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育人有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润物无声育人有形

吕晔

吕晔辽宁省本溪市教师进修学院117000

摘要科学、合理地开展、组织校园活动,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成长的殿堂。

关键词校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功效

一、校园活动与心理健康

校园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校园发生的相关文化、娱乐、体育、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及其他活动。本文中的校园活动,主要指学校教学计划之外的,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研究和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景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应深入社会,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换句话讲,校园活动不仅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各种校园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校园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校园活动是课堂教育的一种补充,它创造机会让学生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了解和理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片沃土。

1.校园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

学校中的每一个学生各有所长,也有所不足,很多学生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不恰当地分析自我,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影响其学习和生活,也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通过组织如演讲、绘画、体育竞技、征文比赛等各种校园活动,可以多角度分层次地挖掘不同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自己专长的领域找到自信、获得认同,并且将这种自信带入其他的领域中;即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遭受了打击、挫折或者失败等负面的情绪体验,但由于活动中具有相同经历的学生人数多,这个群体就会产生一种互相支撑的力量,加上校园活动的组织者通常都会以鼓励的方式来评价活动结果,学生的负面情绪则会尽快减退甚至消失,而这些丰富的经历却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

2.校园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校园活动一般都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教师指导,由学生自主参与进行的。很多校园活动的主要策划人、组织者、参与者都是学生,这就赋予学生很大自主性,为发挥学生个人或群体的想象力、创造力奠定了基础。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度,又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余寻找志趣相投的同伴,享受合作过程中被理解、被支持、思维融合或碰撞的乐趣。

3.校园活动可以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际交往和沟通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维度,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赖人际关系、外世技巧。校园活动是一个最为真实和自然的沟通平台,学生们凭借同一个话题和内容展开交流,达成共识,这种培养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负担,学生乐于接受,并在其中受到影响。

4.校园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养

当今的在校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易造成部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而校园活动正好弥补了这一点,扶贫帮困、关爱残疾人、与特殊学校联谊等活动,能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主动去帮助那些在身心方面有缺陷的人或者弱势群体,这种切身的体验活动比书本上简单的说教内容更鲜活、更直接,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开始思考、成长、成熟,不仅提高了社会责任感,也增强了自身的综合素养。

5.校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宣泄负面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人的成长要经历不同的时期,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与其相伴的心理现象,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情感,加之基础教育阶段的在校生的心智还未成熟,自我调适能力有待加强,负面的情绪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宣泄,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校园活动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吸引着广大学生接受并参与其中,如体育、文艺类的校园活动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特长,也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减轻因学习或生活带来的压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创设多样的校园活动,发挥校园活动的教育功效

1.整体规划,使校园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并驾齐驱

整体规划校园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组织各类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的补充,校园活动兼顾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校园中体会劳逸结合带来的高效学习过程,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群体交往,培养学生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敢于挑战和进取的精神,用校园活动这片沃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见缝插针,使校园活动成为日常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学校的教育活动时间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而善于把握课间、午休时间、下午自习课等时间段进行校园活动,则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活动中,其活动功效不仅仅显现于校园活动。如,利用每节课的预备时间,全班朗读一首古诗或者唱一首脍炙人口的好歌;利用下午快上课前的十分钟组织学生读报,了解时事要闻、关注天气变化等。

3.积极引导,使校园活动良性有序发展

校园活动看似繁杂,其实简单。原因在于校园活动形式内容可依据学生兴趣、班级需要、学校整体情况而定,由现实因素出发、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时间和地点灵活,这些特性决定了校园活动从一开始就容易被学生群体所接受,并积极投身其中,而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实施者,则应当做好指导工作,如果校园活动过于简单贫乏,则生命力不强,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先是由兴趣指引的,在活动过程中,由于经验缺乏或准备不足,容易出现目标偏差或执行力不强等问题,教师的及时干预与指导都能促使活动的健康有序进行。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据统计,一个学生一年中约有1/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和活动,而校园生活几乎陪伴着他们度过每一个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学校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校园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不但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还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教育活动的内涵,在学生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科学、合理地开展、组织校园活动,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心理健康成长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