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与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高速公路外伤患者院前急救与应对措施

吴振业

吴振业(江苏省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3)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与应对措施在高速公路外伤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我中心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80例的高速公路交通伤伤员实行迅速有效的院前紧急抢救和及时转送入院等应对措施。结果:60例的轻度伤、中度伤和单一系统伤伤者显效明显;25例多系统损伤及1例危重损伤有效,1例危重损伤的伤者无变化;1例危重损伤的伤者出现恶化,最后抢救无效死亡。总体抢救效果高于国内的其他报道,入院后除4例外伤患者因病情危重而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交通事故伤实行迅速有效的院前抢救及紧急手术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伤;院前急救;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24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0-0020-02

目前高速公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猛发展,在高速公路出现交通意外事故的发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高速公路车祸所致的外伤程度轻重不一,其主要的特点为多发性,表现复杂化和伤情变化快速化。因此,急救人员在接到出诊命令时,需掌握好时间,及时准确地对伤情作出准确的判断、并就患者的伤情情况作出及时急救处理措施。现在对我中心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院前急救成批患者5批,共计80例的高速公路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将成批的高速外伤的车祸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与应对措施经验进行分析与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集我中心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所急救的5批共计80例高速公路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创伤指数(traumaindex,TI)为标准对伤者的伤情进行判断:以损伤部位和方式、循环变化及呼吸变化、意识程度和状态等20多项的参数来估计损伤的严重性。一般地,轻度损伤的指数为0~7;中度严重损伤的指数为8~18;具有50%的死亡率的患者的评分>18。另外,在急诊室处理者为2~9分,需入院的>10分;单一系统伤但无生命危险者为10~16分;为多系统损伤则为17~20分,会出现死亡的可能;危重损伤>21分[1]。

80例病人共为分5批,批次伤员数分别为20例、25例、15例、28例、12例,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介于15岁-68岁。医务人员接电话后到达现场时间因事故发生地段的不同而有所偏差,约10min至15min左右;患者被送达医院时间约为20min和30min之间。在伤情的分析上,单一轻度皮肤挫裂伤10例;中度伤包括颅脑损伤10例和腹部闭合性损伤30例;重度伤包括胸腹联合伤20例和伴发其中脾破裂5例;伴发不同部位的骨折60例。其中1例颅脑损伤和1例胸腹联合伤因为过重而抢救无效死亡。具体见下表。

1.2治疗方法。急救车到达现场,医务人员将准备好的器械物品和药品搬下车,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患者的情况现场迅速准确地评估伤情,将伤者安置于担架,视病人病情急缓进行院前抢救,首先进行简单的清创,止血、初步固定骨折的肢体,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随行护理人员需随时向医生汇报病情,在医生复述2遍确认无误后快速执行医嘱。

1.2.1处理低血容量性休克。怀疑有腹腔内脏损伤,行腹腔穿刺,如有不凝血,或者病人有低血容量表现时,如伤者的血压低于90/60mmHg,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和脉搏细速,应立即吸氧,给予局部止血,紧急扩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应用代血浆、平衡盐和生理盐水,严重时,扩容后行多巴胺升压。

1.2.2防止脑疝的发生。若伤者出现高颅压表现如喷射状呕吐和意识改变等,需给予甘露醇等降颅压,同时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神志和生命体征等。

1.2.3紧急处理呼吸心跳骤停。严格按心肺复苏标准进行抢救,立即给予畅通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处理,按压与呼吸的比例为30:2,并应用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洛贝林、尼克刹米、地塞米松、纳洛酮等强心剂和呼吸兴奋剂。同时处理好原发病。整个抢救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保持沉着、冷静,处理问题规范、迅速和有条不紊。

高速公路伤患者病情较重,院前急救的主要措施包括简单的清创、包扎、止血和输液、极力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固定骨折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然后迅速送院治疗。在行院前急救的时候,如果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的现象,则需立即给予施行心肺复苏术一直持续到到急诊室为止,在急诊室处理时必需继续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继续吸氧,保持静脉通路,行快速输液和输血等扩容治疗。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尿量等生命体证。紧急行心电图、胸片、CT、B超及血气分析等辅助检查,发现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者再次施行腹腔穿刺术,抽出不凝固血液者需紧急行急诊手术治疗。

