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曙光小学276816
摘要:儿童说谎行为是近来心理学领域的一项热门研究课题,说谎行为是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其种类繁多,性质不同。文章探讨了说谎行为的特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谎行为产生的深层原因,以找出矫正策略及预防方法。
关键词:说谎行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成因矫正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强调儿童全面发展,儿童的道德发展是重中之重,但儿童说谎行为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频频发生,与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儿童说谎行为已成为道德发展和社会认知发展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谎行为成因分析
儿童说谎行为主要分为无意说谎、模仿说谎和有意说谎。文章重在探讨模仿说谎和有意说谎产生的成因。
1.逃避惩罚,吸引注意。科尔伯格针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前习俗水平(0~9岁):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其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在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在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2.自我防御。弗洛伊德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等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减轻和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有意说谎行为主要与压抑、歪曲、否认和幻想这几个防御机制有关。
3.强化模仿。斯金纳把学习公式概括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会加强。”一个说谎行为受到肯定,小学低年级学生观察后,便会模仿说谎行为。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谎行为矫正策略
1.厌恶疗法。运用惩罚性的刺激,通过直接或间接想象,可以达到使说谎行为减少或消除的目的。识别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谎行为时,必须对他的不诚实给予及时、合理的告诫和惩罚,让幼儿体验到说谎的消极后果,得到“说谎不对”的认知。
2.强化疗法。可应用各种强化手段以减弱或消除说谎行为。在小学日常教学中,对诚实行为要积极强化,并立诚实的学生为榜样,不断发现学生身上的诚实行为,适时表扬和奖励,从而减弱或消除说谎行为。
3.暗示疗法(suggestivetherapy)。是指用暗示对心理施加影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过程。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说谎行为,可以通过技巧的言语或表情,给学生以诱导和暗示。如讲“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学生说谎行为的危害。
4.精神分析法。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很多心理问题都与人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有关,如果把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早年的心理创伤和焦虑体验用内省法挖掘出来,使之成为意识的东西加以认识和疏导,就会达到治疗目的。例如有的学生在背诵课文时总觉得自己背过了,可事实上没有背过,这是他内心不愿承认自己比别人差,而坚持认为自己是最棒的导致的。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谎行为的预防
1.以身作则,树立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的好榜样。小学低年级学生说谎行为多是模仿别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说谎。老师和家长要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诚实的成长环境,以身作则。
2.多鼓励,少惩罚。小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前习俗道德发展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道德概念。例如有的学生拒不承认自己的过失行为,因为他也不想毁坏他在老师心中树立的“好孩子”形象,也不想为此受惩罚。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其行为要多积极肯定,减少惩罚,增强学生的安全感,鼓励学生积极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3.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小学低年级学生依赖性强、好奇心重、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合理分配时间,这些特点都可能导致学生说谎。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克服懒惰和拖拉心理,教他们初步掌握“统筹方法”,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好习惯。
4.设定合理的期望值。儿童很多的问题行为,例如厌学、学习困难等,主要是由于家长和老师“拔苗助长”的错误教育理念所致。对儿童期望过高、高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不利,容易破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家长和老师应在充分尊重儿童的基础上,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参考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设定合理的期望目标,让他们体验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学习的快乐体验会通过潜意识抑制学生的说谎行为。
参考文献
[1]朱艳新小学儿童对说谎的理解及道德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3,3—9。
[2]Pemer.JUnderstandingtherepresentationalmind.Cam.h'idse:theMITPerss,ABradfordbook,199l,125—137。
[3]李传英李姗泽《影响5岁幼儿有意说谎的因素及教育对策思考》[J].中国教育,2008,(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