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定位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知识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当然这是任何时候都必不可少的,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就包含这方面的意义,当然也离不开对学生人生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培养。新课改下对教学目标的设计,也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即“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往往更多的追求形式,对目标扩大化,就一节课往往涉及到对学生进行怎样的情感教育,树立怎样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其实,在一节课中,要完成这样那样的目标,往往会出现目标过大、偏离实际的现象。笔者认为:教学目标要细化、要具体、要科学化。教师在知识目标教学中,渗透过程和方法教学,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具体问题、具体内容、及科学规律中感受更高层次的含义,这样会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2教学资源的采集
2.1注重课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在有效利用课本知识资源(包括文字、符号、公式、模型、图表、实验)的同时,应用网络资源和课本相关的课外资料,来充实课堂内容。笔者认为,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是教师对课堂设计的重要环节。教学资源并非只限于课本和课外资料,教师可以从自然界中采撷,也可以社会环境中挖掘。笔者这里提议,教师在教学中,更能紧紧抓住教学过程,开发课堂资源。通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映,判断和提供的素材,教师应及时做出反映,师生共同开发资源,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甚至于更深层次的挖掘这方面的内容,会使教师的教学有了生机,并且增进了师生的情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意识。譬如,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教师讲“坐井观天”一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青蛙问小鸟说:“你看到了什么?”小鸟说:“看到了大山、小草、树木……”青蛙不解,于是跳出井口,这里教师让学生发言,说青蛙跳出井口后最想干什么?小朋友各抒己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很满意,但有一位同学回答说:“青蛙看了看外面的世界,又想跳回井中”,教师不解,觉得这位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课堂设计不相符,让这位学生不要讲话。这位学生很不高兴,后来教师问及他的想法,他说:“青蛙看到外面的世界你争我斗,环境被严重污染,并且还有野兽吃自己,它不喜欢这样的环境。还是回到井中那片纯洁的属于自己的天地”。其实,这位同学的表述中,暗含着当今社会较为关注的“和谐社会的建立,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深层含义。如果将这些内容加以发挥,应用到课堂上,会使这堂课更具活力,更具有教育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资源的采集时,应更加关注课堂资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开展。
2.2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升入课堂,利用网络资源,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师能将课堂教学资源及教学内容,更加直接的展示给学生,并且通过动画演示,音像资料,使课堂生动有趣。但是,有些教师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并不能作到恰到好处,要么堆积资料,要么滥用动画特效,追求时尚,不顾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要合理。在有些时候,应用网络资源,能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直接动画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问题,但有些时候,大量的堆积资料,应用动画的效果或音像资料,反而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来能让学生通过深入思考、理解、体会的问题,教师直接给出来,以至于让学生去偷懒。那么什么时候运用动画效果?在笔者认为,对不能通过实验或实验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能用实验解决的问题,或要求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暂留一手,大可不必采用此法。
3合理安排课堂活动
3.1还时间给学生,创建和谐课堂。现代教学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指导和辅导作用”的民主和谐的课堂,可是往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仍然离不开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讲特讲,生怕学生知道的少了,掌握不了。教师总是不相信学生,以至于在新课改的大潮中,总是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这方面,教师真应该放下自己的担忧,还时间给学生。能让学生自主解决的问题、能让同学之间交流的问题、能让学生研究的问题,教师决不插手,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及其探究能力。所谓“教会学生如何学,要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在学生活动中,更加的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有成就的一面,及时鼓励学生,发扬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合理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和出现的问题,或者利用学生出现的问题去解决问题,创设“和谐课堂”,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3.2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研究能力的研究型人才。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实施中,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很好地利用教学资源,围绕课堂教学创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节。或者直击主题,给出一些可操作的题目和内容;或者有效的提出设计方案,让学生在实践、实验中探索;或者通过合理提供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进行研究;或者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或者留给学生研究性题材,让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个教学环节,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利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研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人民教育出版
作者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