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薇(遵义市第三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0)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1-0117-02
【关键词】从肝辨胃痛穴位埋线治疗
胃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又称胃脘痛,是常见的临床病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中胃或十二指肠的炎症、溃疡、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也可见于胃粘膜脱垂、胃下垂、胰腺炎、胆囊炎或胆石症等疾病,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者,皆属中医学胃脘痛范畴。
1病因病机:胃气阻滞,不通则痛,与肝密切相关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指出:“胃病者,腹瞋胀,胃脘当心而痛。”祖国医学理论认为,胃的生理特点是主通降,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胃痛发病部位虽然在胃部,但与肝、脾相关,尤与肝关系甚密,如叶天士所云:“厥阴顺乘阳明,胃土久伤,肝木愈横”“厥阴之气上干,阳明之气失降”“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一语道破二者之间的关系。故胃脘痛不仅要辨其寒热虚实,更应辨其有无肝的临床见症,诸如胁痛、胀痛、嗳气、泛酸、呕哕冲逆,精神抑郁等,兼具上述症状的胃痛均可从肝论治,理当肝胃同治,“凡醒胃必先制肝”。今观临床患者,因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易产生压抑、不满、郁怒等情志异常,若人们在精神、饮食等方面不能平衡调节而易致胃痛;临床胃痛病因有多种,但多与情绪有关,或因其起病,或因其加剧。
从肝辨胃痛的常见证型包括肝郁气滞、肝寒犯胃、木强土弱、肝胃火郁、肝胃瘀血等。肝为刚脏,性条达而主疏泄。如《沈氏尊生书·胃痛》:“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气滞日久或久痛入络,可致胃络血瘀。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现代医学亦认为,人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以致胃的神经反射性调节能力减弱,对胃的保护功能降低,胃黏膜容易发生炎症性变化。
2辨证治疗:主穴为基础,辨证加配穴
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曾采用多种方法治疗胃痛,如西药、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穴位埋线等,但通过多年临床疗效反馈,总结出穴位埋线在治疗胃痛,尤其是因肝致病的胃痛有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的疗效。其主要取穴:中脘透上脘、脾俞透胃俞、肝俞透胆俞、足三里。具有疏通经脉、和胃安中、通降胃腑,理气止痛之功,对改善胃肠功能,消除胃肠功能失常所产生的病理症状有卓越功效。诸穴合用,穴位的作用互相配合、促进和增强,可以进一步放大和完善治疗效应,作用更为确切。透穴法一针贯两穴,可使相表里的两个脏腑经气贯通,气机调畅而诸症缓解。
用具:一次性穴位埋线针及配套医用2cM羊肠线、创可贴。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所取穴位常规消毒,用0.5%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镊取羊肠线放置在一次性穴位埋线针管内的前段,刺入穴位皮肤,将针送入所需深度,提插转动针体,使之得气,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在穴位的皮下肌肉层。出针后用消毒棉签压迫针孔止血,然后以创可贴贴敷。做埋线治疗的患者均不再使用药物治疗。轻者治疗1次,重者1个月埋线1次,3次为1疗程。