80例外伤患者均经现场和途中急救,其中给予包扎和止血者8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20例,骨折外固定60例,建立静脉通路者60例,途中需密切监护者70例。在急救时间上:急救时间<5min18例;急救时间5-10min30例;急救时间10-15min30例;急救时间15min以上8例。

2结果

2.1急救效果判断

2.1.1显效:指症状明显减轻或恢复正常。

2.1.2有效:指症状减轻患者感觉好转。

2.1.3无变化:指症状无明显变化。

2.1.4恶化:指症状加重或死亡。[2]

2.2结果: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距患者受伤时间5~30min,平均10min。院前抢救与安全转运77例(经现场处置后至医院急诊科时伤者生命体征基本平稳),院前急救成功率95%(76/80),重度伤者当场死亡2例,1例为颅脑损伤为主伤者死于脑疝,1例胸腹联合伤损伤为主的伤者死于失血性休克。其余所有颅脑损伤有呼吸困难者于入院前行均给予气管插管,入院后均给予急诊头部CT检查和急诊开颅止血及血肿清除减压手术;院前急救成功患者经院内相应治疗均治愈。在院前抢救的80例伤者中,60例的轻度伤、中度伤和单一系统伤伤者显效明显;25例多系统损伤及1例危重损伤有效,1例危重损伤的伤者无变化;1例危重损伤的伤者出现恶化,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综合80例患者,经过院前抢救和入院治疗,经过治疗后其总体效果为:现场死亡2例;院前抢救无效死亡1例;全部住院治疗77例,急诊手术28例,出院27例,治疗无效死亡1例。具体情况如下表。

3讨论

3.1高速公路如果一旦发生车祸则较一般的交通事故来得严重,而且呈现多发伤,和伤亡率高的情况。在伤后30分钟内施予抢救措施则有18%—25%的受伤者能得到挽救或避免致残的机会[3]。

3.2伤情分析与处理

3.2.1创伤性出血:在80例的伤者中,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创伤性出血,包括外出血和内出血。外出血一般给予包扎、压迫和填塞的处理,如果四肢严重出血,则给予止血带止血。腹腔内出血均需给予紧急急诊手术为主。在入院的77例伤者中需急诊手术者共28例。

3.2.2意识障碍:有10例伤者为单纯或伴有不同程度的颅脑损伤,给予吸氧和保持呼吸通畅为主要措施,同时行甘露醇、糖皮质激素等脱水治疗以防止脑水肿导致脑疝形成,处理上需行紧急钻孔减压和开颅手术。

3.2.3单纯伴有四肢骨折者60例,同时伴有其他重要脏器损伤有20例。为了防止骨断端的移动,防止血管和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场行骨折固定处理。

3.2.4呼吸困难:有3例危重伤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其中,头颈部损伤10例,意识丧失,没有咽反射;另有5例胸部严重外伤,伴有血液和呕吐物阻塞气管的征象。最后均采取气管插管、吸除分泌物处理,并给予吸氧。为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3例到急诊室行气管切开。而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复苏的重要措施。

3.2.5腹腔内脏闭合性损伤。有25例伤者是腹腔内脏闭合性损伤,在处理上需行抗休克治疗并进行术前准备。2例腹腔脏器破裂者共有多处均需急诊手术治疗,其中有1例术后死亡;胸腹腔内持续出血者行急诊手术治疗;血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伴肋骨骨折或其他骨折者给予骨折固定处理。

综上所述,对高速公路外伤的伤者行院前急救与应对措施的关键就是“时间”[4],出车迅速,院前急救技术娴熟,准确现场判断伤情并及时处理伤况,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的严重损伤患者获得了宝贵时间,为有效减少了伤残及死亡率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

所以,提高院前急救技术,准确判断伤者的病情程度,给予吸氧、呼吸支持、抗休克治疗及早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与此同时,对伤者的重要脏器进行监测并对重要脏器进行保护性治疗,是避免MOF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亚东.候树勋:北京市交通事故伤特点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1998.14(1):42~43

[2]田进,殷梅高.交通事故伤院前急救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03:02-0109-01。

[3]刘中民.孙志扬.严重多发伤46例救治体会[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第10卷2期:20-30

[4]洪玉才.张茂.创伤院前急救的若干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05.25(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