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

/ 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体会

冯林田敏程玉青王爱红陈丽洁

(中国人民解放军477医院眼科湖北襄阳44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305-01

眼底荧光造影(FluorescenceFundusAngiography,FFA)是将具有荧光特性的造影剂(如荧光素钠)快速注入被检者静脉,经血循环至眼底的血管中,在特定波长(蓝光)的激发下而产生黄绿色荧光,同时用高速眼底摄像机连续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对眼底病变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价值[1]。但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荨麻疹等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为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需要正确及时的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笔者结合日常工作及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如下。

1.检查前的护理

1.1详细询问病史,掌握禁忌证,既往有过敏史,特别是有荧光素钠过敏史者禁用,对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哮喘、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1.2常规检查血压、血糖、眼压、心电图。用散瞳眼液,要求充分散瞳,一般瞳孔散至大于6mm。检查30min前常规口服扑尔敏4mg及胃复安10mg,提前预防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1.3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材,因需在短时间内快速推注荧光素钠液往往阻力很大,为避免药液渗漏,确保检查顺利,故常规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做荧光素钠过敏试验(经肘正中静脉留置针缓慢注入10%荧光素钠注射液0.1ml加5ml生理盐水的稀释液后观察10min),阴性者方可进行造影检查。也有文献报道采用皮肤划痕试验,具体方法如下:有无菌注射器针头在病人前臂皮肤薄弱区做个十字形划痕,要求划破皮肤,有血液渗出,在划痕处滴一滴造影剂原液,于15min后观察皮肤划痕处有无反应,造影剂变态反应类似于青霉素变态反应[2],若无反应,可继续准备造影工作。

1.4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荧光造影检查配合要点,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尽量避免在过度疲劳及空腹状态下进行,重视患者知情同意权,签检查知情同意书,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见进行有针对性的模拟训练,减少陌生环境和黑暗的检查室对患者影响,消除紧张和恐惧心理,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3]。

2.检查中的护理

2.1根据检查需要,嘱一名家属陪同,护士指导患者舒适的坐在相机前,固定好头部保持不动,注视前方固视灯配合检查,听从医护人员指挥,眼球朝各个方向转动,检查过程中尽量避免讲话和频繁眨眼,以保证能够顺利完成检查。

2.2遵医嘱将造影剂(10%荧光素钠溶液5ml)经肘正中静脉留置针在3~5秒内快速推注完毕,同时密切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嘱其放松,不要紧张,若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重度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造影检查,让患者平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抢救,同时请急诊及麻醉科医师协助救治。

3.检查后的护理

3.1造影检查完成后,应嘱患者观察30min,若出现恶心、呕吐、荨麻疹等反应,在心理疏导同时给予水化,并地塞米松注射液10mg静脉推注,继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如无不适,方可离开,以防止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

3.2静脉注射应避免药液外渗,防止因荧光素钠溶液碱性高造成局部组织的严重损伤,若出现造影剂渗漏,嘱患者抬高患肢,24小时内局部冷敷,24小时后热敷,同时可用硫酸镁溶液湿敷,可减轻组织肿胀,利于造影剂弥散吸收。

3.3嘱患者因散瞳,故6h内避免强光刺激,能看清远处物体而看不清近处物体是正常反应。告知患者面色黄、尿液呈黄绿色,不必恐惧,是注射荧光素钠后正常反应,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皮肤结膜黄染可在6~12h后消退,尿液一般在24~36h后恢复正常。

FFA是用来检查眼底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及时采取措施,可有效的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能够在获得最佳的检查效果的同时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张承芬.眼底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88.

[2]王天宇,徐培英,彭清.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5,29(8):2853-2856.

[3]陈继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临床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