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徐玉英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徐玉英

徐玉英

广西省梧州市电村小学徐玉英邮编543000

【摘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经,也是学好普通话,从小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基本手段,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

【关键词】:个性化朗读、朗读习惯、增强感悟、

朗读是“口耳之学”,朗读教学的基本手段是“口授耳听”。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朗读水平密切相关。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的朗读教学。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尊重差异,发展个性

1.尊重不同感悟,倡导个性化朗读。

“富有表现力的朗读,必须是对课文的意义有较深刻的理解,并掌握了语言的逻辑性与语言的表现方式才能实现。”由于学生主体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等的客观差异,即使同一文本对于不同的阅读个体而言,其获得的理解、感悟就会各不相同。在用声音去表现文本内容、人物形象、情感等的时候,当然也就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因此,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感悟,倡导个性化的朗读。唯有如此,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朗读才能把文本演绎得丰富多彩。

2.尊重不同选择,倡导个性化朗读。

由于学生性格不同、兴趣迥异、习惯有别,他们在选择朗读内容、形式时,就会有所差异。因此,教学中要给学生自主选择朗读内容和形式的权力,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语句、段落。这样,学生的朗读便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层理解和实现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沟通的基础上的,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带有了很大的个性化因素。因此,学生在有情、有境、有理、有趣的朗读中,既得到了美的熏陶、感染,又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3.尊重不同处理,倡导个性化朗读。

朗读的各种技巧包括停顿、重音、节奏、语调等是在经常性的朗读实践中习得,同时又促进着学生的进一步朗读。一方面,不同的朗读主体其朗读技巧的处理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不同的朗读处理也表现了学生对文本带有个性色彩的不同理解,从而丰富和扩大了文本的内涵。文本不再是“僵死”的,而是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中被“活化”,教学中要倡导个性化朗读,让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气势、读出韵味、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个性。

二、严把听说训练关,培养朗读好习惯

朗读与说话可以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说话是朗诵的基础和源泉,而朗诵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说话。从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来看,较为注重两者的密切联系:如第四册听说训练“说话要注意语调语态中依次就语调的正确处理提出了“重音、声调、速度、停顿”等朗读技巧问题;第一册听说训练“说话态度要大方、口齿要清楚”中提出如何发音的问题。总之,只要严把说话训练关,学生就会在不断的交际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会把形成的良好习惯运用到朗读实践中,为朗读能力的提高起到应有的作用、要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语文教学中课文的文体、思想内容、故事情节都有所不同。老师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训练形式。(1)、分角色朗读。如第五册课文《小马过河》,可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进行朗读,教师临场具体指导。让学生体会到松鼠的着急,老牛的胸有成竹(能堂过去),小马的不动脑筋,老马的语重心长,并通过读表达出来;(2)、有的课文是很优美的散文,就可以用朗诵比赛的形式;(3)、有的课文是一小段情节的描写,就可用让学生来表演的形式;(4)、有的课文是一个故事,就可用讲故事的形式来训练朗读。此外还有集体读、个人读、轮读、分组读等。无论那一种形式都要求学生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让学生多读是很重要的。

三、多形式朗读代替单一朗读,多样性增强感悟

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感,因此在朗读教学中还要安排各种形式的读。

(一)教师范读,学生感悟

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的有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态语言。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和老师一起对朗读内容产生共鸣。这种感染作用是通过播放录音无法替代的。

教师可以抓住以下教学时机进行范读:

1、揭题后,范读全文,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整体感知课文。

2、在学生读得不到位的时候,通过范读起纠正作用,引导学生读出恰当的感情和语气。比如在《称象》的教学过程中有“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陈述句学生容易读得很平淡。这时教师就要通过范读,让学生体会大象的大。再有“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学生容易把它当作普通的问句来处理。实则不然,读课文就要抓住角色的个性化特点。这是大官的话,读得就要有大官的风范。在这儿,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

3、品赏课文时,重点句段需要教师绘声绘色的范读。

(二)个别朗读,另生评读

在朗读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做到“会读、会听、会评”。指名学生进行个别朗读,成为另生评价的对象。以点及面的做法,让学生从一位学生的朗读中体悟出其朗读的合理或不合理,不仅使双方对课文加深了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角色朗读,分工合作

让学生按课文中的不同角色,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朗读。读时,叙述部分可由解说员导读,也可单独采用对话式练习。这样,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张扬个性,不断入境,读出自己的感受,因此也百读不厌,越读越爱读。

(四)自由朗读,张扬个性

齐读是朗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朗读形式。教师往往会觉得,齐读更容易出气氛,出效果,同时也能避免单个学生朗读胆怯的现象。却忽视了在“齐读”中,学生为了追求和其他人的统一,被迫抛弃了多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感受。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个性飞扬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是注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阅读教学。因此我们要多给孩子自由朗读的机会,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

总之,只要能抓住并高度重视“朗读”这个语文教学中的突破口,就能使学生在朗读和听读中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省力,使我们的学生变得有能力,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