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乡医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河南新乡453004)(2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新乡453000)
【摘要】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A组,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症检出率。结果: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86.9%)显著高于对照组(8.2%),A组及B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096-02
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80%,国内外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损伤血管,可诱发脑内微出血[1],既往有研究表明[2-3],其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通过选取的15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A组)及104例脑梗死患者(B组)作为研究对象,选取7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A组男41例,女13例,平均年龄(53.6±6.8)岁,B组男8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4.1±6.6)岁,对照组男59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9±10.2)岁。三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②维生素B12、B6及叶酸水平正常;③近期未口服避孕药及服用苯妥英钠、左旋地平及卡马西平等药物;④无恶性肿瘤、糖尿病等严重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无心肝肾等严重基础性疾病;⑥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同意,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方法
嘱患者入院当天晚上禁食8小时,于第2天清晨取肘静脉血4ml,静置30min后离心5min,采用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P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离心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对照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同上。
1.4诊断标准
同型半胱氨酸正常水平为5~15mmol/L,根据高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分为轻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5~30mmol/L)、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1~100mmol/L)及重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00mmol/L)三种。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为86.9%,对照组中检出率为8.2%,检出率比较差异存统计学意义(χ2=5.327,P=0.021),三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见表。
3.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指颅内包括颈动脉或脑内动脉狭窄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的一系列临床疾病,主要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晕、一侧肢体乏力)和脑梗死两大类,前者虽病情较轻,但反复发作,且进展为脑梗死风险较大,后者病情较重,致残率与致死率较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年升高,极大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是目前的研究热点[4]。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为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血同型半胱氨酸在浓度较低,但各种因素影响血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导致堆积升高,即高血同型半胱氨酸,会大幅增加冠心病、外周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既往有研究表明[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是低水平组的1.69倍,同时还会增加脑卒中患者复发的风险,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死亡风险。既往研究表明[6],补充叶酸、维生素会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叶酸及维生素缺乏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获得性障碍,因此本文入选患者中排除此干扰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检出率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但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说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会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对于此类患者应积极采取补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健康体检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进行定期监测,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渝.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6):3004-3006.
[2]吕晓培,滕振杰,袁帅等.缺血性脑血管病微出血与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7,26(11):999-1002.
[3]杨光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血管病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3):67-68.
[4]李洁平,邢军,王宗立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脑血管病中的意义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1):99-100.
[5]苏达京,秦文军,邓品瑞等.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3):192-193.
[6]卢非.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型高血压患者脑血管病变特点[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7,30(4):278-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