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腭垂腭咽成形术在鼾症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腭垂腭咽成形术在鼾症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张若曦

(峨眉山市佛光医院四川峨眉山614200)

【摘要】目的:探究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腭锤腭咽成形术在鼾症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方法:将74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37)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腭锤腭咽成形术展开治疗,对照组(n=37)通过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予以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呼吸与通气时间、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展开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低通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5%,高于对照组的81.1%;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腭锤腭咽成形术用于鼾症的临床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术后的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低通气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理想的应用效果及推广价值。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腭锤腭咽成形术;鼾症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3-0052-03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nasalseptumandthepalatinehammerpalatopharyngoplastyeffectinthetreatmentofsnoring.Methods74casesofpatientsasaclinicalstudy,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observationgroup(n=37)withnasalseptumsurgerycombinedwithpalatalhammerpalatopharyngoplastystarttreatmentandthecontrolgroup(n=37)treatedbycorrectionofnasalseptumsurgery.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ofbreathingandventilationtimeofthetwogroups,comparedtwogroupsofclinicalefficacyandcomplications.ResultsAfterthetreatmentgrouptheaveragetimeofapneaandhypopneatim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theeffectiverateoftreatmentgroupwas94.5%high.Inthecontrolgroup81.1%;observationgroupcomplicationratewas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deviationofnasalseptumandpalatalhammerpalatopharyngoplastyforclinicaltreatmentofsnoring,breathingcanimprovetheaveragepostoperativetimeandlowventilationtimeouts,improvetheclinicaltreatmenteffect,reducecomplications,theapplicationeffectisidealandpopularizationvalue.

【Keywords】Deviationofnasalseptum;Palatalhammerpalatopharyngoplasty;Snoring

鼾症又被称作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患者熟睡以后鼾声大于60dB,且对正常呼吸产生干扰[1]。引发患者鼾症的原因较多,其中鼻中隔偏曲属于较为主要的因素。当前是通过腭锤腭咽成形术及鼻中隔矫正术对其实施治疗,对患者鼻中隔偏曲进行矫正。本研究主要分析腭锤腭咽成形术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在鼾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对研究过程作以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的74例鼾症患者实施临床研究,保证所有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明显的鼻中隔偏曲,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患者中有鼻窦炎、颌面部畸形、患有鼻腔其他新生物或鼻甲重大所致的鼻腔阻塞者。依照随机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男性23例、女性14例;年龄17~66岁,平均年龄(41.8±3.6)岁;对患者鼻中隔偏曲类型做出分类,13例为峭突、17例为S型,7例为C型。对照组37例,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2.7±3.8)岁;对患者鼻中隔偏曲类型做出分类,12例为峭突、19例为S型,6例为C型。临床资料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展开治疗,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手术方法为:所有患者均进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并在表面进行局部麻醉,将软骨粘膜囊分离,并切除软骨中的偏曲位置。修复完成后可是黏膜囊重新复位,最后使切口缝合。

观察组患者使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联合腭锤腭咽成形术予以治疗。鼻中隔片区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同对照组相同。腭锤腭咽成形术的手术方法为:将两侧扁桃体通过剥离法摘除,患者若是有咽后壁或是咽侧松弛的,可以用腭咽弓将部分黏膜取出,并用手术丝线4-0对腭舌弓及腭咽弓缝合,缝合中应避免扁桃体中出现窝内空腔状况,并拉紧咽后壁及咽侧黏膜,尽可能增加咽腔两侧的左右径。并作出黏膜W形切口,之首使其软腭正中及两侧后磨牙连线作为中点,并以软腭为中心,按照切口放线对游离缘下的软腭黏膜纵行切开,之后对咽喉鼻咽喉壁及腭垂两侧粘膜处多余的断端脂肪切除,对腭垂和软腭两边的粘膜下组织实施缝合。若是腭垂两侧U呈现近倒形,则要从高点至软腭游离缘切开软腭的表层黏膜,并反折腭垂侧面,并把两侧腭帆间隙、软腭表面黏膜中的脂肪除去,使腭垂得以完整保留。并保存腭帆和腭帆张肌,使软腭反面的黏膜得以完整存留。剪开腭垂两侧的背部软腭黏膜,对其网上反折,缝合牵拉其切缘黏膜。缝合过程中应当注意多带切缘粘膜,并使其往前往上的张力都可以在软腭成形出呈现,腭垂也可在缝合以后前翘。手术完成后可在麻醉恢复室内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并于患者病情稳定后拔出器官。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与低通气时间予以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疗效判定标准为:

