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市稠州中学周华勇
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普遍的反映是学生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不佳,高中尤甚。这是一件令人深思,也令人担忧的事。初高中的语文教材,文言文所占的比重远远超过三分之一,师生所花的课时也远远超过三分之一,但令人震惊的是学生的成绩竟然不如外语。面对这一现状,有好多人都在寻找原因,基本一致的看法是学生不感兴趣,教师教学不得法。我认为这些只是表像,问题的实质不在这里。
造成文言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与课时
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并不是因为文言文不美,他们不喜欢,而是因为在他们还没读懂文章时,一篇课文就已匆匆结束了。至于文章的思想内涵、语言的特色及词汇的积累,几乎是一片空白。学与不学并没有两样。相反,还带来“文言文难学”的副作用。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我认为是:1.教材偏难;2.篇幅过长3.课时不够。
以上三个原因中,课题不足是主要原因。初中与高中比,初中的课时相对比高中要宽松一点,因为初中的选文相对比高中要浅,篇幅要短,而初中文言文的课时分配,一般为每篇三课时,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消化与记诵,教师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点拨。而高中的课时一般较紧,教师为了完成计划,只得匆匆往前赶进度。学生有什么疑惑,也不可能花很多精力去顾及。因花时不够而煮成夹生饭,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二、注释
教材的注释,是师生解读文本的重要依据,它对初涉文言文的中学生尤其重要,而目前教材的注释却比较粗疏,该注未注,该讲未讲的地方不少。给师生解读文本带来不少困难。如方位词,它是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使用范围较广,却又有规律可循的一个词类。但是纵观初中各册教材却未见对它作注的,这是编者的疏忽还是对我们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估计过高。也因此,让我们看到了下面这样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例子:
某地的一堂高中的公开课,所教的内容是庄子的《秋水》,在课堂上,师生为“东面”一词中的“东”字各执一辞,师说“东”应解为“向东”,是活用作状语。而生曰“脸朝东”,“东”是活用作动词。这个公案,连课后参加教研的教师也难下定论。“向东”也好,“脸朝东”也好,注释总得有一个说法可供师生凭藉。注释粗疏的另一种现象是只呈现结果、提供结论,对过程不作交代,使读注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中,对“选贤与能”中的“与”是这样作注的:“与”通“举”。为什么通,学生不明白,只好去死记硬背。
再有一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中,对“鸢飞戾天者”是这样注的:“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显然,这是对文意的疏通。但是,“鸢飞”两字却得不到落实。要知道,注释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学生解读文本的一种示范。一般来说,不该有什么毛病。这样对文字的处理,也太不严肃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但是它却告诉我们,学生由于在课内没有充分的时间消化,课外自已去读则又不甚了了。这样也就难怪他们发出“难学”之慨叹了。
三、教学理念
语法是一门研究语言规律的学问,是人们研究语言的重要工具。但遗憾的是它的重要性被严重忽视,初中文言文教学不讲语法(不要求)。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由于老师在课堂上对文言知识不作系统讲解,它不但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会让学生产生对文言文的误解。认为学习文言文是没有规律可循的,要想学好它,只得下死功夫去死记硬背。由于对文言文知识的教学没作具体的、明确的要求,教师在遇到语法现象时,往往不作系统讲解,只以弄明白文句的意思为目的。教师兴致所至,讲到哪算哪,学生则一知半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就是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也是文言文教学效率之所以低下的原因所在。
初中不讲文言知识,为高中文言文教学增加了压力,带来了后患。初中留下的文言知识的空白,高中由于课时紧、任务重,一时很难补上。学生由于基础差,面对许多新出现的知识,一时又很难跟上,新债旧债越积越多,面对古人留下的丰厚的精神财富,只能视作“第二门外语”。这样,最轻松,也最自然的结论只能是“文言文难学”。
因教学理念的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比之其他各种原因,不知要大多少倍!
造成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教学效果低下的原因,肯定还有许多。要改变高耗低效这一现状,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学行政部门责无旁贷,有很多问题要研究,有很多很多的事要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