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业教育(集团)学校湖北新产业技师学院
摘要: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个性呈现出新的特点。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应与时俱进加强中职院校的教风、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不断汇集中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汇集正能量,扎实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关键词:教风;学风;成功经验;模式
教风、学风是中职院校总体风貌的集中体现,是一所中职院校的文化底蕴和办学宗旨的重要表现形式,良好的教风、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也是中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路径的基石。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方略,促进中职院校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式发展,对教风、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狠抓教风学风是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风是教师的教学、治学之风,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并在学校办学进程中沿袭和发展。一所学校的育人氛围很大程度表现在教风上,优良的教风是建设优良学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教风主要表现为教师整体的水平、道德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涉及对教学规律的把握以及育人意识和遵守教学纪律的意识等方面内容。
学风即学生的求学、研学之风。对学生个体而言,学风是指学习动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学习纪律、学习品格和学习成绩;对学生群体而言,学风是指群体的价值取向、精神风貌、文化品格、行为规范和研学氛围。
当前一些中职院校存在着“教风散漫、师德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工作不敬业。过分看重评优评先、不重视教书育人;备课应付,一本备课本用几年的现象屡见不鲜;无法引导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功利的价值观和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教师的职业道德受到冲击:缺乏责任感、不在意学生成长、忽视自身职业素养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停滞的教师大有人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水平。
与此同时,中职院校学风建设中也大量存在低俗、庸俗化的特点。表现为:学生自由散漫、纪律松弛、考试作弊;学习目标模糊,无法正确对待自己所学的专业;甘于平庸、不求上进等待。导致这些现象的因素主要是:缺少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缺少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缺少积极的思想状态、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教风、学风是互相影响的。优良的教风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风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前提。同时,良好学风对优良教风的形成也有促进作用。优良的学风能促进教师主动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有利于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有利于提升中职院校的育人质量。
二、优良教风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和途径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职院校的学生个性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何与时俱进在当今社会形势下,加强中职院校的教风、学风建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综合国内外中职院校、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注重人文环境建设,烘托教风、学风建设氛围
校园整体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成人成才、教师的职业素养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职院校人文环境的创设如同阳光和土壤,滋养着学生和教师的成长。整个学校在人文环境的创设上,要以建设学习型、积极型校园为主要风格,以丰富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目标,以学生刻苦学习、教师潜心育人为基本要求,努力的建设有利于优良教风、学风建设的人文校园环境。深入开展师德标兵评选,在教师岗位上选出潜心育人的优秀代表,通过校内各种平台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学习,让广大教师自觉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加强教师道德修养、加强育人能力;在校内开展“专业、技术能手”的评比,把业务技能优秀、学习刻苦等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代表选出来,优秀典型树起来,以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业务技能,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充分利用实训中心和课堂,积极开展教学评比、专业教学竞赛活动,在教师中营造钻研、热爱教学的氛围;将学生寝室作为学习的第二个战场。学校实施班主任进宿舍方案,在宿舍设立班主任办公室,以学生寝室为单位,开展寝室学习评比活动,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另外,在课余生活中,通过师生技能比赛、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丰富的活动,使优良的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到学校课内外生活的各个角落,营造爱学好学的教风、学风建设氛围。
2.培养教师育人能力,教师以潜心育人为己任
良好的教风是提高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教风、学风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能力高低和水平优劣,一个教师的教风优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产生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勤奋刻苦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培养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从这个角度看,中职院校可以把提升教师的教书育人能力作为着力点。首先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引导教师以潜心育人为己任,引导教师有广阔的心胸和高尚的思想境界,把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其次要尽力提升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社会声誉。中职院校应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青年教师的培养,鼓励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锻炼成长,树立潜心教书育人的典范;通过下企业端丽,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与时俱进的和企业进行对接,紧跟形势进行专业建设,开展符合最新形势的专业技能比赛,使教学氛围积极,教学程序规范,稳步提升教师育人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中职学校教育的成败在于能否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能否使学生自觉学习工作岗位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这也是地方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升级,国家能否完成既定规划的重要一步。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就想国家的发展蓝图、中职院校的发展规划。学校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业目标及职业发展规划,使学习动力更加充足。邀请行业专家对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理想进行信念引领教育,坚定其专业理想。邀请优秀的中职院校毕业生回校进行职业成长的讲座沙龙,激起在校学生立志成才的愿念。临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行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使毕业生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解,找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短板,调整职业规划和学习计划,以适应岗位为最终目标,调整自己的学习步伐和方向。使学生树立职业理想,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4.评价方式多元化,保障教风、学风建设
教风、学风建设是中职院校发展永恒的主题。教风、学风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多元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建设优良教风、学风的支撑点,运行良好的体制是引导和规范教风、学风建设的有利保障。
学校建设教学效果评价体系、课题教学质量监控和反馈、教学效果与年度考评及职称评定挂钩。师德师风实行一票否决制。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完善企业挂职制度,引导教师成为教学和企业发展的“双能手”。建立学生学习和德育的“综合档案”,对在校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学金评定、评优评先、入党、推荐实习等均有优先权。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评价改革,将学生的学业评价结构综合化。
5.增强学习核心竞争力,注重人才培养质量
中职院校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培育质量。中职院校对于社会的最大贡献力就是提供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使企业、社会能可持续发展。优秀的教风、学风能为中职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保障。
只有优良的教风、学风有利于提高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托中职院校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教风、学风的建设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汇集中职院校教风、学风建设的成功经验与模式,汇集正能量,扎实推进教风、学风建设取得新成效。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湖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ZB201616