(1)显效:患者鼾声基本消失,且很少发生呼吸暂停。

(2)有效:患者鼾声减轻至50dB以下,偶尔发生呼吸暂停。

(3)无效:患者鼾声仍处于60dB以上,且呼吸暂停情况经常发生。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版本软件对组间数据差异进行检验,通过和t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x-±s)展开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并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与低通气时间对比

对比可知治疗前两组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低通气时间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见表1。

2.3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有1例鼻出血、1例头痛、1例间歇性窒息,并发症产生率8.1%;对照组出现3例头痛、2例鼻出血、2例间歇性窒息,并发症产生率21.6%。观察组并发症产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效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显示,引起鼻中隔偏曲的原因一般有三种,其一,患者存在不平衡的鼻中隔软骨及鼻软骨发育,在发育过程中由于互相推挤,就会出现骨缝处的距状或嵴状情况。其二,由于肿瘤或鼻夹肥大原因,使鼻腔一侧对其产生压力[2]。其三,遗传因素,促使患者生理功能受到鼻中隔软骨的干扰。临床中轻微鼾症一般不会对患者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但是鼾症发展至严重阶段,将会造成患者睡眠中出现严重的憋气及呼吸障碍,并使上气道在压力作用下出现闭合,造成患者呼吸暂停及打鼾症状。根据神经反射情况,也会引发患者呼吸暂停及打鼾,此外神经反射、鼻中隔偏曲都会造成患者呼吸暂停的产生[3]。对于合并有心脏肥大、心律不齐、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而言,若是不能对其实施有效治疗,患者将会有猝死风险[4]。因此应通过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腭锤腭咽成形术对其治疗,从而改善鼻中隔偏曲、腭锤腭粘膜处的口腔狭窄问题,从而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手术中应依据病情严重程度,对其进行相关的必要措施。例如患者齁症较为严重者,可在术中或术前切开气管。若是未能切开可在镇静药作用过程中,延缓气管插管的拔除。考虑到患者术后可能会有高血压、低氧血症、心肌供血不足等不良并发症,应对患者术后予以健康指导工作。告知患者出院后需适当进行体育运动,并控制饮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禁烟禁酒,避免服用安眠药等可能加重病情的药物。睡眠应以侧卧位为主,进而避免患者气道出现阻塞。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提升机体免疫力。

临床研究证明,上呼吸道中气流速度同鼾声大小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调整鼻中隔偏曲矫正使气流速度减缓,有效减小振动速度,降低鼾声[5]。且随着患者烟腔中压力变大,呼吸暂停的可能也会减小[6]。所以运用鼻中隔矫正联合腭锤腭咽成形术对患者予以治疗,才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予以治疗,虽能起到一定的临床应用效果,但患者术后呼吸、通气情况恢复不佳,容易产生并发症。同观察组相比,应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术后平均呼吸暂停时间及低通气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更值得持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齐志勇,李赞.鼾症患者采用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腭垂腭咽成形术治疗的疗效对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7,4(5):820-821.

[2]许辉杰,贾瑞芳,于晖,等.纤维鼻咽喉镜下观察经药物诱导睡眠的鼾症患者鼾声来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5,29(03):1-5.

[3]陈曦,章榕,王洪洪,等.Epworth嗜睡量表和微觉醒指数在单纯鼾症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01):38-40.

[4]贾瑞芳,许辉杰,杨明,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用于鼾症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3):314-317.

[5]董云鹏,许辉杰,高瞻,等.鼾症患者模拟打鼾与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鼾声来源部位的对比研究[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7,31(01):41-44.

[6]郭月婷,付国新,马国辉,等.两种腺样体切除术对小儿鼾症手术相关指标、ESS评分及血氧饱和度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6,24(6):43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