临床治疗中还需细辨分型,在主穴基础上加以配穴:①肝郁气滞:症见胃脘胀满,痛连胸胁,按之则舒,嗳气频作,精神抑郁,食纳减少,大便不畅,脉弦而缓,舌苔薄白或兼黄。采用疏肝理气通降法,胃气得降,疼痛自止,即“治肝可以安胃”之意。配穴:列缺、行间透太冲。配通任脉宣肺气之列缺,使气机通畅,行间为肝经荥穴,泄肝气郁结,则诸症俱消。②肝寒犯胃:症见胃脘疼痛,喜温喜按,呕吐清冷涎沫,遇寒痛甚,纳少,食则痛减,忧虑胆怯,倦怠不耐劳,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滑,脉细缓或沉细而迟。此型患者多有素中不足之象,稍有不慎,则易于受寒导致此症。采用温阳散寒法,使肝寒得散,胃气得顺。配穴:关元透气海,梁丘(双)。胃郄梁丘奏定痛之功,关元、气海扶助中焦阳气之穴,可健脾胃,扶阳气,以臻全功。③木强土弱:症见胃脘隐痛或挛急,喜暖,得温则减,精神疲乏,肢体乏力,四肢欠温,食纳减少,大便软而不爽,舌淡苔白润,脉虚细弱带弦象。采用疏木调中法,治以柔肝补脾为主,扶脾抑肝,肝胃同治。本法临床应用应详辨之,因木分肝胆,土有脾胃,病变脏腑不同,则取穴亦有所变,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但总与情绪变化关系密切,胃脘胀痛多牵及胁肋。配穴:期门,章门,阳陵泉。肝俞期门俞募相配疏肝理气;脾俞章门俞募相配以补脾土;胃俞中脘俞募相配加之足三里以和胃气;加以胆俞、阳陵泉以利胆机。临床应用视不同脏腑病变,而取相应的穴位。④肝胃火郁:症见胃脘部灼热,痛势急迫,心中烦躁易怒,嘈杂泛酸烧心,口苦口干,大便不畅,舌苔薄黄,或舌红少苔,脉弦数。其常因食滞或气滞或肝火并之而致。采用清热泻火法,治以疏肝泻热,益胃养阴。配穴:内庭,曲池,天枢,行间。曲池足三里为手足阳明经合穴,配以足阳明荥穴内庭,直泻胃热;大肠募穴天枢,调理三焦肠腑,给邪火以出路;行间为肝经荥火穴,可泻肝热。⑤肝胃血瘀:症见胃脘痛,痛有定处,按之痛剧,或痛如刀割,食后痛甚,大便色黑,常见隐血,甚则吐血,舌质紫暗,舌边有瘀点,脉缓涩。采用行气活血法活血祛瘀,行气止痛。配穴:膈俞,期门,血海,三阴交。肝俞期门与胃俞中脘,皆为俞募相配,治以调本脏之气血;膈俞血海皆为调血之要穴;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会穴;故合用之。
3讨论
穴位埋线疗法是传统中医针灸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融合多种疗法(针刺、埋针、组织疗法等)多种效应(刺血、机体组织损伤的后作用、留针、组织效应等)于一体的复合性的治疗方法。该法是以线代针,将可被人体吸收的一种蛋白肠线植入相应的穴位,通过线体对穴位产生持续有效的刺激作用(线在体内10天至1个月自然被溶解吸收),沟通机体的气血、营卫循环、促进五脏精气的功能,使先天的支配能力和后天供给气血过程、再达平衡和生理正常,从而消除疾病.恢复健康为目的,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现代医学对埋线疗法治疗原理.主要以神经学说为依据选穴定位,将肠线植入相应经穴中,直达病灶所处的神经及其分支周围,激活其惰性兴奋灶,抑制和中断疼痛或者某感应传递(建立一个与疾病相对抗的新环境),使之重新平衡,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以提高人体的应激能力,调动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埋线疗法也称之为“长效针感”。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患者的相关穴位往往有压痛或条索、结节等,且随着病情不同,穴位压痛及条索结节各异,在压痛最明显处取穴效果最好。穴位埋线刺激量大,在治疗中以少取穴为宜,临床经验表明,背俞穴取单侧穴位与取双侧穴位疗效差别不大,但刺激量相对小得多,患者的耐受性比较好,故背俞穴多以透穴为主。羊肠线应埋植在肌肉层,具体深浅应视患者肥瘦及穴位局部肌肉的厚薄而定,“黄帝金针法最奇,大小肥瘦在临时”。埋植不应过浅,过浅则肠线不易吸收,且疗效差;亦不可过深,特别是背部的穴位,过深易刺伤胸膜及内脏,造成医疗事故。嘱患者畅情志,节饮食,勿食生冷、辛辣刺激性及含糖量高的食物。埋线后嘱患者3日内勿洗澡,以免针孔感染。下肢针感强者应多静少动。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胃痛,尤其适用于病程较长,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的病例。因这部分患者长期服药,一是对药物耐药性增加,产生抗药性;二是本身消化吸收功能欠佳致有效血药浓度降低,达不到治疗目的;三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让部分患者无法坚持治疗,而埋线治疗不存在上述情况。临床经验证明,穴位埋线治疗方法,有时要比药物、针灸、理疗,在疗效、速度、疾病除根上都优越得多,具有花钱少、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治愈后复发率低的特点,但用本法治疗的患者必须行胃镜及B超检查,排除其他疾患,其次选穴定位准确,注意无菌操作,这是治愈本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