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国远安县旧县镇卫生院湖北宜昌444200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健康体检的54例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选对象均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分析溶血前后常规14项检测指标的差异。结果:溶血前、后,Hbg和WBC对比(p>0.05);RBC、Hct、MCV、MCH、MCHC、RDW、N、L、Plt、PDW、MPV、PCT对比(p<0.05)结论:临床上血常规检测中的多个项目均会受到标本溶血的影响,大大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临床上应该避免出现标本溶血。
【关键字】标本溶血;血常规检测;影响
标本溶血是指标本在采集、运动、分离、保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红细胞体外破裂现象,溶血标本后会对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本次研究探讨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
采用迈瑞BC-26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相应配套试剂、质控品;一次性EDTA-K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真空采血管及无菌注射器。
1.2研究方法
所选研究对象均抽取静脉血2ml作为研究标本[1],EDTA-K2抗凝,均无溶血、脂血、黄疸现象,之后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测,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来回抽取、注射血液5次,形成溶血,然后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最后将标本离心5min,离心半径13.5cm、3000r/min,吸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游离Hbg检测。
检测指标共14项,内容包括[2]:WBC(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百分数、Hbg(血红蛋白)、淋巴细胞(L)百分数、Hct(血细胞比容)、RBC(红细胞计数)、MCV(平均红细胞容积)、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分布宽度)、Plt(血小板计数)、MPV(血小板平均容积)、PCT(血小板比容)。
1.3观察指标
观察溶血前后,Hbg、WBC、RBC、Hct、MCV、MCH、MCHC、RDW、N、L、Plt、PDW、MPV、PCT。
1.4统计学方法
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0.0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析,前者采用()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溶血前、后,Hbg和WBC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ct、MCV、MCH、MCHC、RDW、N、L、Plt、PDW、MPV、PCT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引起标本溶血的因素较多[3],如果出现溶血现象,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会释放对血常规检查造成影响的物质,释放物质进入血清,从而对检查结果进行干扰,对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严重影响,从而使检查的结果不能够真实的反映出检查者当时的身体情况,同时检验人员也不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导致临床不能够准确的给予患者诊治,从而可能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
标本溶血会破坏大量红细胞,从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碎片[3],同时,由于红细胞已经被破坏,因此造成RBC结果偏低,而当红细胞大碎片的体积高于特定阀值时,将被计入红细胞,反之碎片体积小于完整红细胞体积,会导致MCV检测结果偏低。Hct是红细胞数与MCV乘积,由于红细胞数和MCV均降低,因此Hct的检测结果偏低。有相关文献研究结果显示,溶血前、后,Hbg和WBC对比(p>0.05);RBC、Hct、MCV、MCH、MCHC、RDW、N、L、Plt、PDW、MPV、PCT对比(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临床上血常规检测中的多个项目均会受到标本溶血的影响,本次研究对14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标本溶血对Hbg和WBC指标检查结果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对其余检测指标均造成影响,大大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临床上应该避免出现标本溶血。
参考文献
[1]张海苗,高玉梅.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88.
[2]隆维东,刘万彬,李坚等.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1127-1129.
[3]杨继慧,龚苏.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不良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8):13-14.
[4]刘琼.标本溶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B,2014,(10):79-79.
[5]李国成.标本溶血对全血细胞计数检测影响的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7):4049-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