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冯芸陈世伟

冯芸陈世伟(定西市人民医院心内科743000)

【摘要】目的观察入院时心率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9年5月190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静息心率,按心率不同分为4组,比较各组间病死率及EF值差异。结果随着心率的增加病死率增加,EF值下降,部分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率是判断AMI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关键词】心率急性心肌梗死射血分数病死率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203-0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率为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预测的独立危险因子。本研究旨在观察心率与AMI患者心功能及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收住我院确诊为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发病1个月内)190例(男162例,女28例)年龄40-78岁,平均年龄为63.8±13.5岁。入院标准:均符合AMI的诊断标准,排除房室传导阻滞。根据入院时心率根据入院时心率分为<70次/分组,71-80次/分组,81-90次/分组,>91次/分组(1-4组),分别记录左室射血分数(EF)及住院期间的死亡例数。

1.2方法①静息心率的测定:AMI患者入院当日用心电图机记录静息心电图,选择Ⅱ导联,描记20个心动周期,计算出静息心率;②射血分数EF值的测定AMI患者入院后1周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EF,EF值<0.50为左室功能受损;③统计住院期间的死亡人数。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各组一般资料见表1。各组间年龄、性别比例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表1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1.2组与第4组死亡率及EF值相比,P<0.05

3.讨论

心率是代表交感神经激活的“窗口”[1]。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交感神经激活而副交感神经失活从而导致自主神经失衡。随着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加重心肌缺血的同时引起心率加快,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另外,心率增快既降低了心肌供氧,又增加心肌耗氧。因而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密切相关。来自Framingham的三项著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静息心率超过84次/min的高血压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可能性增加,提示静息心率作为心血管病发生及死亡的预报因子的重要性[2]本组资料显示:静息心率增快的AMI患者EF值显著低于静息心率较慢各组,随着心率的增快,其EF越低,提示AMI后静息心率增快者左室收缩功能受损,是预后不良前兆。静息心率可能作为评估AMI病情的预测指标之一。同时本研究还证实AMI住院期间死亡的患者静息心率高于好转或治愈出院者,尤其静息心率≥91次/分的AMI患者,住院病死率达20.8%,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5),与国外报道[3]相似。提示静息心率可能作为AMI死亡的预测指标。因此,在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心率增快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KasaharaY,IzawaK,OmiyaK,etal.Influenceofautonomicnervousdysfunctioncharacterizingeffectofdiabetesmellitusonheartrateresponseandexercisecapacityinpatientsundergoingcardiacrehabili2tationfo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ircJ,2006,70:101721025.

[2]PalaltiniP,JuliusS.Reviewarticle:Associationoftachycardiawithmorbidityandmortality:patho2physiologicalconsiderations[J].JHumHypertens,1997,11(Suppl1):19-27.

[3]黄元铸.心率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6):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