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因素分析及处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因素分析及处理研究

徐晖

徐晖(湖北省荆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434020)

【摘要】目的对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相关处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12月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2013年年1~12月开始向医护人发放相关的标本采集手册,并对采集人员进行采集等业务培训,规范其采集操作流程。结果与2012年1~12月相比,2013年分析前所出现的不合格检验标本数量要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医院标本采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等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减少错误的发生,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保障临床检验和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健词】标本采集分析前检验标本因素处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3-0174-01

临床上,对于检验标本是否合格则决定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1]。目前发生分析前不合格情况的主要因素为采集过程出现问题。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的准确率,降低误差的发生,防止和避免纠纷事件的发生。我院对2012年1~12月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与2013年1月起向医护人发放相关的标本采集手册等,取得一定成效,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一共收集和检测2000份标本,其中研究的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为230份,时间:2012年1~12月。2013年1月~12同样收集和检测2000份标本。

1.2方法

对我院2012年1~12月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2013年年1~12月开始向医护人发放相关的标本采集手册,并对采集人员进行采集等业务培训,规范其采集操作流程。

1.3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前不合格检验标本情况

230份分析前不合格标本的主要情况为:溶血100份、凝血20份、采血试管选择不当10份、采血量少为10份、尿标本少且不新鲜20份、尿培养标本被污染20份、粪便标本量少10份、体液凝固且不新鲜10份、痰培养标本为唾液10份、申请单与标本不一致10份。

2.2采取相关措施干预前后发生不合格情况比较(表1)

与2012年1~12月相比,2013年分析前所出现的不合格检验标本数量要明显减少(P<0.05)。

表1采取相关措施干预前后发生不合格情况比较(n=2000,份)

时间不合格数量不合格率(%)

2012年1~12月23011.5

2013年1~12月60.3*

注:*与2012年1~12月比较,P<0.05,。

3讨论

患者在进行血液采集前,其是否禁食12h以上。如果患者在进行血液采集之前饮食,则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甘油三酯和钙以及钠等元素出现上升[2]。患者食用蛋白质饮食则会使得患者的氮和尿酸以及尿素等值出现大幅度上升[3]。此外,患者饮酒还会导致其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出现升高[4]。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时,患者的情绪也会影响到检验的结果,如果患者处于紧张的精神状态下,则会使得患者的肾上腺激素分泌出现增加,同时患者在恐惧和发怒的状态下,则会使得患者的儿茶酚胺出现明显上升。患者服用刺激性药物,也会对检验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患者在进行检测之前使用青霉素,则会使得患者的尿液标本中出现大量青霉素,进而使得患者的尿蛋白呈现为假阴性。医务人员在核对检测单时的认真情况,也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医务人员在核对检测单时不认真,则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不准确的情况。

在采集完样本之后,要进行条码粘贴,条码的完整性以及对于一些特殊项目的处理对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血液的采集时间也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检测时间过早,则检测结果中就会出现脂类和糖类以及氨基酸、蛋白质等偏高,检测时间较晚,则会出现脂类和糖类以及氨基酸、蛋白质等偏低。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如果选择采集患者进行输液的肢体,则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在患者输液的同侧肢体进行采集,则其血液会被液体稀释,进而使得检测的结果出现不准确。在对患者进行血液采集时,患者的姿势也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如果在采集血液时,患者处于站立姿势,则其的胆固醇和血脂以及白蛋白等出现升高。血液的采集量也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当血液采集量较少时,就会使得抗凝剂的浓度偏高,采血量过多时,则会出现凝集的情况。采集血液的部位和不同的项目在进行血液采集时的时间对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标本的送检时间对检测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如果标本没有及时送检,则会使得白细胞出现降解和红细胞消耗一部分能量等情况,加大细菌的感染几率,进而影响到检验的结果。标本的储存方式对检测的结果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当存储不恰当时,标本就会出现代谢和蒸发等反应,使得标本的质量出现下降,进而影响到检测的结果。标本的送检方式对检测结果也会造成影响。如果血氨标本,在抽血后应该将其放置在冰水中再送检,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此操作的要求进行,则会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标本从采集到检测,其中存在许多的环节,只有将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进而才能有效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医务人员要对标本的采集和送检进行重视。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将各个环节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总之,与2012年1~12月相比,2013年分析前所出现的不合格检验标本数量要明显减少(P<0.05)。对医院标本采集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等培训,提高其操作水平,减少错误的发生,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保障临床检验和诊断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龙江.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4:186-187.

[2]宋和平.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1:1597-1598.

[3]白春洋,杨爱云,魏丹丹,井洪.11451份不合格检验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2,23:119-120.

[4]李俐佳,董开秀,许辛伯.临床粪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07:75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