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探索

王素英

王素英(渠县渠江镇第一小学渠县635200)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教师示范,感染学生。

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会读书,更甚者,现在的学生就是缺乏了朗诵的环境氛围和模仿榜样,不能在课堂里充分投入,把语文书的优美文字变成了一丛又一丛的杂草,真是暴殄天物!怎样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呢?怎样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呢?那么首先,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朗诵的氛围,当然,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能够让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去训练学生的朗诵。

例如:听朗诵录音带。可是,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范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因此,我认为教学中教师对发挥范读的作用较为突出。

例如我在《梅花魂》的教学中,就充分地感受到教师朗诵的重要作用。本文第13自然段是重点段,这一大段是外祖父对“我”说的话,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既有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诲,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当时,我和学生一起针对这段话进行交流式的理解,学生似懂非懂,仿佛了解到梅花的象征意义,好像又对外祖父的情感产生混淆。于是,我就想好好地朗诵这一段,让孩子重新感悟!可惜,当我朗诵完之后,我发现学生都开口读,问题情感出不来!课后,在前辈的指导下,我才明白我都不是一名好的朗诵者,又怎能调动孩子的情绪?试想想,当学生在理解中产生瓶颈时,教师以自己的充沛情感来朗诵,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激情,他们就会去模仿,在朗诵中亲身感悟外祖父的自豪与不舍!此时此刻,录音机出来的朗诵又怎能代替教师的示范?

从这一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位教师的基本功真的“包罗万象”,从自己做起,调动自己的激情,才能从语言中感动学生,才能让朗诵的示范、引导作用“传播”到学生的心灵上。朗读训练是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有所感悟”,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追求的教学境界。

二、保证时间,熟能生巧。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提高无不要求教师以教材为根本,以课文为依托。只有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与文本打交道,从中获取信息,才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语文课上,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然而,很多教师的语文课变成了一问一答的问答课。有的语文课上,教师一会儿让学生听录音,一会儿又让学生看影视,一会儿让学生去表演,学生朗读的时间少得可怜。还有的教师生怕学生对文本不理解,文章讲不透,不厌其烦地讲解,把学生朗读的时间变成了教师的演讲。有效的朗读胜过教师透彻的讲解,所以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留出时间让学生去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课堂上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让花俏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朗读。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文质兼美,可读性强,人文性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文章体裁、内容的不同,设计朗读的目标和要求不同?

说明文、科普小品文一般适用于介绍性的语气读,不宜进行朗读训练。而叙事写人的作品,言辞优美,故事情节曲折,感情变化跌宕;描景抒情的文章语言华丽,感情色彩浓厚;古诗文和现代诗歌节奏感强,含义深远。这些题材的文章都适合进行朗读训练。一般说来,体现文章中心的段落和语句,最能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教师把这些内容作为朗读训练的重点,更能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文章的每段内容进行朗读训练的目标也要有所不同,例如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月光曲》最后三个自然段时,是为了启发想象,体会意境;指导朗读《燕子》一文的第二段时,是为了领会写作技巧及表达方法。

三、主动参与,适当点拨。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创造。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与指导,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这时要充分给学生自主权,激活参与,让学生在自主朗读中进一步掌握朗读的技巧,主要采取的方法有:自读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以此唤醒学生的灵感,激励创造,关键的时候还要“扶”一把,注意扶要扶得精巧,要扶在学生的疑处、难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最后实现不是读会而是会读的目标。

四、加强指导,提升素质。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想很正确流利地读出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只有读了他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我每上一篇课文时,都要给学生范读两遍,让学生模仿,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朗读中,我还实施了评选小老师的活动,确定了做小老师的条件:声音洪亮;正确、流利;读出感情。学生们听说要选小老师,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嘴里激动地说:老师,我先来。于是,小老师们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一个产生了,每个小老师在范读完课文后,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指出小老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师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同时,我也对同学的朗读结果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朗读,既有老师的指点,又有同学的帮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总之,朗读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我们老师能不厌其烦地教下去,指导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