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指)再植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2

断肢(指)再植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

苏广秀

苏广秀(吉林省东丰县医院颅脑外科1363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245-02

断肢(指)是造成残废的严重创伤,将直接影响病人日后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现年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离断肢(指)再植术,为避免残废和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再植术后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术前护理

1、对完全离断的肢(指)不能浸泡,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清洁布单毛巾等包裹,置于4℃冰箱内,或用冰袋、水槽等低温方法保存,但要注意不可冻伤。

2、肢体残端用无菌纱布加压包扎,最好不用止血带,如动脉出血不止或出血较多必须用止血带时,应注意每30分钟放松一次。

3、将病人安排在血管观察室,使病床单元整洁舒适。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

4、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并注意其变化,积极配合医生对其他合并症进行诊治,如病人有休克时应立即采取抗休克治疗。

5、做好术区皮肤准备,备血,建立静脉通路。

6、准备好肢体支架、枕垫、皮温计、烤灯、热水袋等术后所需物品。根据手术需要铺好麻醉床。

7、协助医师尽快做好病人术前准备工作,争取时间,力争在最短时间内使病人入手术室行再植手术。

二、术后护理

(一)1、病人回病房后应绝对卧床,注意保暖,必要时加盖毛毯或放置热水袋,再植肢(指)用60-100W鹅颈烤灯照射一周,灯距为30-45㎝,防止灼伤,这样再植组织在2—3小时即可恢复正常温度。再植组织复温后,可停用部分保温设备。因温度过高会使病人感觉不适,且易使局部组织充血,在侧支循环尚未建立之前,加重再植组织肿胀,导致血循环障碍。

2、适当抬高伤肢,一般应高于心脏平面10㎝左右,并使其保持于功能位。组织移植处应包绕大块纱布或棉垫(手指未端应露于外面用于观察血循环),以利于保暖,应用支架保护手术肢体,防止被褥压迫而影响血液循环,并有利于观察病情。

(二)术后第一天,要认真细致地观察血压、脉搏,并做好记录,必要时记录出入量及每小时尿量,另外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渗血,如有休克征象应及时给予输血输液及其他抢救措失。

(三)注意使用抗血栓药物及抗血管痉挛药物后的反应及护理:

1、抗血栓药物:术后应用抗凝剂,一般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前列腺素E等,应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病人有无出血倾象,如皮肤粘膜瘀点,鼻衄,伤口出血等。

2、抗痉挛药物:通常用罂粟碱,654-2,妥拉苏林,能降低平滑肌的兴奋性,从而解除痉挛,同时应注意补充血溶量,以维持血压,增加血流速度。

(四)注意再植组织血液循环的观察,观察内容为:

1、观察皮肤颜色及指腹形态:皮肤呈微红或鲜红,甲床粉红,指腹丰满,具有弹性,说明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当皮肤呈灰白色或苍白色,指腹瘪陷,说明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当皮肤呈紫红色是静脉回流障碍。记录皮肤颜色分为:红润变淡、苍白、暗红、紫色、紫黑色。

2、观察患肢(指)肿胀程度:

早期:皮肤颜色青紫肿胀明显,皮纹消失,严重者有水泡,说明静脉回流差。

晚期:肿胀不明显,皮纹增多,充盈时间延长,说明动脉供血不足。

记录分为:①移植组织无明显肿胀或轻微肿胀。②移植组织肿胀但纹理存在。③皮肤肿胀、皮纹消失。④极度肿胀,皮肤出现水泡。

3、观察再植肢(指)皮温:

术后三日内,每1小时测皮温一次;3—5日内,可每2小时测皮温一次;5—7日内,可4小时测一次。要求每次测量部位固定,压力恒定,而且与健侧同时测量做为比较对照,皮温应维持在33—35℃。移植组织术后2—3小时后复温。术后1—2周,患侧高于健侧1-2℃,若低于健侧4—5℃,提示血液循环有障碍,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高于2-3℃以上提示有感染的可能。

4、观察再植组织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指压皮肤及甲床,使其苍白,停止压迫后2—3秒内恢复正常颜色,说明再植组织血液循环正常,如果毛细血管充盈时间超过5秒钟,说明动脉供血不足。返流时间缩短,静脉回流亦受阻。记录毛细血管回流分为:快、慢、好、差、消失。

(五)防止感染。术后2周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术后3—5日内体温高于38℃左右,为外科热,属正常,若持续发热或3—5日内体温高于38℃,提示可能有感染,应观察伤口情况,并与医生联系。伤口换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术后伤口要保持引流通畅,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并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必要时做细菌培养,选用敏感高效的抗生素,对克氏针固定者,针眼部位应每日滴两次50﹪的无菌酒精。

(六)做好心理护理:

病人由于创伤产生心理应激,精神紧张,情绪低落,诱发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要向病人解释好手术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保证病人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来配合治疗护理。

(七)注意室内温度、湿度,做好病房管理。

观察病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1-25℃,相对湿度为50—60﹪,避免室内空气对流,保持病室清洁、肃静,病室每日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一次(消毒时要注意保护病人眼睛及暴露部位的皮肤),每次60分钟,尽量减少家属探视,防止外源性感染和保证病人休息。

(八)做好术后基础护理:

病人术后要绝对卧床1—2周,伤肢常需取固定姿势,为防止褥疮,应在不影响再植肢(指)血循环的情况下,定期更换卧位,保持床铺整洁,做好皮肤护理,帮助病人养成在床上排尿的习惯,有些病人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应采用热敷膀胱区的方法,使病人听流水声以诱导排尿或用温水冲外阴来反射性引起排尿等措施,必要时行导尿术,因膀胱充盈时,小血管反射性痉挛,毛细血管反流消失,影响末梢血循环。要保持大便通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避免便秘。

(九)做好功能锻炼:

神经功能恢复前,肢体不能主动活动,可行物理疗法,按摩伤肢及锻炼关节的被动活动,神经功能恢复后,可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