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情感积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情感积累

李云兰

射阳县八大家小学李云兰

积累,倾注着所有语文老师的精力。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师生关注的是知识与语言的积累,使学生过分注重外在的形式。语言的表达是思想感情的外在流露,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写作时堆积了大量的花哨词句,但却显露出情感的苍白,有血有肉没有骨,无力的表达正是情感的匮乏。其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所以,积累还应该包含另外的内容——情感的积累。那么我们该如何着手于情感教育呢?

一、设定情境,渗透情感

在教学《爱如茉莉》一文结尾,学生很难理解“爱如茉莉”的感言,我便用多媒体设计了一系列感人镜头:公园里,一个中年男子推着轮椅慢慢往前走,轮椅上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马路上一位中年妇女正搀扶着一位老大娘小心翼翼地穿过马路;病房里,一位年青的女子正一口一口的给生病的老人喂饭;雨中,幼儿园门口,一位妈妈正蹲下身子给刚放学的孩子穿雨衣……让同学们品味生活场景,感受真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学们面对这些感人镜头畅所欲言,谈了自己对真爱的认识。是啊,真爱无痕,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美好;至爱无声,任何表白都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学生此时明白了作者为什么把爱比作茉莉,而不是玫瑰或康乃馨。爱,就像茉莉花一样平淡无奇;爱,就想茉莉一样芬芳怡人。爱如茉莉,洁白纯净,爱如茉莉,清幽香远。学生生命的成长需要用感动来唤醒、来滋养,这一环节就能够引领学生走出文本,直面生活,渗透情感。

二、留心观察,积累情感

首先,我们在每一堂课上都不同程度地对学生进行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现在要有大语文观的教育思想,这就要学生学会积累,不仅积累优美的词、句、段,还要学会积累情感——喜、怒、哀、乐。

其次,在积累中要学会“占为己有”。譬如:“廉颇的知错就改”“蔺相如的知错就改”“居里夫人的无私奉献”“聂将军的宽宏伟大”“桑娜的勤劳善良”“挑山工的脚踏实地”“天游峰扫路人的乐观的生活态度”……当然,我并不是要把每个学生塑造得完美无瑕,只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成人,培养他们正确的健康的人生观。

再次,俗话说,“人生逆境十之有八九”,所以仅仅积累喜怒哀乐远远不够。现在的“90后”大多是父母的心头肉,别说让他们身处逆境,连生活中小小的困难都未经受过,心里承受能力差;他们面对打击,面对批评,面对压力,要么放弃,要么逃避,要么颓废。新时代的接班人何以勇挑建设国家的重任?必须要积累挑战逆境,解决困难的方法,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三、积累经验,表达情感

在写作训练中我们也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学生往往因为处世不深而表达得不够准确,细致。那么该如何积累情感、表达情感呢?

1.观察有情生活场景,孕育情感。

写作是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述,而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对生活的感受,没有对生活的感受就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生活中能让人产生情感波澜的场景很多,只要学生有一颗敏感的心,细心观察,就会体验到各种情感。亲情是人间最高尚、最纯洁之情,我们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亲人之间的感人情景,像父对子的舐犊之情、母女间的连心之情、姐妹间的同胞之情、兄弟间的手足之情。

2.捕捉有情生活场景,激发情感。

生活中许多事物、情感往往在人们眼前或脑海中“昙花一现”,若不注意及时捕捉往往会稍纵即逝。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随手记写的习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不论是喜事还是愁事,只要印象深刻就随时把它写下来。同时我们也要做个“多情善感”之人,帮助学生及时捕捉让人动情的场景,让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和内心的感受。

3.创设有情生活场景,点燃情感。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生活空间有限,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中,生活单调。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体验社会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学生写作材料缺乏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他们在作文中缺少真正的生活感受。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中获得激情,在对丑恶现象的鞭挞中体会义愤,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从父母的眼睛里读懂关爱,在和花草树木的对话中放飞梦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适时适度地给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体验、感悟、思索,去激发学生心灵沉淀的情感,这样,学生的笔端才会流溢出有灵性和活力的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