可以结合《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以及与第二次鸦片战争内容相关的电影《火烧圆明园》,让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分析、比较和归纳,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对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功效。

四、开展多种研究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中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使这种学习的精神和方法渗透到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章制度等的研究专题,向学生展示前人认识与探究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探究性学习活动健康向前发展。

在教学中,如组织和积极引导学生收集和整理各类历史资料,甚至是上网查询相关史料、图片和音像资料,编写和讲解历史故事,参观历史遗址,撰写历史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编写手抄报,出黑板报,或展开专题研究和讨论,请专家作报告等,都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

总之,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活动是时代的需求,是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历史教师,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使学生得到充分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