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民李木清谢辉聂宁文宁刘婵朱琳娜丁静雪刘慧萍*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长沙410007)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024-02
【摘要】针对目前独立学院学生的扩招、教学资源的相对不足,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培养计划的改革,以保证人才而培养的质量,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学资源人才培养
ThinkingofIndependentCollegesTraining
ZHANGGuo-min,LIMu-qing,NIENing,LIUChan,ZHULin-na,DINGJing-xue,LIUHui-ping*
(Huna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HunanChangsha410007)
【Abstract】independentcollegestudentsforthecurrentenrollment,therelativelackofteachingresources,andactivelyexploreteachingmanagement,thereformoftrainingprogramstoensurethequalityofhumanresourcesandtrainingtomeettheneedsofsocialdevelopment.
【Keywords】IndependentCollegeteachingresourcestraining
面对全球科学技术和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经济的大转型,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代。
很多独立学院在这种形势下都已扩招,在校学生都是成倍成倍的增长,这种情况只是全国高校的一个缩影。这种持续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然而,扩招后一系列问题凸现:生源质量差距拉大,师资紧缺状况加剧,教学设施、教学基本条件不足等问题更加突出,教学相对投入不足……这些导致教学支撑条件变得较为脆弱,势必使教学质量的保障基础被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握好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要充分发挥教学管理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实现按劳、按质分配,牢牢地把控人才培养质量这一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方可有效地保障扩招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促进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通过充分的调研,找出教师和学生双方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召开座谈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这时我们一定要找准切入点,找准矛盾所在,然后解决矛盾、优化管理机制,构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形成新的体系和制度后一定要在小范围内实施试点,再实施评价。经修改和完善后再实践兼全面实施。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环节上适当改革
1、重新修订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计划,对所有课程按不同专业组织专家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二本”的教学大纲应该有所区别。
2、结合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重医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的课时(生物化学、微生物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加大护理学专业中医学的内容,减少政治思想课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减少大学英语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聘请外教加开英语口语课。对节省出来的公共课时间用于临床见习和实习,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积累临床经验,提高学生临床诊疗能力,使学生在具备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又各有所长[1]。
3、针对社会的需求,在独立学院医学专业开设急救医学、临床技能训练课程,以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执业医师的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4、创新考试改革,学生课程考试不以一考定成绩(期末考试)。任课老师采用课堂考勤、提问、互动等形式记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设置及其调整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遵循高等教育的自身发展规律。
1、明确学科与专业建设各自的目标,处理好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两者的关系。
我们的学科建设既要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前沿性和发展趋势,更要注意学院内部不同学科之间在内容、研究方法上的相互支撑和渗透。专业则以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在质量、数量上的具体要求,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适用型专业人才为根本目标。我们的专业建设必须要定位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上;专业设置和专业的招生规模要依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从人才培养质量来看,毕业生的发展潜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科建设的效果;而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知识转化程度与专业设设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有关,又与学科发展中的学术成果转化为专业建设的有效资源有密切关系。
2、高度重视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内涵建设的关系。
一要结合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遵循办学规律,拓宽专业口径;精选教学内容,突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二要强化外语和计算机教学,在中医学、针灸学、护理、中药学等有条件的专业试行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应是为学生将来更好地从事专业工作、提高专业水平提供语言工具,而不是要求学生在外语语言领域达到多高的造诣。因此双教学的重点不是词法、语法等基础知识,而是在“实用”上下工夫[2];三要加强人文社会医学开设:包括人类体质学、心理学、情志病治疗等内容,以适应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
3、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专业的运行机制。
应根据学校的性质和定位,结合学校就业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制定中长期专业建设规划,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有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可以停止招生,申报开设社会急需的专业如康复治疗学、影像学等专业。以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扩大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将毕业生就业率作为新增专业和调整专业的重要指标。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方针,根据社会的需求,确定了未来的招生计划和办学规模。为确保招生规模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师资培养,优化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增加教学经费的投入,改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的条件;加强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提高教学管理;加强学生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费曜,王刚,朱丹平.中医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918-920.
[2]王韬,王子谟,王晓萍.浅议中医院校中医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2):111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